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興安盟扎賚特旗:舞動產業鏈 壯大“牛經濟”

2023年03月03日07:15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一方水土滋養一方風物。興安盟扎賚特旗是最具特色、最為典型的農牧結合示范區,也是世界公認的“最佳養牛帶”“黃金玉米種植帶”和“寒地水稻黃金種植帶”。

作為全國15個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試點之一,近年來,扎賚特旗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優勢和產業優勢,制定《扎賚特旗肉牛產業高質量發展五年規劃》等系列政策和措施,通過政策驅動、宣傳動員、項目撬動、延伸補齊產業鏈,持續推進肉牛全產業鏈發展,全旗肉牛存欄38萬頭以上,基礎母牛比重達到65%以上,育肥牛突破2萬頭,良種率達到60%以上,成為有名的優質牛肉生產加工輸出基地。

“這幾年生活越來越好,陸續買了10多頭牛,現在發展到50頭了,這都靠黨的好政策啊!”胡爾勒鎮豐屯嘎查養殖戶謝玉成用信用社養殖貸款10萬元擴大了養牛規模,嘗到了小額貸款的甜頭。

養殖戶發展牛產業,最大的阻礙就是缺少資金。扎賚特旗出台了金融貸款支持、基礎設施建設補助、品種改良補貼等多項扶持措施,促進肉牛產業規范、可持續發展。並建立全旗肉牛產業高質量發展政銀企聯席會議制度,2022年,6家金融部門為620家肉牛養殖企業、合作社和農戶發放養殖貸款7.29億元,外購牛45562頭。

此外,建設1處佔地380平方米的集大數據中心、直播帶貨、金融產品於一體的信息化智能化平台,實現草原管理可視化、草原生態信息智能化、畜牧養殖信息化、產品可溯源化等。

走進扎賚特旗種畜繁育中心西胡日台嘎查犇犇養牛場,一頭頭膘肥體壯、黃白相間的西門塔爾肉牛吃著草料,負責人張春林正忙著給牛添青貯飼料。張春林的養牛場目前有80多頭牛,一年收入30余萬元。

在推進肉牛產業過程中,扎賚特旗始終堅持品種良種化、養殖規范化、生產標准化、布局區域化、管理精細化、商品市場化、服務社會化。通過利用現代畜牧科技和經營理念,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及數字化裝備,補鏈、延鏈、強鏈,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增加肉牛全產業鏈的綜合產值。推進育種基地和品種改良工作,投資建設了巴達爾胡鎮烏恩扎拉嘎嘎查肉牛核心育種場和種畜繁育中心白音化嘎查種公牛站項目。全面推進家畜改良工作,制定出台《扎賚特旗家畜改良補貼暫行辦法》,成功配種1頭牛補貼200元,舉辦家畜改良技術培訓班,培養人工改良配種員185人,年改良牛達2萬頭。

健全良種繁育體系,以西門塔爾、安格斯為重點,持續推進引進品種本土化,培育肉用新品種,嚴格監管改良站點,確保使用優質凍精。繼續落實人工改良補貼政策,建立健全旗鄉村三級良種繁育體系,加強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加大改良技術人員培訓力度。並成立牛羊產業服務中心,由專業技術人員對農牧民進行培訓,接受培訓的學員將組成肉牛改良技術員隊伍,活躍在畜牧一線,提升家畜良種化水平,提高養殖效益,帶動產業發展。

扎賚特旗探索推行政府扶持、龍頭帶動、金融支撐、農戶養殖的“政企銀保+農戶”肉牛養殖模式。在這種訂單模式中,由扎賚特旗農科局推薦並審核有意向的養殖戶,公司提供優質育肥牛,銀行為其提供低息貸款,使農戶買牛有資金、選牛有“超市”、賣牛有出路,降低養殖戶成本,讓育肥牛的銷路和品質都有了保障,創建了肉牛產業發展新模式,為鄉村產業振興拓展了新路徑。

在天牧臻牧業科技有限公司巴彥高勒養殖小區,每頭牛從出生到屠宰的飼養、防疫、體重等信息可實現全程溯源。音德爾鎮金山村的張朝明由於資金有限,育肥牛規模始終處於“小打小鬧”的狀態。2022年初,借助“政企銀保+農戶”平台,他與天牧臻牧業科技有限公司簽下104頭育肥牛訂單。“簽訂訂單后,按照天牧臻統一標准飼養,可自由選擇養殖周期或由公司回收訂單。”張朝明說。

2022年,扎賚特旗整合草原畜牧業資金與鄉村振興等資金,在全旗3個蘇木鄉鎮13個嘎查村集中建設現代化肉牛產業示范帶,建設肉牛小區2個,千頭牧場3個,萬頭牧場1個,建設養殖牛專業村7個。此外,在巴達爾胡鎮烏都岱嘎查和寶力根花蘇木寶力根花嘎查建設標准化圈舍3.5萬平方米,建設飼草儲草庫8000平方米,建設青貯窖1萬立方米,建設年處理糞污7.2萬噸的有機肥廠,實現養殖規模化、飼草貯運專業化、糞污處理無害化。

眼下,扎賚特旗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從繁育、育肥,到加工、倉儲、冷鏈物流,再到交易端,全力構建肉牛全產業鏈發展體系,完善肉牛產業價值網,增強產品競爭力,推動產品的線上線下交易,帶動農牧民持續增收致富。(內蒙古日報融媒體記者 高敏娜 通訊員 白玉亮)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