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要聞

“東方樹葉”從內蒙古走向世界

2022年09月10日08:13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一片樹葉落入水中,改變了水的味道,從此有了茶。

  一行駝隊悠悠走來,聯結起亞歐大陸,開啟了商品貿易與文明互鑒的茶葉之路。

  一條跨越亞歐的“世紀動脈”——萬裡茶道,宛如一首穿越古今、長達1.3萬公裡的絢麗長詩。

  萬裡茶道由內蒙古進入歐洲,走向世界。內蒙古是這首“長詩”上的華彩篇章。

  駝鈴聲聲的歷史之路

  中國是茶葉的原產國。資料顯示,中國茶葉最早向海外輸出,可追溯到南北朝時期。

  “一些以肉、奶為主食的國家非常需要茶葉來消食化膩,西伯利亞一帶的游牧民族甚至到了寧可一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的地步。”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孫金鬆說。

  草原上並不產茶,而茶文化傳入草原以后,逐步融入了草原上獨特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在這裡,奶與茶這兩種看似不搭界的飲品“水乳交融”,誕生了醇厚濃郁的奶茶,從此與牧民生活結下了不解之緣。

  草原上的人們飲用的奶茶多採用磚茶熬制,磚茶中含有維生素和礦物質等豐富的營養成分,有利於身體健康。今天,奶茶紅遍中國各大城市的大街小巷,成為人們排隊購買的時尚飲品。

  隨著茶葉需求的旺盛,當年,以晉商為代表的商人們在福建武夷山等茶源地採購茶葉,再通過馬、驢、騾、駱駝、牛車等運輸方式逶迤北上,最終抵達俄羅斯的聖彼得堡等城市,而后轉銷歐洲各地。到17世紀,茶葉已成為中國最大宗的出口商品。

  1691年,康熙皇帝舉行了著名的“多倫會盟”,建立了驛站制度,設立了喜峰口、古北口、獨石口、張家口、殺虎口5路驛站。驛站的設立為茶道的暢通打下了基礎。

  “張庫大道”是萬裡茶道諸多線路中最知名的一條,位於二連浩特的伊林驛站是“張庫大道”的一個重要節點。

  二連浩特市文化館工作人員斯琴畢力格說:“伊林驛站是進入漠北的重要驛站,商人們在這裡進行休整和補給。”

  今天站在伊林驛站外,向北延伸的古車轍印仍深深鑲嵌於草原上,清晰可見。

  作為萬裡茶道上的重要中轉地和集散地,內蒙古至今保留著很多相關遺址遺存。位於呼和浩特市的大召寺就是茶道上的重要遺址。據呼和浩特市的一些老人講述,當年商賈雲集、馱馬眾多,每逢大召寺廟會,牧民和內地商人便驅趕牲畜,馱載貨物前來進行貿易,十分熱鬧。

  萬裡茶道遺留的大量文化遺產成為記錄茶道往事的重要物証,見証了這條活躍了兩個多世紀、橫跨歐亞大陸、綿延萬裡的國際商道,是如何在地球北部嵌刻下一條深深的印記。

  通達天下的交流之路

  在錫林郭勒大草原南端,有一片河流縱橫、水草豐茂的土地,這便是因水得名的多倫諾爾。

  多倫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王新鵬說:“多倫曾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節點,萬裡茶道興起后多倫再次成為重要節點。”

  在多倫諾爾驛站裡至今保存有萬裡茶道時期的很多文物,比如商號使用過的賬簿、合同、票據,茶鋪的各種飲茶器具等,一字一物皆是過往“漠南商埠”繁華的証明。

  錫林郭勒盟文旅局局長何明鑒說:“最鼎盛時期,多倫諾爾擁有商號4000余家、人口超過18萬,成為當時的商業中心。”

  萬裡茶道帶動了內蒙古商業的興起,“復盛公”“大盛魁”等知名商號相繼崛起。

  國家一級作家、內蒙古文史館研究員、萬裡茶道協作體(中國)副主席鄧九剛在他的著作《大盛魁商號》中提到,大盛魁各商號每逢除夕夜,掌櫃伙計都要喝一碗稀粥,紀念王相卿等創始人創業的艱辛。

  鄧九剛說:“‘大盛魁’經營十分靈活,別的商號是我有什麼顧客買什麼,‘大盛魁’是你要什麼我就賣什麼,甚至還承辦各種儀式,很像今天的私人訂制。不但經營方式靈活,‘大盛魁’還是我國最早實行股份制的民營企業,以‘大盛魁’為代表的晉商管理模式十分先進,財東把經營權交給掌櫃后,就不再干涉,所有經營活動及人事任免都由掌櫃負責。‘大盛魁’最興盛時擁有六七千人,經營范圍遍及全國各地,萬裡茶道俄羅斯的茶葉都由‘大盛魁’這樣的通司商號來經營。所謂通司就是能夠從事翻譯工作的商號。‘大盛魁’是萬裡茶道上華商的旗艦店。”

  “茶葉是萬裡茶道上最大宗的商品,以茶為媒、從封閉走向世界是萬裡茶道最大的歷史價值。”自治區文物局一級調研員陳雅光說。

  萬裡茶道帶來的商業繁榮極大地刺激了我國北方經濟的發展,大批城鎮在萬裡茶道的影響下萌生、發展、成型,如多倫諾爾、海拉爾、滿洲裡、定遠營、包頭、集寧、呼和浩特等等,茶路的繁榮使它們快速發展,成為功能齊全的商業城鎮。

  城鎮的發展帶來了交往和交融。多倫諾爾的18條街巷裡,商業店鋪、手工業作坊、會館、廟宇與民居錯落有致。

  內蒙古自治區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劉春子說:“四面八方的人們聚居在一起,不同文化、不同生活習俗促進了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與民族文化的融合。可以說,萬裡茶道很好地體現了‘和合天下’的價值理念。”

  走向未來的世紀之路

  2012年6月,萬裡茶道沿線省區文物部門齊聚湖北赤壁,提出了萬裡茶道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構想。

  2013年3月,習近平主席出訪俄羅斯,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發表了重要演講,稱贊17世紀的萬裡茶道是中俄兩國的“世紀動脈”。

  此次演講有力推動了萬裡茶道申遺工作。

  2017年,中蒙俄三國達成申遺共識,正式開啟三國申遺之路。

  2013年9月,第二屆萬裡茶道與城市發展中蒙俄市長峰會在內蒙古二連浩特市召開,來自中蒙俄三國和萬裡茶道沿線31個城市的代表參加了會議,並簽署沿線城市旅游合作協議和共同申遺倡議書,達成“萬裡茶道是珍貴的世界文化遺產”的共識。

  萬裡茶道聯合申遺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王風竹認為,萬裡茶道申遺是支撐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文化工程,國際上可以增加交流合作,對各省區來說是在打造“世界名片”,對帶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十分有利。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得到世界多個國家響應,三國申遺的穩步推進,萬裡茶道正在以全新的、更高級的形式出現——中蒙俄經濟走廊。

  內蒙古是萬裡茶道上唯一毗鄰俄蒙的地區。今天,中國通往蒙古國的唯一鐵路口岸在內蒙古,中國唯一公鐵空三位一體的沿邊國際口岸在內蒙古,到2025年內蒙古口岸進出境貨運量有望超過1億噸。

  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中,位於核心樞紐地區的內蒙古,必將承擔重要角色。

  今年上半年,內蒙古外貿進出口總值680.7億元人民幣,其中對蒙古國進出口170.2億元,蒙古國是內蒙古最大貿易伙伴。“橋頭堡”的價值進一步突顯。

  全新的萬裡茶道不僅是經濟走廊,更是人文交流之路。

  2020年2月,在新冠肺炎疫情最為嚴峻的時刻,蒙古國向我國贈送了3萬隻羊。3萬隻“暖羊羊”從二連浩特入境后,經檢疫、屠宰、加工一路運送到湖北。同年12月,湖北省政府除了防疫物資外,將3萬塊赤壁青磚茶回贈蒙古國,“羊來茶往”成為了萬裡茶道上新的佳話。

  一片古老的“東方樹葉”,隨同各種商業貿易、人文交流,走過風光秀麗的南國水鄉、山河壯美的中原腹地、氣象雄渾的塞外大漠,萬裡跋涉至歐洲大陸,編織起萬裡茶道的傳奇之旅。今天,這段傳奇之旅正以前所未有的新姿態,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文明交流互鑒上,發揮著巨大的作用。(記者 馮雪玉)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