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養牛經” 端起“金飯碗”

在赤峰市巴林左旗隆昌鎮,說起靳福春,大家都知道他現在辦起了家庭牧場,經營得還紅紅火火,成了當地的“牛”人。
2021年6月,靳福春登記注冊了巴林左旗隆昌鎮福興家庭牧場,現在牛存欄168頭。隨后,他又在隆昌村肉牛養殖小區建設了1500平方米標准化舍飼棚圈、700平方米的草料庫,還購置了粉碎機、攪拌機等機械。加上購買西門塔爾牛的投資,家庭牧場總投資達到300萬元。
“我在發展養牛項目中也遇到過資金難題。就說籌措資金買牛吧,借親戚朋友的錢得及時還。鎮裡幫助我協調貸到‘金牛貸’100萬元,貸款周期3年,政府還貼息2厘,這給我幫了大忙。”靳福春告訴記者,“想把牛養好,就得學習。鎮裡和村裡組織的養牛技術培訓班,我次次不落。鎮裡和村裡還在冷配、疫病防治這些方面提供服務,我們養牛更有信心了。”
家庭牧場舍飼肉牛,要有穩定的飼料基地作保障。靳福春連續幾年承包100畝地種植青貯玉米,基本保障了家庭牧場所需的飼料,降低了養殖成本。
談到未來的發展,靳福春神採飛揚,“養牛,我得走‘舍飼精養、育肥增值’的路子。今年我計劃飼養50頭優質西門塔爾母牛,全年育肥100頭肉牛,預計純收入60萬元左右。”
近年來,隆昌鎮確定了“優羊、增牛、穩驢”的產業發展思路,重點打好牛產業發展“組合拳”,在政策發動、金融推動、協會帶動、上下聯動、群眾主動上下功夫,實現擴群提質增效,努力把牛產業培育成富民強鎮的支柱產業,2021年全鎮肉牛存欄達2萬頭。
據悉,巴林左旗把肉牛產業確定為帶動全旗鄉村振興的主導產業,2021年建設農區肉牛養殖小區9個、牧區家庭牧場30個,還打造了一批肉牛養殖專業村、規模化養殖場,全旗肉牛飼養總量達到30萬頭。下一步,將按照“完善一套政策,推廣兩個模式、建設三級體系”發展方式,延續“金融助力”“托養代繁”等政策,推行農區“專業村+養殖小區”、牧區“專業村+家庭牧場”模式,建成旗鄉村三級肉牛社會化綜合服務體系。(記者 阿妮爾 通訊員 盛文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