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技劇《我們的美好生活》驚艷亮相

幾十頂草帽上下翻飛令人眼花繚亂,身姿曼妙的綢吊演員在高空中旋轉飛舞,“肩上芭蕾”“高車飛碗”等高難度技巧表演引得現場觀眾驚嘆連連、掌聲不斷……7月30日晚,由內蒙古藝術劇院雜技團創排的雜技劇《我們的美好生活》在內蒙古藝術劇院音樂廳精彩上演。
作為第十九屆中國·內蒙古草原文化節優秀劇目展演版塊的重要劇目之一,該劇以雜技藝術為載體,講述了中國美術學院畢業生塔娜和高中同學國強扎根家鄉,投入到鄉村振興事業中,將傳統藝術在繼承中創新發展的故事,展現了當代內蒙古農牧民在創造農村美、農民富的美好生活實踐中,勇於打破傳統思維、創新發展的新形象。
內蒙古藝術劇院黨委書記、院長李莉說:“雜技劇《我們的美好生活》是內蒙古藝術劇院為迎接黨的二十大,以鄉村振興為主題創排的大型劇目。這部劇巧妙融入鄉村振興戰略的核心要素——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反映出新時代新征程上內蒙古青年一代奮斗拼搏的精神風貌,表達了‘幸福是奮斗出來的’深刻內涵,讓內蒙古人的形象熠熠生輝。”
關於該劇的創作構想,導演何燕敏說:“把最好的作品呈現給觀眾是我們主創團隊最大的心願。一部藝術作品最大的價值除了思想性,還要關注它的藝術創造。我們在劇中探索了非常多的創作方法,努力尋求雜技創作的新突破點。在創作上,我們不會為了求‘保險’而讓作品平庸。這部劇追求雅俗共賞的朴素氣質,觀照現實生活,力求與觀眾產生共情,在藝術本體上突破了雜技技術向語言表達的轉換。”
現場觀眾張娟說:“這部劇不僅讓我們看到了高超的雜技藝術,還融合了舞蹈、魔術、舞台劇等多種藝術形式,讓我們看到了雜技的多種可能性,更讓我們看到了內蒙古人美好的生活和扎根鄉村、踏實奮斗的形象,實在太精彩了!”
據悉,7月31日20時,該劇將在內蒙古藝術劇院進行第二場演出。(見習記者 李存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首屆“內蒙古慈善獎”揭曉
- 日前,由自治區民政廳組織實施的首屆“內蒙古慈善獎”揭曉,內蒙古10個慈善楷模、5個慈善項目、10個捐贈企業、3個捐贈個人獲得首屆“內蒙古慈善獎”。 榮獲首屆“內蒙古慈善獎”的10個慈善楷模是:“北疆藍焰”志願服務隊、曹佔金、付兵兵、呼和浩特市公共交通有限責任公司學雷鋒志願服務隊、呼倫貝爾市非訴糾紛調處中心志願服務隊、何紅、賀惠娟、穆永俊、秦立梅、王芸﹔5個慈善項目是:“慈善情暖萬家”春節慰問項目、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捐款項目、內蒙古“光明行”社會公益活動項目、“守護生命 為愛續航”大病救助項目、“周末媽媽·關愛娜荷芽寶貝”項目﹔10個捐贈企業是:包頭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鄂爾多斯市烏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內蒙古東源科技有限公司、內蒙古鄂爾多斯資源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匯能煤電集團有限公司、內蒙古蒙草生態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伊泰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煙草總公司內蒙古自治區公司﹔3個捐贈個人是:石磊、王彩榮、王清軍。…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