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高新區:積聚科技力量培育“創新森林”


剛剛拿到自治區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的喜悅還未散盡,青山電器(內蒙古)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健便率領員工鼓足干勁,全身心投入到智慧能源互聯網“青電雲”平台運維工作中。
在青山電器“青電雲”電力服務調控中心,記者看到,技術人員翟春霞正在登陸平台派發工單,為包頭阿特斯陽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電力設施進行安全大檢查。這間不足40平方米、“活力與實力”並存的小小調控中心,每天都上演著“看管百戶企業、預報上千預警、調度萬名電工、挽救無以計數損失”的守護奇跡。
公司董事長周健告訴記者:“圍繞‘雙碳’背景,我們研發了智慧能源雲服務平台,兼具電力設施廣域數據採集監測、故障預警、狀態檢修、應急管理、能效分析等功能,有效確保了用戶用能安全、節能減排,提升了設備資產利用效率和終端用能效率。”
作為一家以科技立區的國家級高新區,包頭稀土高新區如何掌控全局、把握大勢、瞄准前沿、全力攻堅,快速成長為萬木爭榮的“科技森林”?
近年來,稀土高新區緊緊圍繞“科技自立自強”的國家戰略布局,以及自治區“科技興蒙戰略”和包頭市“四基地兩中心一高地一體系”建設目標,堅持高端集聚、創新驅動、開放協同、特色發展,著眼產業變革方向和稀土、有色金屬、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重點領域核心技術攻關,以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等一系列新動能推動創新發展,科技“枝頭”碩果累累,創新路上一馬當先。
今年,稀土高新區全力打造科技創新全要素服務品牌,通過“政府引導+企業主體+社會參與”的科技計劃組織體系,以及“專業化輔導+高質量申報+獎補資金兌現”的高效推進模式,不斷激發企業科技創新活力與動力。截至目前,稀土高新區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16家、科技型中小企業95家、各級各類研發平台119家,研究和試驗經費投入與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4.12%,高於全國1.7個百分點,是自治區研發投入強度的4倍多,4項指標均在自治區領跑。
“我們在認定企業各級各類獎項‘梯次性培育’過程中,形成了宣傳普及、認定前培訓、認定中精管、認定后兌現‘四位一體’全鏈條工作體系,確保申報和獲批數量連年提升,力爭為企業獲取更大的支持和效益。”稀土高新區科技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王黎莉告訴記者,他們邀請國內頂級專家為530多家企業進行集中培訓,對認定企業進行“一對一”輔導,對60多家“種子選手”走訪動員,聯合調查252家企業形成重點培育庫,幫助企業解決認定中存在的相關問題,全力保障企業“全方位”享受相關優惠資金政策,目前已為43家高企兌現獎金1000余萬元。
王黎莉認為,稀土高新區研究與試驗經費投入強度創歷史新高,體現了稀土高新區引導企業加大科技創新力度的顯著成效,體現了整體創新的氛圍和水平。
記者走進北方股份公司廠區,一台高8米、載重360噸的“綠巨人”高聳挺立。這台NTE360A全自動電動輪礦用車,即將漂洋過海前往澳大利亞。這是中國制造礦用車首次進軍國際高端市場,標志著我國大型礦用車制造技術水平躋身國際前列。
“北方股份擁有專利370多項、發明專利20多項,是自治區唯一一家獲得制造業單項冠軍的企業。我們始終以產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國際化為目標,通過提升整車性能和工藝,依托可靠的品牌度、成本優勢和售后服務等,不斷擴大國際市場佔有率,讓中國制造享譽世界。”企業總設計師李來平說。
科技立則民族立,科技強則企業強。近年來,稀土高新區不斷積聚科技創新力量,充分發揮包頭稀土研究院、上海交大包頭材料研究院、中科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等科研院所職能,成立了白雲鄂博稀土資源研究與綜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中科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中歐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等創新平台,積極開展技術攻關,面向園區企業征集技術,並邀請專家逐一幫助企業攻克技術難題。
與此同時,稀土高新區組織23個院所的40余名專家、教授與180余家企業進行技術對接累計50余次,促成技術難題聯合攻關40余項﹔圍繞金屬熔體淨化、醫學影像等技術領域,邀請上海交大、燕山大學專家舉辦科技互動驛站,推動震雄銅業等75家企業與中科院、上海交大、哈工大等高校、科研院所在關鍵共性技術攻關、科技成果轉化、高端人才引進與培養等方面開展產學研合作84項,加快構建全要素、全鏈條創新業態。
近4年來,技術合同登記額由3000萬元大幅跨越到2.76億元,並實現連年增長。在一系列創新資源引發的質變下,截至目前,稀土高新區50家規模以上工業高新技術企業實現增加值54.91億元,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的56.6%﹔累計組織實施關鍵技術攻關和重點成果轉化項目500多項,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21.9件,連續5年位列包頭市第一,科技創新已成為該區產業轉型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這將為創建呼包鄂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打造包頭區域創新核心區提供源源不斷的強勁動能。(記者 劉向平 實習生 賈婷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稀土高新區:積聚科技力量培育“創新森林”
- 剛剛拿到自治區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的喜悅還未散盡,青山電器(內蒙古)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健便率領員工鼓足干勁,全身心投入到智慧能源互聯網“青電雲”平台運維工作中。 在青山電器“青電雲”電力服務調控中心,記者看到,技術人員翟春霞正在登陸平台派發工單,為包頭阿特斯陽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電力設施進行安全大檢查。…
- 內蒙古4地入選全國鄉村旅游扶貧示范案例
- 記者從自治區鄉村振興局獲悉,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推出《體驗脫貧成就·助力鄉村振興全國鄉村旅游扶貧示范案例選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經濟開發區台格斗村、赤峰市喀喇沁旗西橋鎮雷家營子村、興安盟阿爾山市白狼鎮林俗村、巴彥淖爾市臨河區狼山鎮富強村4地入選。 台格斗村近幾年已成功舉辦多屆春季杏花節和秋季採摘節,累計接待游客40多萬人次,帶動全村實現產業結構調整﹔雷家營子村通過產業帶貧、公司帶貧、大戶帶貧、就業減貧、服務減貧的“三帶兩減”新模式,發展產業自我造血功能,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問題,讓全村百姓享受發展紅利﹔白狼鎮林俗村結合本地區獨特的林俗文化、冰雪資源與礦泉資源,以打造全域旅游、四季旅游為引擎,通過“旅游+”模式,將林俗村打造成為獨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美麗鄉村,帶動155戶農牧民脫貧增收﹔富強村完整保留了河套地區農耕文化,同時結合農家樂、採摘園、農事體驗園開發鄉村旅游,扎實推進旅游業助力精准扶貧,極大帶動農村經濟發展。…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