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海葡萄的融合發展

烏海市的葡萄即將上市。
初見葡萄專家曹正濤時,他正在烏海市當地一家農業科技公司的大棚裡安裝棚膜、調試卷帘機、葡萄苗定植……“這35個大棚佔地60畝,是公司的二期工程。”曹正濤一邊忙乎一邊向記者介紹,“一期有21個大棚,佔地40畝,再有一個月,一期的葡萄就上市了。”
烏海市具有光照充足、干旱少雨、無霜期長、晝夜溫差大等特點,種植優質葡萄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經過幾十年發展,葡萄種植已成為烏海市優勢特色產業,並催生出釀造、研發、貯藏、流通、觀光旅游等多個業態,呈現一二三產業相融互促的良好發展態勢。
“葡萄可以釀酒,葡萄酒庄建設促進旅游業發展,旅游客流又能帶動鮮食葡萄及葡萄酒消費。”曹正濤說,公司目前工作重點在設施農業及葡萄深加工方面,同時與當地政府合作,集聚要素、整合資源,打造更有吸引力的葡萄旅游線路。
“您看我這葡萄苗生長情況怎麼樣?大棚裡的濕度是不是有點高?”在烏達區綠色農業生態產業園的溫室大棚裡,烏海市綠農永勝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郭永勝正向烏海市農牧局專家請教。雖然從2018年才開始種植葡萄,可郭永勝卻是妥妥的技術派。“除了向本地專家請教,我還經常向高校院所的專家學者學習。”郭永勝告訴記者,葡萄種好了,不僅能賣上好價錢,來大棚裡觀光採摘的游客也更多了。“去年合作社在採摘研學活動方面的收入就達60萬元”。
郭永勝結合當地葡萄種植實踐以及專家學者的意見建議,整理出一套烏海沙漠生態葡萄種植標准,並已提交相關部門審核。“烏海葡萄好吃、名氣也大,可目前還沒有一套系統的種植標准,希望我的總結能為烏海葡萄種植標准體系建設貢獻一份力量。有了標准,大家發展葡萄產業的信心也就更足了。”
據了解,近年來,烏海市葡萄種植品種不斷優化,生產加工技術穩步提升,葡萄產業提檔升級步伐正在加快。目前,全市從事葡萄種植、加工、流通、保鮮的企業有30多家,專業合作社近20家,葡萄產業鏈年產值達3億多元。(記者 薛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