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關注民生

助力鄉村振興,科技特派員重任在肩

2021年08月17日09:56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近日,自治區科技廳印發《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助力鄉村振興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以下簡稱《方案》)。《方案》制定的依據是什麼?涉及哪些具體內容?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過程中有什麼規劃和具體舉措?《方案》對科技特派員工作又有哪些扶持和激勵政策?本報記者採訪了自治區科技廳農村科技處負責人對《方案》進行了詳細解讀。

  問:《方案》制定的依據是什麼?

  答: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中辦發〔2021〕9號)《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6〕32號)《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內政辦字〔2016〕183號)等文件精神,制定本《方案》。

  問:《方案》制定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答:《方案》的制定,本著“上下聯動、分級負責,聚焦產業、助力三農,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原則,充分發揮政府在促進科技資源向農村牧區基層流動的引導作用,自治區、盟市、旗縣三級科技管理部門協調聯動、分級負責,完善政策措施,優化支持方式,組織科技特派員深入農村牧區開展科技服務和創新創業﹔聚焦農牧業高質量發展重點產業領域,發揮科技特派員在現代農牧業科研、生產、經營體系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促進農牧業發展、農村牧區繁榮和農牧民增收﹔引導科技人員深入農村牧區開展科技創業和科技服務,培育新型農牧業經營、服務和創新主體,以科技創業帶動農牧民增收,形成科技人員和農牧民群眾利益共享、風險共擔機制,實現“雙贏”目標。

  問:《方案》確立了怎樣的實施目標?

  答:通過《方案》的實施,用三年時間形成較為完善的、具有內蒙古特色的科技特派員制度,科技特派員科技服務與創新創業深度融合的激勵機制更加健全。到2023年底,自治區新備案30家以上自治區科技特派員工作站。在強化科技特派員與地區產業發展需求有效對接的基礎上,不斷擴大科技特派員科技服務和創業帶動覆蓋面。以試點先行、分步推進的方式,重點圍繞自治區11個百億元以上農牧業產業集群,引導高校院所推動組建相應科技特派員產業服務團,開展下基層服務行動,提升內蒙古科技特派員服務基層的能力和組織化程度。

  問:《方案》的重點任務涉及哪些方面?具體情況如何?

  答:《方案》的重點任務主要包括五個方面,具體情況如下。

  推動形成協調聯動工作機制。要形成自治區、盟市、旗縣三級科技部門協調聯動工作機制。自治區層面支持建設科技特派員工作站,搭建完善科技特派員信息化服務平台。盟市、旗縣層面結合實際持續強化科技特派員工作,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創新管理服務機制,定期開展認定、選派、指導、考核等工作,融合科技特派員、“三區”科技人才、科技信息服務坐席專家等,整合農業科技園區、星創天地、科技信息服務平台和京蒙科技合作現代農業技術轉移平台等資源,形成科技特派員綜合服務體系。

  發展壯大科技特派員隊伍。強化自治區農牧業科技專家下基層服務。引導中央駐自治區和自治區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的專家隊伍,重點圍繞自治區農牧業高質量發展大力推進的11個百億元以上農牧業產業集群,組建科技特派員產業服務團深入基層開展服務。產業服務團主要職責是推廣先進實用技術和科技成果,指導和培訓各級科技特派員、科技管理人員和技術骨干,以技術入股、資產入股等多種形式與企業和農牧民建立利益共同體。

  各盟市、旗縣要拓寬科技特派員選派范圍。加強引導高校院所、農技推廣機構和企業等的科技人員到農村牧區開展成果轉化、技術推廣等創新創業活動。利用基層專業技術人員熟悉情況、服務便捷的優勢,就近就便選派科技特派員。培養鄉土人才資源,支持具有一定專業技術能力的致富帶頭人、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返鄉創業人員等參與科技服務和創新創業。

  提升科技特派員組織化程度。鞏固加強科技特派員工作站建設。開展科技特派員工作站分類備案管理,支持中央駐自治區和自治區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申報建設自治區科技特派員專家工作站。依托自治區科技特派員專家工作站部署鄉村振興綜合試驗站10個、特色產業基地50個和科技服務點100個。支持地方科技服務組織、農技推廣站(所)和企業合作社等機構申報建設自治區科技特派員基層工作站。通過引導建設科技特派員基層工作站,促進優先向脫貧地區選派科技特派員,逐步引導支持科技特派員工作不斷提升組織化程度。

  各盟市、旗縣要鼓勵科技特派員開展團隊服務,引導各類農牧業企業、新型農牧業生產經營主體、研發機構、科技成果轉化中介服務機構等組團開展技術研發、技術推廣、成果轉化、咨詢培訓等服務。

  提高科技信息化服務效能。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開展信息化管理服務。利用“內蒙古科特派”移動信息服務平台和12396農牧業科技信息化服務平台等移動互聯網平台開展科技特派員線上服務。依托自治區12396服務中心,統籌拓展基層服務站建設,組織科技特派員開展在線培訓、在線指導、在線答疑,提高服務效能,解決農牧民實際生產難題。加強12396信息服務平台建設,整合科技特派員、“三區”科技人才、服務平台坐席專家等資源,提供及時在線的農技咨詢、技術培訓和產品供銷等信息服務,發揮信息化服務的優勢,解決偏遠地區現場服務困難的問題。

  各盟市、旗縣要整合利用各類互聯網信息化平台,以及各類教育培訓機構等線下培訓基地,分地區、分層次,開展科技創新創業技能培訓。培養科技特派員師資力量,通過一級帶一級,不斷擴大培訓規模和覆蓋范圍,增強科技特派員科技服務和創業帶動能力。加強對脫貧地區致富帶頭人、合作社負責人、企業負責人、村書記等開展以農牧業實用技術為主要內容的專項培訓。支持科技特派員之間的工作交流和互幫互助,發揮優秀科技特派員的傳、幫、帶作用。

  拓展服務鄉村振興新模式。推廣利益共同體模式。支持科技特派員領辦創辦協辦農牧民合作社、專業技術協會、農牧業企業和技術轉移機構。支持科技特派員在符合有關規定前提下,以科技成果或知識產權入股、資金入股、技術入股等多種形式,與服務對象結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利益共同體,激發科技特派員創新創業活力。鼓勵發揮科技特派員示范帶動作用,培育壯大農牧業科技社會化服務組織,大力推廣“科技特派員工作站+農牧業社會化服務組織+農牧戶”“農業科技園區+科技特派員+農牧戶”“星創天地+科技特派員+農牧戶”等服務模式,提升農牧業科技社會化服務效能。鼓勵各地圍繞區域產業發展的科技需求,引導科技特派員將服務環節從產前、產中延伸至產后,實現產銷對接、全鏈條服務。

  問:《方案》對科技特派員工作有哪些具體的扶持和激勵政策?如何保障《方案》的順利實施?

  答:《方案》進一步加大了對科技特派員工作的支持力度。在自治區層面,備案自治區科技特派員專家工作站,組織科技特派員產業服務團開展基層科技服務工作,並根據年度工作實施方案和績效目標對每個團隊給予相應的經費支持。開展科技特派員基層工作站認定與績效評估,對評估優秀的基層工作站按年度給予不低於15萬元后補助支持。在盟市、旗縣層面,科技管理部門要強化對科技特派員、法人科技特派員、科技信息服務平台工作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力度,對成效突出的先進集體、先進個人,按自治區相關規定開展表彰獎勵。

  為保障《方案》的順利實施,《方案》還創新管理服務機制,強化各級科技管理部門在科技特派員管理工作中的主體作用,建立持續穩定的工作服務體系。繼續完善科技特派員選派制度,規范科技特派員管理,按照分類管理的原則,形成科學的科技特派員考核、評價與退出機制。同時,利用各地各類媒體平台加強宣傳動員,大力宣傳科技特派員典型事跡,弘揚科學精神和創業精神,營造科技助力鄉村振興濃厚氛圍,激勵更多的科技人員、農牧業企業和各類機構踴躍參與科技特派員農村牧區科技服務和創新創業。(記者 及慶玲 張勁)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