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盟市>>巴彦淖尔

巴彦淖尔:变废为宝 自制“神器”

2025年09月15日09:49 | 来源:内蒙古日报
小字号

  8月22日,巴彦淖尔市临河区金川河面上,一个忙碌的蓝色“机器人”引来众多市民驻足拍照。这个由废旧零件组装而成的水面推净器,是该市市政集团职工丁建军的创新发明,通过遥控即可高效清理河面上的垃圾。

  水面推净器是巴彦淖尔市市政集团以党建为引领激发全员创新活力的生动缩影。近年来,该集团依托“市政·先锋”党建品牌,将组织力转化为发展新动能,在修旧利废、工具革新、技术攻关等方面结出硕果。

  作为集团“蓝青工程”负责人,机电工程师丁建军带领团队践行“修旧利废 节本创新”理念。他自主设计的水面推净器,罩体取材于废旧零件,底部浮筒源自铲车旧轮胎,滤网则由清扫车废旧的空气滤清器改造而成。设备满电情况下可运行3小时,行进速度最高达15公里/小时,大幅提升了河面的清洁效率和作业安全系数。“蓝青工程”培训研发基地,既培养机电人才,也带动职工修复排污泵、潜水泵等设备,仅2024年就节约维修费近20万元。

  62岁的环卫工人李世清是集团“薪火中心”的明星职工。他利用业余时间改进工具:用编织袋绳子制作的波斯扫把耐用高效,废旧风扇网面改造的搂树叶耙子轻便实用,废铁皮加装轮子的推雪板省力便捷……“能让工友干活更轻松,就是我发明的动力。”李世清说。

  据悉,该集团鼓励环卫工自制工具,根据实用效果给予奖励,今年“技术小能手”评比就表彰了12人。4年来,“薪火中心”已涌现30多种自制“神器”,累计节省费用近10万元。

  针对管理创新和设备升级难点,该集团推出“揭榜挂帅”党建主题活动。青年职工郝源研发的“巷道人体感应灯”和“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控制系统”,在2024年表彰会上摘得2项一等奖。其中,感应灯解决了巷道灯彻夜长明扰民费电问题,节能率达20%至25%,并延长了灯具寿命。

  “我的创新能在工作中派上用场,就是最好的回报。”郝源表示,该活动激励实干者勇挑重担,已推动解决多项重点难点问题。

  “这些源自一线的‘金点子’,是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生动体现。通过搭建平台、完善机制,职工立足岗位学技术、钻业务、搞创新蔚然成风。经初步统计,集团在工具自制、设备修复、技术改造等方面的实践,年均节约成本近百万元,有效提升了环卫作业的效率和精细化水平。”巴彦淖尔市市政集团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张正煜介绍。(记者 薄金凤 通讯员 李平洋)

(责编:张雪冬、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