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要聞

滿懷豪情謀未來 凝聚力量再出發

——自治區兩會在全區各族干部群眾中引發熱烈反響

2023年01月13日09:26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自治區兩會的召開,在全區各地引發強烈反響。各族各界干部群眾收聽收看會議盛況后倍感振奮,大家認為,這次大會是在全區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會議承上啟下、繼往開來,對於進一步提振信心、凝聚力量,在新征程上展現新擔當新作為,譜寫新時代內蒙古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大家紛紛表示,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努力完成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去奮斗,把祖國北部邊疆這道風景線打造得更加亮麗,把光榮鐫刻在實現偉大夢想的非凡征程上。

  緊扣落實五大任務

  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額爾古納邊境管理大隊恩和哈達邊境派出所地處大興安嶺北部的原始林區腹地。民警們克服地處偏遠、環境惡劣困難,守護著216公裡邊境線的和諧安寧,維護著轄區的安全穩定。恩和哈達邊境派出所教導員左彬表示,自治區兩會將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提高到更為重要的位置,我們將受得住艱苦、耐得住寂寞,維護好民族團結、社會和諧、邊疆穩固,守望相助、團結奮斗,攻堅克難、砥礪奮進,堅決筑牢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守好祖國的北大門。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把建設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作為壓倒性的任務,始終把生態環境保護挺在前頭。阿拉善左旗巴彥諾日公蘇木蘇海圖嘎查牧民馬忠強聆聽報告后備受鼓舞和激勵。“近年來,我們嘎查為了治理生態環境,因地制宜發展了種植梭梭林嫁接肉蓯蓉的特色沙產業,如今我們嘎查已種植梭梭林45萬畝、接種蓯蓉25萬畝,實現了生態環境逐年好轉、牧民增收的發展格局。今后我要進一步把種植梭梭林嫁接肉蓯蓉發展特色生態沙產業的路走好,把家鄉生態環境保護好、治理好,為家鄉生態環境變得越來越美麗多作貢獻。”

  “王莉霞主席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有溫度、有力度、有回應、有期待,明確提出要推進能源經濟多元化、低碳化、高端化發展,讓我們更加堅定了推動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建設的信心和決心。”鄂爾多斯市能源局黨組書記、局長霍勵平說,下一步,鄂爾多斯能源行業將全面對標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要求,堅決扛起能源保供的重大政治責任,把能源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裡,堅持“先立后破”,深入推進能源革命,聚焦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加快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奮力開創鄂爾多斯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巴彥淖爾市農牧局種植科科長李東偉說:“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要往‘中國碗’裡多裝糧、裝好糧、裝好奶、裝好肉。2022年以來,巴彥淖爾市堅決扛起國家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實現了糧食產量‘十九連豐’。今年,將繼續落實國家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抓實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力爭用5年時間把全市1089.53萬畝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准農田。”

  通遼市庫倫旗茫汗蘇木哈圖嘎查黨支部書記王金山說:“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要加快推進農牧業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這讓我們更加堅定了發展方向。近年來,哈圖嘎查將肉牛養殖產業作為全村主導產業,通過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扶持政策傾斜、搭建交流平台、強化技術支撐等方式,帶領全嘎查人民逐步走上肉牛養殖規模化、產業化、集約化的發展道路,現在嘎查牛存欄已經達到近3000頭,戶均牛存欄達到29頭,全年養殖收入可達1000萬元。下一步,我們將著力擴大規模、提高效益。”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要以更大氣魄擴大開放,我聽了深受鼓舞。”二連海關公路三科科長溫海軍說,“尤其1月8日二連浩特公路口岸恢復通關,感覺我們肩上的責任更重了。二連海關積極做好通道規劃,借助智能閘機、智能卡口等新設備、新技術的應用,全面實現了口岸衛生檢疫無紙化。下一步我們將立足二連浩特口岸作為我國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的前沿陣地,持續暢通中歐班列‘中通道’和中蒙俄經濟走廊,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邁上新台階。”

  增進共識凝聚力量

  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

  “回顧歷年政府工作報告不難發現,‘民族團結'始終是最高頻的詞匯之一。過去五年,民族團結局面鞏固發展,這份成績我們有目共睹。”興安盟委統戰部副部長、興安盟民族事務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馬繼承說。去年以來,興安盟加大力度,乘勢而上,創新開展“石榴籽同心筑夢”五項主題活動,命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踐創新基地23個、教育基地10個,成功承辦全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現場交流會。下一步,興安盟將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盟創建,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

  赤峰市林西縣民族事務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潘福全表示,下一步,將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及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為目標,持續推進全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提檔升級。講好身邊的民族團結進步故事,發揮跨區域共建聯創品牌優勢,提檔升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帶,多措並舉營造濃厚的創建氛圍,有形、有感、有效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以實際行動全力維護“模范自治區”崇高榮譽。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

  建設創新型內蒙古

  內蒙古民豐種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馬鈴薯脫毒種薯生產繁育和馬鈴薯基礎研究的企業,現已發展成為國內馬鈴薯+燕麥行業最大的一、二、三產融合的全產業鏈農業龍頭企業,科技創新對他們來說至關重要。公司董事長盧文兵說:“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的‘以攻堅舉措推進科技創新,不斷強化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給我的感觸很深。站在新的節點上,我將帶領企業員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自治區兩會精神上來,加大科技投入,‘唱好主角’,用科技創新引領企業做大做強,通過辦好企業更好地助力鄉村振興、回饋社會。”

  “2022年,東河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家,獲評自治區科技型中小企業9家﹔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科技創新后補助等政策,爭取各類重點產業專項資金、科技獎補、成果轉化資金1635萬元,為全區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2023年,我們將加快推動創新型城市建設,讓科技創新成為建設活力東河、宜居東河、平安東河的‘法寶’。”東河區工信和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武智勇說。

  包頭市昆區科技局局長張杰表示,政府工作報告催人奮進,下一步昆區將堅持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為發展的基本戰略,持續放大科教、人才、產業基礎等優勢,努力使科技創新成為發展的最大增量和動能。

  著力解決急難愁盼

  提升群眾獲得感

  呼和浩特市2022年克服疫情頻發和經濟下行帶來的不利影響,穩步推進就業各項工作開展,3.17萬名高校畢業生實現留呼就業創業,全市城鎮新增就業6.16萬人。呼和浩特市就業服務中心負責人武根所說:“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著力促就業保收入’后,我充滿了信心和干勁。2023年,我們將著力打造‘丁香扎根’高校畢業生就業品牌,聚焦‘宜業’首府建設,持續推進‘技能呼和浩特’‘首創助航’等行動,全力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推動首府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政府工作報告繼續著重強調了著力加強社會保障,這對我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將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好。去年以來,烏海市不斷優化醫保報銷流程,在自治區率先取消了現金繳納住院押金,同時門診費用納入醫保統籌基金報銷,家庭成員可以相互共濟使用個人賬戶,這些暖心舉措惠及了廣大群眾看病就醫。接下來,我們將按照自治區兩會提出的目標任務,用心用情擦亮為民服務底色,全力以赴解決好醫療保障領域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烏海市醫療保障服務中心負責人王媛說。

  (記者 劉宏章 李玉琢 巴依斯古楞 郝飚 高敏娜 宋阿男 郝雪蓮 薛一群 圖古斯畢力格 海軍 王塔娜 皇甫秀玲 實習生 李多仁 通訊員 梁曉虹 報道)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