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要聞

20多本民情日記的背后

——記自治區優秀黨務工作者劉英麗

2021年09月11日08:16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工作中的劉英麗。

  “社區書記不好干!”劉英麗來青鬆社區當書記之前,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把這個管著家長裡短、連著千家萬戶的工作干好。

  “要麼不干,干了就要干好,總要對得起老百姓。”劉英麗現任扎蘭屯市興華街道青鬆社區黨委書記、主任。19年前,她懷揣著質朴的初心和這份責任感從社區最基層干起。

  社區工作千頭萬緒。在劉英麗看來,社區居民的每一陣歡歌笑語,每一聲深情問候,每一次抱怨,都是她工作的動力。在擔任社區書記的10多年裡,她記滿了20多本民情日記。

  日記裡記錄著:貧困家庭、留守兒童和殘疾居民的家庭狀況和需要幫扶的事項﹔社區56名黨員與74戶困難家庭結成幫扶對子,幫助12名零就業家庭人員走上新的就業崗位﹔社區326名殘疾人,按不同類型建立電子台賬﹔殘疾人康復照料室成立后,如何讓社區殘疾人和行動不便的老人享有康復服務﹔社區志願者隊伍一幫一結對子,定期到殘疾人家中開展送書送報等助殘活動。民情日記記著社區居民的大事小情,一點一滴凝聚著基層社區書記為群眾排憂解難付出的汗水和心血。

  劉英麗敢闖敢試。轄區小區沒有物業服務,她探索推行“紅色引擎工程”,打造紅色物業,建立社區黨委、業主委員會、紅色物業公司三方聯席會議機制,由社區黨委牽頭,將矛盾糾紛、垃圾分類、秩序管理、小區治安、環境保護、文化活動等“微治理”融入其中,及時解決居民訴求,讓居民住得更安心、更舒心。

  為加強社區管理,劉英麗整合轄區單位資源和社會各界力量,構建“一刻鐘”便民服務圈,為居民提供便民服務、愛心超市、辦事指南、共建共享等服務。劉英麗牽頭打造的社區“一站式”服務平台,為居民群眾提供社會調解、民政優撫、計劃生育、醫保、養老保險、代繳費用、代購車票、代購物品、報刊征訂等“一條龍”服務,真正做到變“群眾跑腿”為“群眾動嘴,干部跑腿”,變多次辦理為一次辦結。幾年來,累計解決居民群眾需求100余件,代繳各類費用達100余萬元,代送報刊、信件1.5萬余件。

  “她是社區群眾身邊的‘貼心人’、群防群治的‘守門人’、黨建引領的‘帶頭人’。”扎蘭屯市興華街道黨工委書記朱瑞軍這樣評價劉英麗。

  扎蘭屯市青鬆社區面積3.5平方公裡,共有住戶4468戶,居民10437人,物業小區23個,住宅樓98棟。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劉英麗是社區的“戰疫指揮官”。

  “她總是把最艱難,最危險的任務留給自己。”興華街道青鬆社區副書記白雪說。

  “這是我的手機號,有困難隨時和我聯系。”60多天裡,劉英麗帶隊走訪摸排返鄉人員,不漏一戶,沒漏一人。她沒有休過一天假,睡過一個安穩覺,親力親為往返接送集中隔離人員40余次,陪同隔離人員到醫院做核算檢測,為支援社區值守的單位定期配送物資。白天,她在防疫現場馬不停蹄﹔晚上,她統計數據、核實信息。通過黨支部包網、網格員包戶,落實防控責任,對小區實行24小時執勤安保,充分發揮社區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盡責任,勇擔當。

  劉英麗首創“大黨委”黨建模式,利用區位優勢,整合轄區內學校、單位資源,對不同類型、不同領域的黨組織進行分類,融合服務內容,達到優勢互補、共建共享的效果。她主動適應社區工作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以網格黨建引領社會創新治理,實行“社區黨委—黨支部—網格黨小組—優秀黨員戶”四級社區黨建管理服務網絡,推行“1+9+18+N”互聯互建工作方法,形成“以黨委為核心、9個黨支部為支撐、18個黨小組為網底基礎、N個轄區單位黨組織共同參與”的黨建工作網絡體系。通過開展“弘揚雷鋒精神,培育時代新人”“送健康、送溫暖、共建美好生活”“保護生態環境 志願服務我先行”“紅色記憶分享會”等常態化服務,增強共建單位、社區各類組織和社區全體成員的社區意識、參與意識、公共服務意識,營造“社區事務共商、社區資源共享、社區家園共建”的良好氛圍。

  “社區是船,人心作槳。”如今,年過半百的劉英麗依舊工作在社區一線,初心不改,砥礪前行。她從衛生員干到社區書記,從“全市基層黨組織建設示范帶頭人”“為民服務貼心人”干到“全區社區先進工作者”,十幾年如一日,她用真情和實干為居民解決了數不清的急難愁盼。(記者 李新軍)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