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人民日報看內蒙古

黃河中游·內蒙古

綠滿山川迎客來

本報記者  翟欽奇
2022年06月14日08:3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內蒙古自治區准格爾旗巴潤哈岱村花卉基地。趙鑫磊攝

天藍水碧,花香鳥鳴。眼前的內蒙古自治區准格爾旗黃河岸邊,民居古朴,村庄寧靜,農田井然,阡陌相通,清風徐來,宛若畫中。

大河奔涌,於此蜿蜒。黃河自青海腹地發源,至此已到中游。在這裡,黃河與草原相擁,劃出數道優美的弧線。

殊不知,這裡曾飽受水土流失的困擾。准格爾旗素有“七山二沙一分田”之稱,屬黃土丘陵溝壑區第一副區,水蝕風蝕並存,是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

提到水土“變臉”,這裡的人們大都記得“泥腿鄉長”鄔存發。

鄔存發的家鄉地處黃河二級支流十裡長川上游。“山是禿瓢瓢,溝是深壕壕,地是窄條條”,這是20世紀70年代鄔存發所在的地區農民生存條件的真實寫照。“那時候這裡的植被覆蓋率不到一成,畝產不足百斤,人均收入不足70元。”今年77歲的鄔存發回憶起往事,眉頭皺了皺。

1980年,時任巴潤哈岱鄉副鄉長鄔存發來到十裡長川的支流五不進溝,開始蹲點搞試點,首先要做的就是改變鄉親們“倒山種田”的習慣。在水土保持專家指導下,鄔存發帶領村民到山頂挖“魚麟坑”種鬆樹,半坡建水平梯田種果樹,溝底縮河造地打大壩,“我們當時把這個叫做:山頂林草戴帽子,山腰梯田系帶子,溝頭庫壩穿靴子。”鄔存發笑著說。

有一年,當地突降大雨,正往田裡趕的鄔存發被洪水沖走50多米,整個人成了泥人。爬起來,用手抹了一把臉,又繼續投入到了搶險保田中,“泥腿鄉長”由此得名。

1994年,巴潤哈岱全鄉220平方公裡全部實施水保治理,全鄉林草保存面積25萬畝,各一級支溝泥沙含量幾近為零,被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評價為“黃河流域一枝花”。

“那時候不覺得苦和累,看到老百姓有地種,有收入,恨不得再打上幾個壩,再栽上幾苗樹。”鄔存發還記得他人生中吃得最香的一頓飯——那是一次搶險結束后,鄉親們給他送來的紅腌菜和酸撈飯。

當時和鄔存發一起蹲在田間地頭吃飯的,還有張有雲、徐福倉、張潤在。曾經一群熱血“后生”,如今都已頭發花白,但他們仍在植樹綠山,這兩年又在荒山上栽種下300畝果樹。“這一生受老鄔大哥的影響,一輩子就愛上了種樹種庄稼。”張潤在笑著說。

“近年來,我們在全旗范圍內實施了退耕還林、退牧還草、飛播造林、天然林保護、重點小流域綜合治理、沙棘治理砒砂岩、黃土高原淤地壩、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工程等生態水保項目,打造了多個山、水、林、田、路渾然一體的小流域綜合治理樣板工程,植被覆蓋度提高到72.5%,森林覆蓋率提高到29%,水土流失治理度提高到73%。”准格爾旗副旗長王景隆說。

“人家都說,當年巴潤哈岱出了個‘泥腿鄉長’,現在又出了個‘億元書記’。”如今的巴潤哈岱村黨支部書記田勛世接過了鄔存發的接力棒。“我們開展育苗工程,培育育苗基地200畝,每畝育苗15萬株。全村苗木收入達到了1個億。”目前,巴潤哈岱村林草面積超過10萬畝,林草覆蓋率達到了85%,不少農戶靠種樹收入超百萬元。

未來怎麼干?田勛世認為,要推動生態型林業向生態經濟型林業轉變。“現在植綠護綠已成共識。接下來我們要繼續綠山綠川,還要發展林下經濟,讓黃芪、黃芩、百合、黃花等特色農業助力鄉村振興。”

村頭的大棚裡,外地游客享受著採摘的樂趣﹔棚外的果園內,孩子們在樹下嬉戲奔跑﹔還有游客在河邊支起帳篷,桌上擺滿了當地的特色瓜果……如今的巴潤哈岱,環境宜人,交通便捷,鄉村旅游的發展為這裡的秀美山川增添了新活力。“我們將生態元素融入到景點設計中,打造田園綜合體+特色新村業態,通過拓展農業旅游功能,帶動農業與第三產業良性互動,為鄉村生態保護提供了新的動力。”田勛世說。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2年06月14日 第 08 版)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