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生態環境

毛烏素沙地、庫布其沙漠荒漠化治理一線觀察

2022年06月17日20:45 | 來源:新華網
小字號

“白天點明燈,夜晚沙堵門,立春不出門,出門沙埋人”,這是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杭錦旗曾經廣為流傳的順口溜。

作為我國第七大沙漠,庫布其沙漠在杭錦旗境內面積佔庫布其沙漠總面積的71%。曾經的茫茫沙海,讓當地百姓飽受煎熬。“掃沙,是學校教會我們的第一件事。”提及當年,在杭錦旗土生土長的張子俊記憶猶新。花甲之年的他回憶說,當年老師和同學們每天早上要先挖走教室門口的沙,再掃掉課桌上一層厚厚的土,大家才能上課。

沙害,讓杭錦旗的百姓飽受煎熬。20世紀50年代初,杭錦旗設立第一批治沙站和國營林場,沿著沙漠邊緣栽種“鎖邊林”,開始了種樹治沙的探索。

“開始栽樹時沒路沒水,人們得把一天的干糧備足才能去造林,有時一陣大風刮過,干糧上滿是沙土。”講起父親賈尚付當年的治沙經歷,年過五旬的杭錦旗獨貴塔拉鎮什拉召治沙站站長賈文義說,“雖然艱苦,但大伙目標一致,就是要栽更多的樹。”

在長期的實踐探索中,當地百姓總結出“先易后難、由近及遠、鎖邊切割、分區治理、整體推進”的治理原則,採取“南圍北堵中切割”的治理措施,森林覆蓋率和植被覆蓋度逐年增加,沙海逐漸變為綠洲。

庫布其沙漠綠意蔥蘢。(杭錦旗委宣傳部供圖)

如今,杭錦旗取得了治理庫布其沙漠面積超6000平方公裡的成績。2018年12月,杭錦旗庫布其沙漠相關生態示范區獲評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當了40年林業技術員的張潤煥年輕時在杭錦旗參與治沙,退休后他在當地建起一座50畝的果樹育苗基地,而這座基地也成為當地綠色經濟發展的剪影。“我們的治沙經驗慢慢被外界學習借鑒,過去的荒沙地現在變成了種苗培育基地,楊樹苗、沙柳苗、檸條苗、果樹苗等多種林木種苗從這裡運往各地。”張潤煥說,“大伙通過治沙致了富,真正吃上了‘生態飯’。”

總面積約7000萬畝的毛烏素沙地分布在內蒙古、陝西、寧夏3省區,其中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境內面積4771萬畝。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當地干部群眾接續努力,讓曾經的不毛之地如今徹底變了樣。

摸著沙地中一棵粗壯的楊樹,年過七旬的勞模盛萬忠感慨道:“當年我一捆捆背進沙地的樹苗,就是眼前這片林子。”自1984年開始,家住鄂爾多斯市烏審旗薩拉烏蘇村的村民盛萬忠在毛烏素沙地造林,如今造林面積已達1萬多畝。

這是2021年7月6日拍攝的盛萬忠治理的沙地景象。新華社記者 侯維軼 攝

從當年大隊公社集體種樹,到改革開放后沙地承包,再到三北防護林建設及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多年以來,當地通過“前擋后拉,穿靴戴帽”等獨具特色的治沙模式,讓原本寸草難生的毛烏素沙地成為黃河流域的“塞上綠洲”。

在錫林郭勒盟多倫縣多倫諾爾鎮新民村,滿山的樟子鬆、楊樹、榆樹、檸條和楊柴迎著陽光向上生長,這都是村民馬雲平林地裡的樹木。誰也不曾想到,這樣一個林豐草茂的生態綠洲曾經是一片荒涼的沙地。

圖為馬雲平和他治理的沙地。(受訪者供圖)

多倫縣地處渾善達克沙地南緣,縣境內中北部地區分布著三條大沙帶,過去每年春天都有風沙來襲,人們用“豬上房,羊跳牆,小孩坐在房檐上,地不打糧,沙子埋房”來形容那時的場景。2000年,多倫縣啟動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拉開了大規模生態建設的序幕。

也是從那時起,馬雲平和妻子承包了3700余畝沙地,先固沙再種樹。為保証造林成活率,馬雲平起初趕著馬車去拉水,后來家裡買來四輪車拉水,然后再由人工挑著水上沙丘澆灌每一棵樹苗。馬雲平春夏秋三季植樹,冬季修枝打杈,一年四季勞作在林地裡。

耕耘必有收獲。如今的馬雲平已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治沙能手”。經過多年的經驗積累,如今的馬雲平逐步發展起自己的治沙產業,在林間種植中草藥來增加收入。

多年來,多倫縣以因地制宜為原則,宜喬則喬、宜灌則灌、宜草則草,一手抓種樹,一手抓禁牧,多措並舉對沙化土地進行綜合治理。通過二十余年的生態建設,當地森林覆蓋率由2000年的6.8%提高到現在的37.9%,治沙項目區植被覆蓋度由2000年的不足30%提高到如今的85%以上,昔日的“京津風沙源”如今成為“北京后花園”。

“能給子孫后代留下一片藍天綠地,流再多的汗也值了!”馬雲平說。 (記者 朱文哲、侯維軼)

(責編:劉澤、白建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