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要聞

藏糧於地 高標准農田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2022年12月09日09:11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寒冬時節,正值高標准農田建設施工“黃金期”。在興安盟科右中旗巴彥呼舒鎮查干敖瑞嘎查,大型機械往來穿梭,經過平整地壟、清運積土、填埋渠溝等系列工程建設,零零散散的土地逐漸變成了“田成方、路成網、渠相連”的現代高效農田。

  藏糧於地,筑牢糧倉“耕”基。秋收以后,內蒙古各地搶抓施工窗口期,開展高標准農田建設“土地平整大會戰”,再完工160萬畝,提前完成今年全區新建400萬畝高標准農田建設任務。

  高位推進,讓更多農田變成良田

  在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大黑河鄉太平庄村,返鄉創業的種植大戶李亞平流轉土地7500多畝,成了一名新農人。

  “種植馬鈴薯效益高,但由於資源條件限制,我流轉的土地中,隻有2400畝能種植馬鈴薯,其他地塊隻能種旱作小麥和燕麥。高標准農田項目實施后,我的馬鈴薯種植面積增加到3500畝,同時還可以種植500畝的玉米。比種小麥和燕麥產量高了許多,收益也增加了。”李亞平說。

  李亞平介紹說,高標准農田不僅能實現節約用水、用肥、用藥、用電,還能節省人工15%,增產10%以上,有效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既保護耕地,又增加種植收益。

  責任扛在肩上,任務抓在手上。目前,內蒙古已經印發《加強高標准農田建設十一條政策措施》,出台了取消市縣兩級配套資金、許可審批綠色通道、資金專戶管理、工程款按進度支付、新增耕地歸集體經營、補助標准實行動態調整、設立建設管護專項獎勵等多項重磅利好政策,進一步打通了高標准農田建設的路徑。

  春播前和秋收后是高標准農田建設的兩個施工窗口期,各級農牧部門早謀劃、早動手,從2021年12月份開始,每年在全區開展“土地平整大會戰”,集中力量完成項目施工。今年搶在春播前建成240萬畝高標准農田並投入使用,實現當年投產當年見效,增產糧食4.8億斤,為保障內蒙古糧食“十九連豐”作出了重要貢獻。

  探索新路,讓糧食產能隻增不減

  走進巴彥淖爾市杭錦后旗頭道橋鎮聯增村“四級聯創”核心示范區,廣袤沃野盡顯眼前。在示范區指揮平台上,高標准農田建設分布圖清晰地顯示著全旗10年來高標准農田建設分布情況。

  “你看,這塊地灌溉不配套,渠路混亂。而這邊是建好的高標准農田,不僅田成方、林成網,而且通過對氣象數據、實時生產情況、土壤墒情、病虫害監測預警等數據的採集和監測,實現了農作物產量提升,這樣的良田我們有45萬畝。”杭錦后旗農牧和科技局局長余強告訴記者。

  糧安需良田。不僅是杭錦后旗,全區各地持續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進一步夯實糧食安全基礎。

  “針對內蒙古建設任務重、財政家底薄、施工時間短、項目分布散的特點,我們創新舉措,建立了三大項目管理體系。”自治區農牧廳農田建設管理處處長林利龍介紹說。據了解,內蒙古建立了“十一條政策措施”、2個專項規劃加18項配套制度的政策保障體系﹔建立了項目入庫審核、初步設計復核、跟蹤調度通報、分級監督檢查、滾動式排查整改的全鏈條質量管控體系﹔建立了分區域明確標准、分類型確定投資、分階段支付工程款、專戶管理、政銀合作、保險參與的創新性資金保障體系,從自治區黨委政府到盟市旗縣和各級農牧部門,層層盯辦、層層把關、層層監督,有力保障了高標准農田建設一片,成功一片,發揮效益一片。

  完善的項目管理體系充分保障了全區高標准農田的高質高效運行。自治區農牧廳在此基礎上還探索開展了差異化項目布局和多元化的工程建設兩大建設模式。聚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區、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等“三個優先區域”,主動融入黃河流域、一湖兩海、察汗淖爾等重點區域發展治理。推廣“三打破、五統一、一重新”的“大破大立”整治模式,實施旱作高標准農田建設試點360萬畝、鹽鹼化耕地改良試點12.2萬畝、綠色數字高標准農田試點11萬畝。

  高效節水,讓農業發展“綠意”更濃

  入冬之后,阿拉善盟騰格裡經濟技術開發區嘉爾嘎勒賽漢鎮查漢高勒嘎查農民狄多樞開始享受愜意的田園生活。

  “我今年55歲了,家裡種了近300畝地,多虧安裝了滴灌設施,現在種地比過去輕鬆了很多。”狄多樞說,以前澆地隻能大水漫灌,澆40畝地需要一天一夜,還得一直在地裡看著,農民十分辛苦。現在鋪設滴灌帶后,300畝地隻需10小時左右就能澆完,省時又省力。

  據騰格裡經濟技術開發區農牧業中心主任翟青智介紹,以前種玉米用大水漫灌的方式,每畝用水量在530立方米以上。現在採用滴灌技術后,每畝用水量隻需404立方米,每畝可節水126立方米。

  “通過高標准農田建設,內蒙古已探索形成大興安嶺區噴灌補灌、西遼河灌區淺埋滴灌、燕山丘陵區膜下滴灌、陰山北麓高壟滴灌、陰山南麓集雨補灌、河套灌區井黃雙灌6大區域高效節水技術模式,廣泛應用形成限制使用地下水,高效使用地表水,集蓄利用天上水的節水理念。”自治區農牧業技術推廣中心研究員白雲龍說。

  近年來,內蒙古深入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以提升糧食產能為目標,以高效節水為重點開展高標准農田建設。截至目前,全區已經建成的4989萬畝高標准農田,佔耕地總面積的29%,支撐了全區三分之二以上的糧食產能。其中,高效節水灌溉面積達到3273萬畝,佔水澆地總面積38%,年節水可達33億方,實現了糧食豐產與綠色生態農業發展雙贏。

  下一步,內蒙古將做好“水、地”兩方面文章,持續發力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做好農田灌溉水利用規劃,提高水資源保障能力和使用效率,結合“三區三線”劃定逐步推進將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准農田。同時,將打好高標准農田建設項目與其他涉農領域建設項目整合、新建與改造提升項目統籌落實、建設與運行管護同步安排的三套“組合拳”,進一步提升全區農田建設數量和水平。(記者 韓雪茹)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