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人民日報看內蒙古

民族地區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學黨史 感黨恩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

2021年10月31日08:2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走進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館觀看展覽、到新開通的那拉高速體驗其壯觀和便捷……

  近日,西藏自治區安多縣扎仁鎮的3個駐村工作隊聯合組織了農牧民優秀黨員代表赴拉薩,開展“走高速、看展覽、學黨史”黨史學習教育專題活動,體驗感受西藏翻天覆地的變化。新舊對比兩重天,扎仁鎮麥龍村村委會副主任桑梅感慨:“中國共產黨帶領西藏百萬農奴翻身做了主人,過上了小康生活,我們一定要銘記歷史,倍加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民族地區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提高思想認識和政治站位,把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與貫徹落實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相結合,立足地方實際,突出民族特色,確保黨史學習教育取得扎實成效。

  創新形式,讓民族地區群眾聽得懂、聽得進

  “紅軍來過咱們銅仁沿河,還留下不少戰斗遺跡……”早上9點,貴州省銅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土地坳鎮沙灣村的小喇叭准時響了起來,鎮裡請來的專家正在開展“四史”宣講。沙灣村黨支部書記文街介紹,村裡還創新利用鄉村夜話、農民夜校、田間課堂等形式,組織老黨員講紅色小故事,用群眾聽得懂、聽得進的語言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很受群眾歡迎。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民族地區創新方式、豐富內容,掀起一波又一波黨史學習教育熱潮。

  廣西壯族自治區龍勝各族自治縣是一個有苗、瑤、侗、壯、漢等5個民族聚居的山區縣。龍勝把民族團結進步史融入黨史學習教育中,組建10支“黨員+寨老”的宣講隊伍,推出“紅軍岩上表決心”“紅軍樓上講黨史”“紅軍路上種紅楓”等體驗課程,深入開展“民族政策得民心,瑤寨宣講感黨恩”等宣講活動200余場,覆蓋各族干部群眾超過6萬人次。在共學互促中,民族團結進一步加強,各族群眾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青藏高原地廣人稀,如何擴大黨史學習教育輻射半徑,打通“最后一公裡”?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有思路:在線上,開設“黨史百年天天讀”“黨史故事大家講”等自辦欄目,推出“雲長征”活動,組織廣大黨員隨時隨地學﹔在線下,聘任199名基層宣講員,深入雪山草原,走到牧民群眾家門口,開展基層宣講1060余場次,大力宣講玉樹災后重建、生態環境保護中取得的成就,讓老百姓在實實在在的生活變化中感受黨的偉大、黨的關懷,堅定不移當好“中華水塔”守護人。

  在新疆阿勒泰地區,“民間冬不拉小分隊”來到青河縣阿熱勒鎮喀讓格托海村廣場,隨著悅耳的冬不拉樂曲奏響,宣講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民間冬不拉小分隊”騎著摩托車、騎著馬走進山區冬窩子、牧場氈房,把宣講送到家門口,共演出2000多場次,覆蓋群眾2萬多人次,深受老百姓歡迎。

  豐富內容,將黨史學習教育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相結合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民族地區結合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作為一項重要內容,推動各民族堅定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認同。

  內蒙古自治區組織全區教育系統全體師生同上“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時代新人”開學第一課,250多萬名師生、群眾觀看。分散在全區各地的75支“紅色文藝輕騎兵”烏蘭牧騎,紛紛組建黨史學習教育小分隊,深入城市社區、農村嘎查、部隊學校等基層一線,將黨史知識、紅色故事積極融入群眾喜聞樂見的節目中,引導各族干部群眾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越鑄越牢。

  西藏自治區把黨史學習教育與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西藏地方和祖國關系史等學習教育相結合,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西藏工作的重要論述和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相結合,組織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參觀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成就展、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館、西藏軍區黨史軍史館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累計90萬余人次,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自覺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不斷增強各族群眾的“五個認同”。

  在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全市黨組織制定“民生實事計劃”2580件,全市黨員制定“為民辦事清單”16588件﹔宣威市通過“文藝+宣傳”宣講模式,深入少數民族聚居地開展宣講活動20余場,讓少數民族黨員干部群眾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

  國慶前夕,位於寧夏銀川市的北方民族大學校園內紅旗飄飄、歌聲嘹亮。共2700余人參加了“慶國慶·感黨恩——校園重走長征路”主題教育活動。“早在紅軍長征路過寧夏期間,我們黨就通過頒布一系列政策、文件、宣言,留下了民族團結的佳話。”北方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馬惠蘭說,“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新時代,我們更要講好民族團結的歷史,凝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力量。”

  (本報記者李昌禹、鄧建勝、姜峰、楊文明、李亞楠、禹麗敏、鮮敢、蘇濱、張棖)

  《 人民日報 》( 2021年10月31日 04 版)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