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盟市>>赤峰

激情奮進 實干爭先

——紅山區勠力同心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2021年08月30日16:01 |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小字號

金秋八月,丹桂飄香。如今,紅山區鄉村公路鮮花綠葉相映成趣﹔城市街景亮麗多彩﹔在一個又一個新建的城鄉休閑廣場上,群眾載歌載舞,歡慶著當下的美好生活。在紅山區第九次黨代會的引領下,紅山區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將發展成果與群眾共享, 正煥發著勃勃生機,書寫著波瀾壯闊的時代畫卷。

8月25 日,紅山區昭烏達社區老黨員閆國全正在社區公園長廊進行系列宣講。他以嘮家常的方式講述鄰裡故事、家風家訓、典型榜樣、紅色故事。

“‘黨代會’結束后,社區黨委迅速行動,以社區微講堂、網格微信群為載體,通過座談、宣講、樹立身邊模范典型,努力營造人人共享的社區治理理念。”昭烏達社區黨委副書記劉文宇說。

紅山區住建局也是在第一時間快速學習貫徹落實“黨代會”精神,實現領導干部從“管理者”轉變為“店小二”,真正從企業和群眾的角度出發,克服“形式主義”,俯下身子,真抓實干,自覺為優化營商環境用心出力。

一幀幀,一幕幕……這只是紅山區各部門學習貫徹落實“黨代會”的一個縮影。

優化營商環境 疊加民生高度

優化營商環境,就是圍繞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和難點,滿足群眾對高品質的生活需求,為群眾增添更多福祉。

紅山區將把服務有溫度、辦事有速度的營商環境作為使命擔當,重點推進行“綜窗系統”、“好差評”和“一件事”改革,建立健全蒙速辦“四辦”服務內核、服務標准、下載注冊的體制機制,全面推行新設立企業公章免費刻制、証照免費郵寄式的企業開辦“大禮包”,鼓勵群眾“品菜”、百姓“吐槽”式的政務公開新模式,從點滴做起、從小事改起,讓營商環境的“小氣候”轉化為推動紅山高質量發展的“大氣場”。

紅山區深入推進居民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示范社區創建,完善好示范區域內垃圾分類的前端投放、中間收運、末端處理體系,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生活垃圾分類模式。同時按照“以水潤城、以綠蔭城、以文創城、以業興城”的理念,提升城市品質。

紅山區確定橋北、西城兩街道為生活垃圾分類示范街道,站前街道鬆州園小區為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小區,共涉及垃圾分類示范小區30個,居民2.6萬戶,8萬余人。投資740萬元,為試點小區採購分類垃圾桶5.5萬個,投資584.6萬元,為各鎮街採購垃圾桶1.5萬個﹔建筑垃圾處理場項目總投資約1350萬元,佔地187.87畝,庫容156.8萬立,11月底建成並投入使用。城區計劃建設公廁5座、轉運站2座並配備相關設備。項目總投資1000萬元,預計完成投資900萬元,年底投入使用。

用足“繡花功夫” 扮靚城市顏值

本著對人民負責、對歷史負責,以理念創新引領城市生態環境治理,讓紅山區的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

紅山區以精細化管理為主線,以新格局開啟城市管理新時代、新征程,用足‘繡花功夫’,做好‘精細文章’,努力建設高品質宜居魅力新紅山。

2019年紅山區啟動雨污分流三年行動,計劃投資7.7億元,基本完成老城區和橋北、鐵南組團主次干管雨污分流改造工作,新建改造雨水泵站6座,鋪設雨水管線35.4公裡。2021年計劃投資2.5億元,鋪設雨水管網6.5公裡,新建3座雨水泵站。

啟動智能停車項目二期3座立體停車樓建設,新增立體停車位1000個﹔同時完成項目一期投資續建及驗收工作,智能停車管理平台接入車位達到2.5萬個,預計2021年底前完成。

堅持創城為民、創城惠民、創城靠民,紅山區深入開展城鄉人居環境整治,實施老舊房屋體檢評估和改造提升工程,堅決打好“七大攻堅戰”,全力以赴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黨代會”后,紅山區圍繞創城工作任務清單,每周對23家創建主體單位、112家包聯共建單位工作進展情況進行調度梳理,各包聯單位累計認領共建任務286項,現已完成252項。依托

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區優勢,培育志願服務隊伍372支,開展各類志願服務活動1600余次﹔立足老舊小區較多的實際情況,改造老舊小區20個、樓房166棟﹔施劃停車位4100個,配備分類垃圾箱6.9萬個,清運無主垃圾40萬立方米,修復破損路面、老舊小區破損牆體37萬平方米,完成背街小巷改造11條。

紅山區第九次黨代會提出,力爭用3-5年完成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小區改造任務中,計劃將剩余2005年以前建成,未實施任何改造的275萬平方米老舊住宅,整合為61個片區實施改造。2022年至2025年,計劃每年度完成70萬平方米的老舊小區改造工程,預計到“十四五”末,完成2005年前建成的老舊小區改造任務。

今年投資5.4億元,對長青等15個小區、46萬平方米的老舊小區進行綜合改造,對西屯、水利等5個小區、13萬平方米的老舊小區實施節能改造。現20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工程如期進行中,預計年內全部完工。

紅山區計劃分年度實施61條,90.5公裡市政道路建設。分階段實施實施烏蘭哈達公園二期、南山公園三期、東城片區綠化、安瀾河上游景觀提升工程等8個項目,計劃新增、改造綠地約1300公頃。

壯大綠色產業 助力鄉村振興

紅山區聚焦高質量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加快轉型。紅廟子鎮2萬畝高效節水農業成效顯著﹔文鐘鎮在種植結構謀劃中,主動適應環境,量水定產,率先嘗試將原來保水保肥能力差的坡耕地改成水平梯田,改造面積達2200畝。以旱作仿野生方式種植中草藥黃芪,目前,1050畝黃芪長勢良好。設施農業方面,大力建設高標准設施農業大棚,推廣種植更為節水高效的大櫻桃、葡萄等水果,較大棚種植傳統的西紅柿、西葫蘆等蔬菜節水5-10倍,效益提高3倍以上。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發展產業的同時,紅山區不忘反哺生態,在容易發生水土流失的山坡上種植油鬆等本土優勢樹種,主動開展生態修復,涵養地下水源,改善鄉村環境,三年種植油鬆23285棵,其他生態修復樹種67460棵。

紅山區整合各類專項資金改善了紅山區鄉村的人居環境,村民的家門口變成了三季有花,四季有景,步移景異,游人如織的城市周邊游目的地。新建的涼亭和小廣場也成為了農民勞動之余,愉悅身心的好去處。

“微風拂面萬象新,揚鞭奮蹄踏新程。紅山區廣大黨員干部轉變作風,肩扛責任,借“黨代會”的春風,正在全力打造出宜居宜業、精致精美、幸福美麗的新紅山。(陳秀俊)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