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要聞

自治區“擔當作為好干部”石韜:“認准的事情就要堅持去做”

2022年10月12日08:01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石韜在頂管施工技術中進行指導。 趙鴻濤 攝

  夜已深,案頭圖紙堆疊,石韜顧不得歇息片刻。就在今年7月上旬引綽濟遼工程“草原和諧號”TBM首段貫通后,他愈發感到肩上的擔子重了起來。

  2000年石韜畢業於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大學期間,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2006年回到家鄉就職於內蒙古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於2011年擔任全國172項重點水利工程之一、自治區最大的水利民生工程——引綽濟遼工程的設計總工程師。責任重於泰山,石韜半點都不敢馬虎。

  “引綽濟遼工程是自治區成立以來最大的引調水項目,調水量4.88億立方米,輸水線路長400公裡,工程前期選線的時候,各種圖紙拼接起來有40多米長,我們項目組的人都趴在地上的圖紙上,有的人拼圖,有的人選線,有的人復核,忙的時候沒有白天黑夜的概念,大伙一條心,就想著怎麼把這個事情做成。”石韜說。

  一次次攻克難關,一次次突破創新,幾經磨煉,石韜帶領項目組將二維設計理念轉變為三維理念,成功把TBM技術應用到水利行業隧洞施工中,把高承壓、大直徑的預應力鋼套筒管道應用到自治區的長距離調水項目中,把長距離、大口徑、復雜地質條件的頂管技術應用到水利行業,開展PCCP爆管預警及長距離調水工程調度運行研究科研課題等,均為自治區和全國水利行業的首創,也填補了自治區水利行業的空白,成為自治區引調水工程的技術帶頭人。

  “在崗就要愛崗,愛崗就要敬業”。這是石韜牢固樹立的職業理念。從事水利工作22年來,他一直以嚴格的工作作風要求自己。

  2007年12月,內蒙古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接到二連浩特市城市供水設計任務,石韜和他的項目組領命。為在二連浩特市周邊現場尋找水源,項目組在零下30度的嚴寒中打井、做抽水試驗。在野外連續工作20多天,終於找到了水源。

  2011年冬季,引綽濟遼工程需要現場查勘,交通不便,大部分位置需要徒步,有時一天要跋山涉水徒步行走30多公裡。在查勘中,他帶領項目組天蒙蒙亮出發,披星戴月回到住宿點。20多天的實地查勘,他的手凍裂出血,耳朵凍傷出膿,整個人也消瘦了一圈。6年裡,這樣的現場勘查工作開展了10多次。

  “認准的事情就要堅持去做。”為將引綽濟遼工程做好,石韜一直不懈努力。為降低輸水管道設計壓力,節約工程投資,他多次放棄公休,利用節假日時間外出調研學習,與項目組苦心研究,加班至深夜更是家常便飯。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為工程節約投資3.5億元。在項目環評審查受阻后,大家都對項目不抱有希望,但石韜仍不放棄,與項目組反復進行多方案論証,反復與專家進行溝通,反復修改設計報告,多次陪專家赴現場進行實地查勘,直至環評復審通過。

  石韜先后完成國內外大中小型水利工程50余項,1項獲自治區級優秀設計獎,6項院級優秀設計獎,引哈濟錫、遼西北供水內蒙古支線等大型引調水工程,為自治區水資源配置起到積極作用。

  顧大家,舍小家。不能兼顧家庭成了石韜的遺憾。孩子很小的時候因他出差時間長而“不認識爸爸”,妻子也說他是“工作狂”,然而,每每想到自己做的事是為了治水興水,他還是義無反顧地繼續奔向水利事業的第一線,用實際行動踐行“忠誠 干淨 擔當”。

  2018年4月,他被授予“內蒙古自治區五一勞動獎章”﹔2019年12月,被水利部、人社部授予“全國水利系統先進工作者”……各式各樣的証書和獎章擺滿了書架,但在石韜看來,更讓他自豪和滿足的是,多年來堅持的項目落地見效,為自治區的水利事業貢獻了力量。(記者 張慧玲)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