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人民日報看內蒙古

這片草原,這片花海(逐夢·致敬功勛黨員(15))

孫永斌
2021年11月24日08:3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圖為薩如拉圖雅嘎查草場。
  孫永斌攝

  今年9月,我們來到內蒙古自治區阿巴嘎旗洪格爾高勒鎮薩如拉圖雅嘎查,拜訪“七一勛章”獲得者、薩如拉圖雅嘎查黨支部原書記廷·巴特爾。廷·巴特爾是扎根草原苦干實干的楷模,他投身牧區建設47年,探索出一條保護生態、發展經濟、促進牧民增收的新路,使當地牧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

  沿著一條平坦的水泥路向前,走過一片金黃色的草甸,就來到了廷·巴特爾的家。

  廷·巴特爾到底是如何帶領牧民改變傳統畜牧業養殖,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這條致富路的?在廷·巴特爾的家中,我們跟隨著時間的腳步,走進他的青春歲月和精神世界。

  一

  在廷·巴特爾家的餐廳,廷·巴特爾的妻子額爾登其木格正在忙碌。額爾登其木格給我們每人倒了一碗奶茶,並端上炒米和奶食。

  廷·巴特爾一邊招呼我們喝奶茶,一邊向我們講述起他的經歷——

  那是1974年7月。19歲的廷·巴特爾指著父親用過的地圖上一個小點說,我要去這個地方插隊。家人勸他別去那裡,那地方進得去出不來。但父親卻說,去吧,年輕人多吃點苦,有好處。父親的鼓勵堅定了廷·巴特爾的決心。就這樣,他和40多名懷著同樣激情的青年,一起從呼和浩特市來到了千裡之外的錫林郭勒盟阿巴嘎旗。廷·巴特爾和其他幾名青年,來到草原深處的薩如拉圖雅大隊插隊。

  剛到草原時,牧民的活兒廷·巴特爾一樣都不會。幸好,有淳朴善良的牧民教他騎馬、放牧、打草、做飯,還給他送來奶食、火爐和炒米。日久天長,他與牧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當年,知青大返城時,廷·巴特爾的父親已出任內蒙古軍區和自治區黨委領導。牧民們都說,第一個返城的肯定是廷·巴特爾。可召開大會那天,廷·巴特爾卻說,誰沒有指標,我的讓出來﹔願意留下來的,我領頭,還在這裡干。

  最后,其他人都返城了,廷·巴特爾是唯一留下的知青。

  講到這裡,廷·巴特爾喝了口茶,頓了頓,然后說,那時我就在心裡暗暗起誓,既然選擇了留在草原,就一定要得到牧民的信任,一定要改善草原和牧民生活現狀,一定要帶領大家脫貧致富。

  這意味著,廷·巴特爾要扎根在這片草原,開始艱苦卓絕的創業之路。

  在薩如拉圖雅,廷·巴特爾被群眾選為隊長,擔起了為牧民解決生產生活困難的重任。在草場承包到戶時,他把體質好的牛羊分給了別人,把沒人要的弱畜和植被稀疏的草場留給了自己,這樣的選擇讓很多人不理解。

  1981年,廷·巴特爾與當地姑娘額爾登其木格組建了家庭。從那以后,額爾登其木格就義無反顧地支持丈夫帶領牧民走以科學養牧取代傳統畜牧業發展的路。

  在廷·巴特爾的倡議下,嘎查的黨員干部帶頭,兩委班子成員捐獻母羊,組成“流動扶貧羊群”,以定期承包的方式將羊群放到貧困戶家裡去飼養。每年的羊毛收入和80%的成活羔羊歸貧困戶所有,剩下的成活羔羊歸集體。如此循環,貧困戶逐漸脫貧,嘎查“流動扶貧羊群”的“雪球”也越滾越大。1983年起,牧區又開始推行草原畜牧雙承包制,這個政策符合牧民的意願,牧民有了養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日子也有了根本性變化。

  但是,由於缺乏科學引導,很多牧民在追求牲畜數量的同時,忽視了草原的退化沙化問題。廷·巴特爾卻敏銳地感覺到,單純追求擴大畜牧養殖規模,忽視對草原生態的保護,對草原持續退化沙化有著直接影響。需要給草場修復的時間。為此,他在自家的草場上進行劃區輪牧,把草場分為夏季草場、秋季草場、冬季草場、打草場等多個區域,各有其用。

  廷·巴特爾曾說: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支部,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上世紀90年代,廷·巴特爾以身作則,在草原上做出了一個驚人之舉,他帶頭把家裡的羊全部賣掉,改為養牛,並根據需要專門圈起300多畝打草場。通過引進西門塔爾優質肉乳兼用牛和冷配相結合的方式,提純復壯,少養精養,實現了恢復生態、增加收入的雙贏。他養殖的牛最多時有100多頭,但收入不高,降到70頭左右才開始增收。雖然養殖數量減少了,但是通過少養精養,仍能達到提質增效的目的。並且,廷·巴特爾的300畝草場比其他牧民1000畝草場的產草量都大。再后來,廷·巴特爾家出欄2頭牛的收入比別人家3頭牛的收入還多。這樣一對比,牧民的心裡就亮堂了,大家紛紛效仿起來。

  對於廷·巴特爾來說,如何進一步改變草原的現狀和牧民的生活,是他時時挂在心頭的事情。牧民應該有多種致富的門道。於是,他帶領牧民搞起了特色養魚、牧家旅游等多種經營。每年春季,黨員則領著牧民開展植樹種草義務勞動。經過不懈努力,大家在風沙肆虐的地方栽植了2000多畝網格化沙障。2001年,嘎查的24戶貧困戶全部脫貧……

  變化的背后,是廷·巴特爾的多少個不眠之夜,以及對家人的深深愧疚。女兒一歲半時,夫婦倆就把孩子送到了呼和浩特的父母家。說到女兒,廷·巴特爾的情緒有些激動:“那時,孩子剛一歲半,正是需要父母陪伴的時候。可是我作為嘎查領導,要帶領牧民走出困境,就顧不上自己的孩子。當時沒有電話,沒有手機,我們想孩子了,就給家裡父母寫信,有時候一封信半年才能寄到家……”

  這些,天上的星星知道,牧民們的心裡也知道。

  二

  侍弄奶牛和牛犢、打掃棚圈、擠牛奶,是廷·巴特爾夫婦的日常生活。為了不耽誤他們干活,我提議,可以到棚圈那邊去看看,一邊干活一邊聊。

  在餐廳的左邊,有一排整齊的建筑,約有10間房子那麼大。一座用鐵欄圍起來的棚圈分成幾個格子,有喂草、擠奶、接牛犢等多個功能。看似簡單的基礎設施,卻體現著很多智慧。

  廷·巴特爾一邊領著我們參觀棚圈,一邊介紹說,上世紀中后期,薩如拉圖雅70%的草場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沙化退化。當時,作為嘎查黨支部書記,他已經意識到要進行草原生態建設,要用現代文明理念引導牧民走科學養殖的新路。

  起初,有的牧民對此不以為然,還是依照傳統做法來放牧。看到這種情況,廷·巴特爾坐不住了。他挨家挨戶到牧民家裡,苦口婆心地和每一戶牧民分析草原的現狀。每到一家,都要給他們算這樣一筆賬:“1頭牛和5隻羊的經濟價值相同,1頭牛有4隻蹄子,而5隻羊有20隻蹄子,4隻蹄子和20隻蹄子相比,當然是20隻蹄子對草原的破壞力更大。而且牛吃草時是卷著舌頭吃,不會對草的生長造成影響,羊吃草時卻是用蹄子刨著草根吃,對草場破壞嚴重……”這筆賬算得清楚,被牧民們廣為認同。廷·巴特爾帶頭實踐,將自家的羊賣掉,全部改養肉牛,結果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都得到大幅提升。擺在眼前的事實,讓牧民們真切地意識到:跟著廷·巴特爾干,不會錯!

  夫婦倆干完手頭的活兒,已是下午3點多鐘。我們來到鎮上一家飯店吃午飯。吃飯時,話題聊到了廷·巴特爾的父親。

  廷·巴特爾出生於一個軍人家庭,父親廷懋是1955年授銜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說起父親和嚴謹的家風,他的臉上流露出幾分自豪。

  廷·巴特爾說,父親雖然是將軍,但是很朴實謙遜。父親在家裡備有許多工具,扳子、錘子、鐵鍬等都有,家裡的一些活兒都是父親親自動手,電器、桌椅板凳壞了全是自己修,別人想幫一把都插不上手。父親給一家人樹立了榜樣。

  額爾登其木格接著說,我們家的大小事情和一些家務活兒,也從來是廷·巴特爾自己動手。父親嚴謹的做人標准和做事規矩,讓廷·巴特爾從小就受益匪淺,從父親身上傳承下來的品質影響了他的一生。

  廷·巴特爾的學歷不高,但他熱愛學習,有閑暇時間就買來科學養牧等方面的書籍來充實自己。他把從書本上學來的科學知識運用到畜牧業養殖當中,帶領牧民摸索出一條現代化畜牧業的發展之路。

  在我看來,廷·巴特爾沒有貪圖優渥的家庭條件,沒有把自己當作將軍的兒子,而是成為牧民的一分子,甘願永遠做一個普普通通的牧民,這種閃光的人格之美和奉獻精神,令人敬仰。

  三

  黃昏時分,我們驅車走訪了距離廷·巴特爾家最近的鄰居贠亮。在草原上,說是鄰居,最近也相距幾公裡。

  贠亮告訴我們,嘎查的牧戶都是在廷·巴特爾的帶領下堅持少養精養、算賬養畜,不斷進行品種改良,實現了利益最大化,每年純收入達40萬元,同時也實現了由數量增收向質量增收的根本改變。

  說起廷·巴特爾這位鄰居,贠亮直豎大拇指。劃區輪牧實驗,使廷·巴特爾家的草場得到了有效保護和休養生息。他家那片草場曾經是全嘎查最差的,但是僅幾年的工夫,就開滿了白色、藍色、紅色的花朵,遠遠望去,簡直就是一個花的海洋。過去干旱、砂石遍地的河灘,如今牧草長得有半人多高。300畝打草場因常年禁牧,產草量一年比一年多,過冬貯草早已實現自給,牲畜放養零成本。這麼一算,成本降到最低,收益卻是最大。這一事實大家看在眼裡,所有牧民因此都爭先恐后地效仿。為了達到恢復草場質量和草場循環利用生態資源的目標,廷·巴特爾還有一項發明,叫“打草不拉草”。秋天打的牧草不用拉運儲存,就地鋪在草場上。這樣既保証牧草營養不流失,草籽留在草場,而且還節省了人工、儲運等大量成本,對於草原和牧民來說,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創舉。

  在贠亮看來,廷·巴特爾是個能吃苦、有思想、敢作為的人。無論多忙,家裡的活兒都是他們夫婦倆自己干,從來不雇人。生活條件變好了,廷·巴特爾的創新追求卻沒有停止。他率先實行劃區輪牧、優選草種、改良牧場、棚圈建設,經過多年的努力,把當年嘎查植被最差的鹽鹼灘改造成一片水草豐美的牧場,牛兒個個培育得膘肥體壯。在他的帶動下,牧民的環保意識日益強烈,每家都在減小畜養大畜,自發加入到保護草原生態環境的隊伍中來。

  “牧民們都以養牛為主,如果不是他的做法使各戶的牲畜出欄率大大的提升,牧民們怎麼會信服?看到廷·巴特爾家那些膘肥體壯的西門塔爾牛,你們就知道他多有能耐了。”

  贠亮說到這裡時,我想起了廷·巴特爾向我展示他的微信朋友圈時,指著幾張圖片說,這是他培育的“科學生態草原西門塔爾牛”。他接著說:“如果要問我,這輩子給草原留下了什麼?我會回答說,這就是我給草原留下的最好的禮物。”

  我把廷·巴特爾轉發給我的圖片給贠亮看,問他:“這就是你剛才說的西門塔爾牛?”

  “是。”贠亮說:“廷·巴特爾比我大幾歲,他是個能人。我家做的東西都是跟他學來的,包括這房子的結構設計都是他幫我琢磨的。”

  彈指間,47年過去了。從廷·巴特爾剛到薩如拉圖雅嘎查時牧民人均收入隻有40元,到現在人均收入3萬多元,這片草原的生態和經濟實現了雙贏。廷·巴特爾算的“蹄腿賬”,總結出的“劃區輪牧”“打草不拉草”等經驗做法,在這片草原上廣為流傳,並早已在生產生活實踐中得到了驗証。

  吃水不忘挖井人。廷·巴特爾扎根草原47年,帶領牧民蹚出了一條生態優先、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畜牧業改革之路。當地牧民們說,他是我們牧民心中最為信賴的帶頭人。

  大雁或南飛或北歸,廷·巴特爾都在這裡。這片草原,這片花海,永遠記得他走過的每一個足跡……


  《 人民日報 》( 2021年11月24日 20 版)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