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要聞

科研人才“搭把手” 破題解難“一起走”

——萬名專家人才服務基層行動科技創新篇

2021年12月30日08:17 | 來源:內蒙古新聞網
小字號

  “窮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踐其實”。科學研究的價值,既體現在對知識、真理的追求,也要靠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增進人民群眾福祉的實效來檢驗。

  隨著產業結構出現新變化,社會發展引發新需求,我區基層一線亟待科技領域專業技術人才提供智力支持。

  群眾按需“點單”,服務精准“接單”。根據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開展的“萬名專家人才服務基層”行動梳理出的基層技術需求,自治區科技廳主動認領了涉及污水處理、信息技術、中藥材種植等8個領域12項服務項目,依托自治區科技專家庫,選派內蒙古大學、內蒙古工業大學、內蒙古農科院、內蒙古環科院等9家單位17名各領域專家,深入產業一線,解決“堵點”“難點”問題。專家瞄著問題去,充分發揮了科技領域專業技術人才在推動自治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帶動作用。

  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盛樂經濟園區,畜禽養殖業在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產生大量糞污,對當地環境帶來挑戰。而沼渣經過分離烘干后再加工,用作牛臥床墊料,是探索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的一個重要方向。

  “加工牛臥床墊料時,我們一直控制不好水分和微生物數量指標。”內蒙古華蒙科創環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的科研人員在開展《多元城鄉有機固體廢棄物復合厭氧發酵沼氣、沼渣沼液高值利用》項目中遇到了技術瓶頸,多次攻關失利讓他們一籌莫展。了解到企業需求情況后,自治區科技廳積極聯絡內蒙古工業大學劉佔英教授對企業進行技術支援。經過專家實地探訪和認真評估,提出建議,企業採納實施后,加工出指標合格的牛臥床墊料。

  “專家來的正是時候,下一步,公司將與劉教授在相關方面聯合開展深入研究,不斷延長畜禽養殖循環經濟產業鏈,我對企業的未來發展更有底氣了!” 華蒙科創公司總經理王佐高興地說。

  包頭市石拐區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水質達標”項目是自治區科技廳幫扶項目試點之一,項目在冬季實施中存在一些問題。針對這一情況,科技廳選派的內蒙古大學劉崎峰教授向企業提出了技術建議,並和企業保持聯系,跟蹤觀察項目開展情況,確保服務及時、取得實效。

  隨著我區科技創新發展水平不斷提升,廣大企業謀求創新發展的意願也日益強烈。然而,在科技創新領域業態更豐富的前景下,一些企業卻陷入了研發思路不清晰的困惑。

  “基於公司現有的技術實力,下一步應該怎樣開展研發項目?”帶著這些問題,內蒙古顯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聯系了自治區科技廳選派的內蒙古自治區計算機應用研究院專家李強。李強同項目團隊核心成員按照IT行業硬件研發可行性論証流程,分析了當前的市場和技術情況以及研發成本,幫助項目團隊梳理流程,解決了困擾企業的關鍵思路問題,明確了下一步工作計劃。

  人才的“厚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發展的高度。“萬名專家人才服務基層”行動不僅僅在聯系外部專家幫助基層解決困難上下功夫,同時注重幫助企業加強內部固定科研人才隊伍的建設。

  為幫助赤峰瑞陽化工有限公司拓展多元醇化工新材料上下游研究方向,自治區科技廳幫助企業聘請內蒙古大學蘇海全教授為企業重點實驗室外部專家,協助企業柔性引進國內多元醇化工專家30余名,為企業產品結構優化升級送來“金鑰匙”。通過與專家建立長期技術幫扶體系,不僅加強了企業重點實驗室人才隊伍建設,而且提升了企業固定研究人員的科研水平,為基層專業技術人才成長提供了廣闊的天地。

  好的項目匯攏人氣,實的舉措凝聚人心。在加快建設創新型內蒙古的進程中,專家人才懷著為人民服務的熱忱,深入基層一線,播撒科技的“種子”,把論文寫在產業一線,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潤澤企業發展的“甘泉”。(見習記者 李超然)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