【我和我的呼和浩特】“青城燒麥”裡的城市煙火氣

“您去‘王燒麥’的店啊,我常在廣播裡聽他的美食欄目。”穿過呼和浩特市玉泉區小召前街,拐入小召頭道巷,跟隨淡淡的燒麥香味和市民的指引,很快便找到了中國烹飪大師、內蒙古燒麥文化專委會副會長王志強的店。
清晨,陸續有市民來到王志強的燒麥館吃早點。人民網 劉藝琳攝
王志強戴著眼鏡,穿著一件朴素的灰色毛衫,看上去像一位儒雅的詩人。此刻他正用力拌著燒麥餡,准備迎接小店清晨的第一位來客。
15年前,王志強選擇從北京回到呼和浩特,開了一家小小的燒麥館。對於老“青城”人來說,燒麥是一種不可或缺的美食,晶瑩剔透、皮薄餡大的燒麥串聯起這座城市的煙火氣。
王志強正在做開店准備。人民網 劉藝琳攝
店面不大,人氣卻很旺。
短短三個小時,小店來往了好幾波客人:有家住舊城的爺孫、慕名從城東而來的青年、還有返鄉的大學生......
市民在王志強的店喝茶、吃燒麥。人民網 劉藝琳攝
在南方上大學的大四應屆畢業生郝雲辰即將啟程返校。臨行前,他和三位高中好友相約在王志強的燒麥館。郝雲辰一邊吃燒麥一邊給同行的伙伴講燒麥由來的傳說,幾個男孩聽得津津有味。郝雲辰說:“燒麥我從小吃到大,這個傳說是我爸給我講的。”
郝雲辰和高中好友正在等燒麥上桌。人民網 劉藝琳攝
同樣思念燒麥這一口記憶中味道的,還有即將回北京工作的任雅麗。呼和浩特市舊城姑娘任雅麗從小跟著祖父來燒麥街吃燒麥。“這次帶兩斤燒麥、十盒磚茶。”任雅麗笑著說:“上次回北京給朋友們嘗了燒麥,他們都很喜歡。這次回北京又要聚了。”
王志強幫助任雅麗整理外帶的燒麥和磚茶。人民網 劉藝琳攝
“燒麥館不僅是吃燒麥的地方,更是人們交流感情,傳播信息的場所。”王志強說,二兩燒麥、一壺茶,這就是呼和浩特的早茶,悠閑自在、節奏緩慢是呼市舊城人的生活方式。王志強以一顆小小的燒麥為原點,開始挖掘藏在燒麥之后的“青城”文化。
晉劇藝術家董紅崢正在王志強的店吃早茶。人民網 劉藝琳攝
王志強包好的燒麥。人民網 劉藝琳攝
“呼和浩特的每一條街巷,每一片青磚灰瓦都有自己的故事。不知不覺間我也變成了講故事的人。”王志強走在呼市舊城的街巷中,邊走邊講述呼和浩特的歷史和風土人情。他不僅辦過電台節目,也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做過自媒體,講述傳播青城的美食與民俗文化。
“我從小在呼市舊城長大,是一個老呼市人。”王志強對呼和浩特的感情很特別:“這裡是我的家鄉,我從心底裡愛著我的家鄉,希望它能更好。呼和浩特有太多值得講述、值得挖掘的故事,讓這些故事走出古物與紙面,走向‘聚光燈’和人們心裡,我也期待更多人能了解呼市、愛上呼市。”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