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人民日報看內蒙古

內蒙古檢察機關開展“心·護航”行動,加強未成年人法治教育——

用心說法 護航未來

本報記者  丁志軍
2020年03月19日07:1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核心閱讀

  近年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案件屢有發生,提升未成年人法治素養、加強法治教育刻不容緩。內蒙古自治區檢察機關啟動“心·護航”行動,動員全區檢察力量參與未成年人法治教育,通過進校園講法治、辦案中講法治、在線上講法治等多種形式,引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叔叔,還有需要我幫助的小朋友嗎?”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左旗人民檢察院監察部部長王佔軍又一次接到了大學生巴圖的電話。

  巴圖過去是個“問題少年”,檢察院安排“斯琴高娃工作室”對他進行了定期跟蹤幫扶,巴圖不僅轉變好了,還考上了大學。每年放假巴圖和另外三名受過“斯琴高娃工作室”幫扶的大學生都一起參與“心·護航”行動。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檢察機關在全區啟動了“心·護航”行動,動員檢察力量深度參與未成年人法治教育。

  校園講

  優選師資力量、蒙漢雙語宣講,覆蓋學校1000余所

  草原上,旗與旗之間往往相距幾百公裡,而且地廣人稀、人口居住較為分散,為了做好牧區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新巴爾虎左旗與新巴爾虎右旗檢察院創新推出草原直通車。直通車上裝有衛星電視、高清宣傳屏等辦公設備,可以開到蘇木嘎查,走到牧區青少年身邊,時時播放法治教育宣傳片,進行法治宣講。

  驅車奔波在巴爾虎草原的未檢人日常工作之余,還要抽出時間找資料、備課,有時一天要跑三個學校講課,有時走一天才能到達一個學校,他們時常剛講完課,就要飛奔到法院去開庭。因為他們的付出,內蒙古“法治進校園”活動始終保持著較高的水准,受到學生們的歡迎。

  作為流動的載體,草原直通車實現了巴爾虎草原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全覆蓋,這是“法治進校園”活動的一個縮影。內蒙古各級檢察機關按照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工作部署,深入開展“法治進校園”活動,共開展“法治進校園”活動1200余場,覆蓋學校1000余所,約90萬名師生家長接受了法治教育。

  根據地域、民族特點,內蒙古檢察機關制定蒙漢雙語“法治進校園”工作藍圖。“法治進校園”活動開始之前,內蒙古自治區檢察院與教育廳即成立專門領導小組,分析全區學校分布及在校學生特點、研究部署活動方案。內蒙古自治區檢察院進行蒙漢雙語“法治進校園”優秀巡講人員和精品課件選拔,組建了一支過硬的“法治進校園”師資隊伍。特邀蒙漢雙語檢察業務專家對巡講員的蒙文授課和蒙文課件一一進行審核指導。

  據介紹,“法治進校園”活動安排以所有學校都要講、發案學校重點講、校園安全問題突出學校反復講的工作要求,有計劃、有針對性地提供優質法治教育產品,不單純傳播法律知識,更注重對青少年法治觀念的培育。

  辦案講

  堅持預防和保護並重,讓涉案未成年人感受到法治的溫暖

  對涉案未成年人進行法治教育,是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的重要內容,內蒙古自治區各級檢察機關始終立足未檢職能,堅持預防與綜合司法保護並重。

  在辦理未檢案件過程中,內蒙古各級檢察機關以案件事實為切入點,探究未成年人問題產生的原因,積極開展法治教育,努力幫助涉案未成年人重回正常軌道。內蒙古各級檢察機關充分利用現有條件,以“辦公辦案、心理疏導、警示教育、法治宣傳”4個方向為引導,積極規劃和改造未成年人專門辦案區。檢察機關通過辦案區的合理規劃和有效利用,積極落實法定代理人、合適成年人到場,當事人和解等未檢特殊制度。

  在辦理案件時,內蒙古各級檢察機關注重特殊預防工作,著力教育感化挽救涉罪未成年人。訊問涉罪未成年人時,檢察機關在尋求案件事實、固定証據基礎上,著重挖掘犯罪原因和回歸社會需求,積極落實不起訴聽証、宣布訓誡等工作,努力使檢察機關的辦案過程也成為涉罪未成年人教育挽救矯治的過程。

  很多未成年人也是犯罪案件的受害人。檢察官們格外注重保護救助未成年被害人,注重對未成年被害人的心理疏導,落實一站式詢問、一站式取証等工作機制,避免因訴訟給未成年被害人造成二次傷害。2019年以來,內蒙古未檢部門共為53名未成年被害人申請國家司法救助,提供救助款155.86萬元。

  在與未成年人有關的案件中,還有這樣一些孩子值得關注:他們因未到刑事責任年齡而不被追究刑事責任,事后由家長和學校進行約束,犯罪行為的隱患並未完全化解,容易再犯罪。呼和浩特市、巴彥淖爾市、通遼市等地檢察機關主動作為,通過與公安機關、未檢社會支持體系等部門和組織聯動,探索對罪錯未成年人的臨界預防、家庭教育等,積極挽救這些“行走在懸崖邊緣”的孩子。

  線上講

  通過微信、微博、網站和客戶端,向未成年人傳遞法治聲音

  面對地域遼闊、牧區人口居住分散、秋冬季節降雪頻繁容易封路等客觀現實,為了更好開展青少年法治教育,內蒙古各級檢察機關用科技搭建橋梁,把法治產品送到廣大師生家長的身邊。

  通過微信、微博、網站和客戶端,內蒙古各級檢察機關積極傳遞法治聲音、傳播法治產品。伊金霍洛旗檢察機關通過微信公眾號開辦“未檢微課堂”,不定期面向廣大家長發布兒童安全防范教育、法律常識和警示教育等內容。准格爾旗檢察機關開發建設“青少年網上法治教育基地”,利用三維成像技術,讓線下的法治教育基地走到線上。

  通遼市檢察機關研發未成年人保護平台,該平台能夠做到與公安、法援律師、心理咨詢、村居等社會各界“一鍵聯動”,並建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信息庫及查詢系統。保護平台建成后,已錄入侵害未成年犯罪人員信息91條,提供法律咨詢30余次,救助困境兒童2人,發出檢察建議3份,觀護幫教2人次。

  內蒙古各級檢察機關充分用好互聯網平台,有效實現了學校、家庭、社會團體與檢察機關的互動交流,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內蒙古自治區檢察院副檢察長簡小文說:“我們將繼續創新內容形式,聯合多方力量,切實加強法治教育。期待一個又一個花朵,在檢察機關的呵護下健康成長。”

  《 人民日報 》( 2020年03月19日 11 版)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