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產業示范園 為民增收添新路

眼下,正是吃西瓜的好時節,走進巴彥淖爾市臨河區曙光鄉治豐村鄉村振興農業示范園拱棚麒麟西瓜產業園區,一排排拱棚坐落有序,拱棚裡,一個個圓滾滾的麒麟西瓜藏在綠油油的瓜苗中,兩名工人正在給麒麟西瓜打掐。
“去年5月大棚建成我們就來了,因為之前種過西瓜,打掐、選瓜、剜草這些都會做,不僅離家近而且還掙得多。”在農戶張志東大棚幫工的李水藍說。張志東在雲南已經積累了五年的麒麟西瓜種植經驗,聽說曙光鄉也引進了麒麟西瓜種植項目,就回來承包了18個大棚種植麒麟西瓜,“咱們這兒光照好、溫差大,種出來的西瓜品質好、甜度高,還有農技師一天下來好幾趟,免費給我們做培訓,教技術,西瓜從移進苗以后就有廣東和上海的客戶定下了,根本不愁銷路。”
在治豐村鄉村振興農業示范園拱棚麒麟西瓜產業園區,企業為承包種植的農戶提供麒麟西瓜生產的拱棚、化肥、瓜苗、水電及技術指導,農戶自主進行生產經營,成品麒麟西瓜由元農公司按照1.2元每斤的保底價統一回購,統一包裝銷售。按照企業建設+農戶經營的模式實現合作共贏。
為深入貫徹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持續推進農業發展,夯實產業強村富民行動基礎,曙光鄉立足資源稟賦、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通過招商引資實現土地流轉,建設了治豐村鄉村振興農業示范園,主要種植麒麟西瓜和西紅柿,為周邊農戶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增加農民收入,最終實現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過去在家干農活,一年到頭賺不了多少錢。”治豐村三組的村民劉紅軍也嘗試過到外地打工賺錢來供家中的兩個小孩上學,但由於受到技術等方面的限制,打工也是頻頻碰壁。現在不必離鄉打工,園區流轉了他家30多畝土地,每畝流轉費用850元,一年流轉土地的收入就有25000多元,農閑的時候還可以到園區打工,不僅解決了自己的就業問題,還能照顧家裡的老人小孩。
“園區的建設發展,直接拓寬了村民的就業渠道,讓村民實現就近就業增收,同時通過以工代訓的方式讓村民學習種植技術並參與種植和銷售的全過程,規模擴大之后就會有更多的村民來參與包棚,也為鄉村產業振興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性人才支持。”曙光鄉黨委書記范永亮說。
“我們家給西紅柿園區流轉了12畝地,農閑的時候就來這裡打打工,一天能掙200多元,能干兩個半月,收入增加了不少。”家住曙光鄉治安村六組的村民邊大保說。600畝高效特色西紅柿產業園區的建設按照綠色優質、高產高效、試驗示范和田間管理精細化、成品上市精品化的思路,從品種選植、田間管理、成品選摘、包裝上市實行一體化經營管理。田間栽植管理實行專業技術人員跟蹤管理,實行水肥一體膜下滴灌技術,並引導合作社成員及訂單農戶控水降耗、控膜提質、控肥增效、控藥減害為主的“四控”技術,切實保証產品質量,畝均可生產商品化西紅柿20000斤,畝均產值突破15000元,直接帶動周邊村民西紅柿種植面積增加500余畝,增加勞務日工用工需求30000個,有效帶動了農戶增產增收。
下一步,曙光鄉將進一步立足農業發展新階段、構建發展新格局,不斷創新產業園發展模式,探索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城郊結合鄉鎮的鄉村振興之路,提升農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加快農民致富步伐,實現特色產業全面發展。(支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