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盟市>>鄂爾多斯

“我養羊越養越有勁頭了!”

2022年11月08日17:29 |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小字號

早就聽說在達拉特旗王愛召鎮楊家圪堵村,有一位叫田玲的農家婦女,不僅把養種羊這一行當搞得風生水起,而且還帶動本村貧困戶共同致富。近日,筆者慕名走進了她的種羊場。

見到田玲的時候,這位53歲的農家婦女正精心照料著她的種羊,清理羊糞、檢查羊圈、喂草喂料……一系列流程一氣呵成。

羊圈裡,一群群白頭薩福克羊體格大,頸長而粗,胸寬而深,背腰平直,四肢粗壯。大羊小羊挨挨擠擠、蹦蹦跳跳,非常活躍。

當問起去年的收益時,田玲臉上滿是笑意。“去年我賣了300隻羊,雜交種羊每隻賣到了3000元至3500元不等,品像不好的賣肉羊,售價在幾百元到1500元左右不等,收入達到了27萬元左右。今年,種羊價格和去年一樣,肉羊價格隨市場行情,到目前為止,我賣了200來隻羊,收入20萬元。可觀的收入,讓我養羊也越養越有勁頭了!”

作為一名傳統的農家婦女,田玲並沒有受過專業的養殖培訓,為什麼會有如此好的效益?帶著這樣的疑問,筆者和田玲探討起她的養殖秘訣。用她的話說:“全靠實踐經驗。”就連當初羊圈的選址,她也是費了一番心思。田玲解釋說:“咱們這一帶,夏天天氣多變,有時下雷雨,水流湍急。我就把羊圈建在地勢比較高的地方,這樣就避免了積水,保持羊圈的干燥、通風,羊也就不容易生病。”

雖然田玲不曾專職從事養殖,但有多年和土地打交道的經驗,讓她對自然環境有了非常直觀的了解。“而且比起單純的圈養,散養出來的羊身體更強健,肉質也不會肥膩。”田玲說,她每天都要趕著羊群去外面轉一轉。

田玲家每年種植玉米二百多畝,青儲玉米五六十噸。到了冬天,喂羊主要靠青儲玉米。由於當地極寒的天氣不多,飼草缺口也不大,這些也能滿足羊的精飼料。

田玲說:“養羊過程中也會遇到解決不了的棘手問題。主要是羊的一些突發疾病問題。隻要羊稍微有異常,我就上網查資料。實在不行,我就到旗畜牧部門向專家求助。”

這幾年,在田玲的精心呵護下,從沒有發生過因體質問題或突發疾病而導致羊死亡的事情,羊群整體存活率和出欄量都保持較高水平,這與她的用心、謹慎有著密切關系。她家的羊因為品質好,尤其是白頭薩福克種羊,成了許多養羊大戶和飯店老板的搶手貨,他們都留有田玲的聯系方式,一旦缺貨就直接聯系。田玲家的種羊有名了、走紅了,慕名前來購買種羊的客戶絡繹不絕。

據了解,此前,王愛召鎮一帶的養殖戶養的羊幾乎都是本地品種,薩福克羊是引進的雜交改良品種。田玲說,改良品種,種公羊配種下的羊羔生長期短一個多月,抗病率、出肉率高,一隻羊比本地品種羊重5到10公斤,如果一公斤肉賣50元,一隻羊就能多收入250元到500元。

前些年,田玲和丈夫王福清與大多數外出打工者一樣,背井離鄉去了東勝。在東勝先后賣過服裝,賣過汽車配件,養過奶牛,養過汽車。這一干就是20年。然而,天有不測風雲,2011年,一場車禍打破了原有的安逸和平靜。田玲因車禍導致肢體殘疾,為了治病,花光了家裡的全部積蓄,還欠下了一屁股債。

怎麼辦?田玲在思忖著:事已至此,隻能面對現實,與其住在城裡“坐吃山空”,還不如返鄉搞種養殖。2012年,田玲和王福清毅然選擇了返鄉,回到王愛召鎮楊家圪堵村蓿亥呼舒社,開始種地養羊。

當村裡大多數人還在種大田玉米的時候,田玲開始種西瓜﹔當大多數人還在養殖普通山羊時,田玲開始繁育種公羊和基礎母羊。田玲的思路總是與眾不同,她常說:“思路就是出路,目標就是成功﹔隻有想法不一樣,才會收入不一樣”。

幾年來,雖然種公羊產業發展越來越好,但田玲並不滿足於現狀,仍在積極探索引進品質更優的種羊品種。隨后經旗畜牧局推廣站推薦引進了白頭薩福克種羊進行培育。

養羊在農村雖是平常事,但要取得好的效益和做大規模,還必須下一番工夫,深知個中道理的田玲,經過旗畜牧推廣站的支持和幫助,目前正在向胚胎移植發展。由於白頭薩福克羊價格過高,考慮到當地養羊戶一時難以接受的實際情況,他們又想出了將白頭薩福克羊和德美、杜波、寒羊雜交,再把優質的公母羊銷售到周邊,以此降低周邊養羊戶購買種羊的成本。

2019年,田玲家不僅脫了貧,在她的牽頭下,還成立了由賀翠蓮、趙軍、張三3戶貧困戶組成的宏朗種養殖合作社,並隨即試養了一批大紅公雞。由於雞的養殖成本比較低,收益還算不錯。田玲回憶說:“通過四個多月的精心養殖,每隻大紅公雞平均售價150元。國慶節過后,合作社裡的1200隻紅公雞都賣光了。”3戶貧困戶僅賣紅公雞一項就戶均增收五六萬元。

截至目前,田玲家存欄338隻羊。“這數量一直在不停地變化,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賣了。”王福清看著羊圈裡的羊笑著說,“這幾年,每年僅賣羊一項的收入就有20多萬元。”

田玲,一個靠自己雙手走上致富之路的堅強女人,不僅成了村裡的養羊能手,而且也成了村裡的“紅人”。她說:“現在自己不僅脫了貧,日子也更加富裕滋潤了。但我還要繼續努力,帶領鄉親們一起致富,一起過上好日子……”(張玉福)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