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馱著”貨車跑 降本提效減污染

近日,55002次馱背式貨運列車運載著公路貨車從鄂爾多斯市東勝區南郊貨場駛出。26小時后,班列抵達1000多公裡外的河北省黃驊市沙胡同車站。隨后班列上的公路貨車運載著從鄂爾多斯市裝好的1384噸聚丙烯和水泥熟料,直奔天津港,貨物開啟海上之旅,運往華東、華南地區。
火車“馱著”貨車跑,發揮了鐵路和公路的各自優勢。2019年鐵路多功能馱背運輸車在鄂爾多斯市至黃驊港線路上正式投入運營,填補了國內馱背運輸空白。“這樣的多式聯運省卻了貨物倒裝換裝環節,不僅可以提高運輸效率,降低運輸成本,還減少了環境污染,更加低碳環保!”國能鐵路裝備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分公司南郊貨場負責人向記者介紹。
作為內蒙古首個列入“國家多式聯運示范工程”的項目,內蒙古 “西北地區—京津冀區域”鐵路多功能車智慧公鐵水多式聯運示范工程由國能鐵路裝備有限責任公司主要實施,以鄂爾多斯市、滄州市為一級轉運節點形成軸輻射式布局,利用國家能源自有鐵路網,進一步打通連接東西部地區、延伸京津冀的“一帶一路”重要通道,為自治區構建高效順暢多式聯運體系起到了示范帶動作用。經過3年的建設發展,項目在站場基礎設施建設、運輸裝備、信息平台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如今多式聯運班列已經實現干支結合,常態開行。2022年1-8月份,該項目多式聯運總發貨量7.09萬噸,同比增長63.36%,其中馱背運輸車發送5.43萬噸,同比增長34.74%。
“鐵路部門將抓住‘公轉鐵’有利契機,借助多式聯運的組合效率,發揮鐵路運輸大運能、低消耗、高環保的優勢,不斷開發新的內陸城市聯袂沿海港口的運輸產品,為‘公轉鐵’貨物運輸提供扎實保障。”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為進一步推進自治區多式聯運發展,提高綜合運輸效率,優化調整運輸結構,2022年7月,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印發《內蒙古自治區推進多式聯運發展優化調整運輸結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實施方案》計劃,到2025年,自治區多式聯運發展水平明顯提升,基本形成大宗貨物及集裝箱中長距離運輸以鐵路為主的發展格局,全區鐵路貨運量達到8.32億噸。運輸結構顯著優化,煤炭主產區大型工礦企業中長距離運輸(運距500公裡以上)的煤炭和焦炭中,鐵路運輸比例力爭達到90%。(記者 高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