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要聞

穩產業強鏈條育動能 夯實經濟高質量發展根基

2022年01月22日09:28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1月11日11時,伴隨著一聲風笛長鳴,首列運輸煤炭的84688次貨運列車駛出錫林浩特火車站。至此,錫林郭勒盟進京貨運新通道虎豐一期既有線改造工程田橋鎮站至虎什哈站正式開通運營。這為錫林郭勒盟綠色農畜產品、礦產資源、建筑材料等大宗貨物運銷京津冀地區打通了“腸梗阻”。

  1月10日,由自治區科技廳組織的首批“揭榜挂帥”項目簽約儀式在呼和浩特市舉行。來自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中國農業大學等區內外49家科研單位與內蒙古12家榜單企業簽署技術攻關“軍令狀”,協議研發總金額達1.9億元。自治區本級科技資金支持額度將達到5000萬元以上。項目聚焦攻關難度高、研發投入大、單純依靠企業自身甚至區內科研力量難以解決的“卡脖子”難題,助力破冰前行。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啟航新征程,內蒙古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1月21日開幕的內蒙古自治區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擘畫出今年內蒙古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作戰圖”和“路線圖”。

  新征程上,內蒙古底氣十足。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見証著2021年內蒙古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高光時刻”:經濟保持平穩健康運行。實施重大項目3074個、完成投資4658億元。工業投資、民間投資分別增長21.1%、14.4%。全區地區生產總值突破2萬億元、增長6.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4.6%﹔產業轉型升級邁出積極步伐。實施奶業、種業振興行動,糧食生產“十八連豐”,畜牧業生產“十七連穩”。制造業、高新技術業分別增長11.3%、22.4%……

  新征程上,內蒙古信心滿懷。

  “北京向西一步,就是烏蘭察布”。在烏蘭察布,數字經濟正成為推動這裡創新發展的新引擎。去年僅阿裡巴巴一家企業入規,就拉動該市信息行業規上營業收入增長近13倍。

  自治區人大代表、烏蘭察布市市長奇飛雲信心堅定地說:“我們將用好用活國家網絡樞紐節點優惠政策,以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為抓手,圍繞延鏈補鏈強鏈,加快布局重點項目,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數字產業集群式發展。烏蘭察布市將以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建設為契機,充分發揮毗鄰京津冀和綠能充沛、PUE值低等突出優勢,加快布局重點項目,形成一批‘東數西算’‘南數北算’典型示范場景和應用。”

  年關將至,烏海市海勃灣工業園區“不打烊”。煤焦化企業副產的富氫焦爐煤氣每天都會通過管道輸送到另一頭的冶煉鑄造企業,通過世界首創的氫基熔融還原技術工藝,生產出高鐵、核電等高端裝備制造所必需的基礎材料——高純鑄造生鐵,開啟了一條“煤焦化——氫冶金”的綠色化、精深化、高端化產業鏈。

  緊扣產業鏈供應鏈部署創新鏈,內蒙古在時代答卷上奮筆疾書。住區全國政協委員、自治區科技廳廳長孫俊青胸有成竹地說:“今年,我們將以‘穩’的基礎、‘進’的方向、‘高’的目標為全區科技創新發展謀篇布局。進一步推進創新鏈與產業鏈融合。啟動科技創新重大示范工程,組織有效關鍵技術攻關,加快先進技術成果落地轉化。並將2022年作為‘科技政策落實年’,加強整體謀劃,推動國家和自治區各項科技政策扎實落地。”

  優化營商環境,是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工程。自治區人大代表、國家稅務總局內蒙古自治區稅務局局長胡蘇華鏗鏘有力地說:“我們要將兩會精神轉化為干事創業的生動實踐。聚焦助力市場主體減負紓困,更好激發市場活力,深化稅務領域‘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稅收營商環境,認真落實好大規模、階段性、組合式減稅降費政策,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制造業等企業行業的支持力度。在運用大數據精准推送稅費優惠政策信息的同時,全面推行‘自行判別、申報享受、資料留存備查’的稅費優惠享受方式。”

  星光不問趕路人,歷史屬於奮斗者。“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要完成520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因此,要在項目推進上靠前發力,切實做好前期工作,繼續優化服務保障,用足用好國家專項債券等資金,加快推進項目落地見效,跟蹤解決經濟運行當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自治區人大代表、自治區發展改革委主任龔明珠說。

  春天不語,已在路上。鄂爾多斯已經開始在“雙碳”上精耕細作,搶抓獨特的資源優勢、土地優勢、通道優勢、消納優勢和距受端市場近的優勢,加快推進經濟結構、產業結構、能源結構調整優化,沿著產業門類推進建鏈補鏈延鏈強鏈,推動形成越往下細分佔比越高的產業門類結構,加快構建大企業頂天立地、中小企業鋪天蓋地的發展局面。

  不負歷史、不負時代、不負人民。“著力擴投資促消費防風險,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打一場保穩促進的硬仗。”“緊扣‘兩個基地’建設,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集中打造綠色農畜產品加工、新能源、新材料、新型化工、現代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數字經濟、現代服務業等產業集群,首批打造12條重點產業鏈,帶動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升級。”

  沿著政府工作報告精心描摹的新路線,代表、委員們信心滿懷,紛紛表示要攜手全區各族人民群眾攻堅克難,共同開辟內蒙古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康庄大道!(記者 李永桃)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