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要聞

隆昌鎮特色產業托起農民小康夢

2021年07月14日08:37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盛夏的赤峰市巴林左旗隆昌鎮,艷陽高照,姜家灣村李廷財家的驢舍裡,6頭毛驢一身烏黑發亮的皮毛,黑緞子一般油亮光滑。

62歲的李廷財指著一頭正在撒歡的小毛驢說道:“這頭小烏頭驢,是上個月剛出生的,再喂4個多月,按照現在13元/公斤的市場價算,至少能賣五、六千元。”“烏頭驢易飼養、不易患病、生長發育快、適應力強,平均一年能產一頭驢駒……”說起這些,李廷財頭頭是道。

李廷財的妻子身患糖尿病多年,2014年他家被定為貧困戶后,在國家大病救助、危房改造、最低生活保障等多項政策的扶持下,2016年穩定脫貧。脫貧不脫政策,2017年,李廷財又分得了兩頭項目驢。如今養驢4年多,李廷財平均每年都能收獲1到2頭驢駒。目前,驢價每斤上漲了4-6元,他心裡樂開了花。

走進隆昌村養驢大戶史大勇的肉驢養殖基地,映入眼帘的是干淨整潔的驢舍,一頭頭體態豐腴的驢兒正在悠閑地晒著太陽、吃著草料,不時發出“嗯啊嗯啊”的叫聲。史大勇是隆昌鎮遠近聞名的致富帶頭人。他家棚圈裡有260多頭烏頭驢,經營模式主要以育肥為主。他算了一筆經濟賬:大驢和驢苗育肥半年左右賣掉,除去飼草料等養殖成本,每頭驢能淨賺1000元到3000元左右。他家肉驢年出欄1000頭,至少淨賺80萬元。

養驢20多年,史大勇夫婦摸索出了一套養驢“致富經”,日子越過越紅火。過去30平米的簡易驢舍,換成了佔地10多畝、設施完善的連排彩鋼棚圈﹔3間不足50平的小磚房變成了8間寬敞明亮的大瓦房﹔之前有負債,全家隻有一輛三輪車,如今銀行卡數字節節攀升,還擁有了兩輛豐田牌越野車。史大勇的兒子高中畢業后,跟隨父母學起了養驢,四五年的時間,就在城裡買了一百多平米的樓房,去年冬天也結了婚,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隆昌鎮旺龍山庄肉驢交易市場內,肉驢交易圈、草料庫、餐飲、住宿等設施齊全。交易市場每個月有12個交易日,肉驢年交易量達12萬頭。肉驢經紀人劉碩穎正在和客商們熱火朝天的談價錢,平均每個交易日,都有50頭左右的肉驢經她手交易,她和丈夫做肉驢經濟人已有5年,兩人年收入五六十萬元。

隨著網絡在農村的迅速發展,劉碩穎成為快手直播間“肉驢經紀人”美女主播。網紅賣肉驢,打開了肉驢交易的另一扇窗。截至目前,隆昌鎮的肉驢經紀人隊伍已經有140余人,他們通過線上、線下互通有無。

產業發展是擺脫貧困的根本之策,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長遠之計。隆昌鎮現有4個肉驢養殖專業村,5個重點肉驢養殖場,11個肉驢改良點運行良好,全鎮肉驢現存欄達1.8萬頭。該鎮緊緊圍繞“產業高質量發展、群眾穩定增收”的目標,加強肉驢養殖技術指導和服務,推動肉驢標准化養殖發展,進一步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助力鄉村振興,萬頭毛驢兒馱著農民致富奔小康。(記者 趙弘 實習生 姚曉捷 宋迎諾)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