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興安盟林業科學研究所辛魏巍:奔波田間地頭 助力果農增收

2022年07月20日09:49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辛魏巍為剛修剪完的果樹涂抹愈合劑。

除草、澆水、觀察病虫害……夏日清晨,興安盟科右前旗科爾沁鎮平安村果農王洪廣侍弄著自己的果園。青綠色瑩潤飽滿的果子結滿枝頭,20畝的果園豐收在望。

“前些年種的是沙果和李子,產量低又賣不出去,我幾乎都要放棄了。后來在林業科學研究所的幫助下,我栽植、嫁接了新蘋4號、新帥蘋果等品種,去年小試牛刀就收入了十來萬元。今年進入盛果期,收入估計能比去年再翻一番。”王洪廣說。

王洪廣和一些果農們的“翻身”,離不開興安盟林業科學研究所生態研究室副主任辛魏巍的努力。

2015年,辛魏巍在科右中旗調研時,發現當地一戶果農從外地引進的新蘋4號、新帥蘋果兩種大蘋果長勢好、口感好、經濟效益高。“林果業是興安盟的傳統產業,農村家家戶戶房前屋后都種著果樹。但因氣候條件所限,果樹以沙果、李子等為主,沒有大蘋果品種。”從事多年經濟林研究推廣的辛魏巍敏銳察覺到這可能是興安盟引進大蘋果種植的一個突破口。

她立即對該品種進行觀測、鑒定,結果証明兩種果樹在引種地可以正常越冬,果實綜合性狀良好。隨后,她成功申報“新蘋4號、新帥蘋果栽培技術推廣”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項目,進行大范圍推廣種植。一邊建示范林進行苗木繁育,一邊在低產林改造項目中推廣嫁接新品種,到2019年項目驗收時,部分果樹已經進入結果期。“豐果期畝產量能達到2000多斤,按市場價採摘10元一斤、零售5元一斤,是沙果售價的好幾倍,果農收入增加明顯。”辛魏巍興奮地說。

“果樹種植,三分種、七分管。”辛魏巍把更多精力放在果樹的撫育管理上。春季修枝剪枝,夏季病虫害管理,秋季施肥,冬季防寒……一年四季她都在田間地頭進行技術培訓和技術指導。“目前,新蘋4號、新帥蘋果種植已經在全盟推廣,種植面積達5000余畝。新品種的成功推廣,不僅填補了興安盟大蘋果種植的空白,對豐富興安盟經濟林品種、推動農民致富和精准扶貧都具有重要意義。”辛魏巍說。

經濟林是林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改善生態環境,也是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徑。多年來,辛魏巍奔波在林業科學技術普及、林業技術咨詢和服務的路上,為興安盟林果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她主要參加的“蒿柳天蠶林可持續經營技術推廣示范”項目,填補了國內人工養殖天蠶的空白,同時提高了蒿柳林的附加值、增加了農牧民收入。她主要參加的“寒地蘋果引種及栽培技術研究”項目,將新蘋4號、新蘋6號、玫瑰紅、龍帥、龍秋、雙秋等6個優良抗寒蘋果品種成功引進興安盟,進一步豐富了興安盟經濟林品種。她負責實施的人工林智能滴灌水肥一體化栽培技術,極大地提高了林業生產管理水平,實現果品產量和質量雙提升……

林果產業已經被興安盟列為主要推進的20條產業鏈之一,為加強技術規范和管理,目前辛魏巍正在參與編制完善《2022——2025年林果產業發展規劃》和《2022年林果產業發展專項行動方案》。“下一步,我會繼續在基層潛心鑽研堅守,在寒地果樹選育上下功夫,推廣示范豐產栽培新技術,輻射帶動興安盟特色果品村果品鎮的發展。”辛魏巍說。(記者 霍曉慶)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