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托克旗:草原上的养蚕经
2025年08月29日11:03 | 来源: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8月,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大草原绿意仍浓,大多数农牧户都在喂养牛羊。而在木凯淖尔镇包勒壕内村,村民杨玉梅却忙着喂养桑蚕,等待其吐丝成蛹,为制成蚕丝制品做准备。
种桑养蚕始于2018年,最开始杨玉梅种植桑叶只是作为羊的饲料,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她才了解桑树叶的丰富用途,不仅仅可以作为羊的饲料补充蛋白质,还可以用来喂养桑蚕。
充分了解桑蚕产业后,她发现种桑养蚕是一个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的产业,依托家乡的乡村振兴的扶持政策,她下定决心养蚕以实现自家“农业转型”。2018年,在鄂托克旗委、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在旗妇联的指导帮助下,鄂托克旗玉梅蚕养殖厂正式建厂成立。杨玉梅开启了自己的养蚕致富路。
为了掌握技术,杨玉梅赴山东、陕西、浙江多地参观学习接受当地蚕茧养殖专家授课指点,用半年时间学习种桑养蚕技术,同时她利用空闲时间在网上咨询养殖专家学习桑蚕种养技术。现在的她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养蚕方法,成为草原上养蚕的“土专家”。
“草原昼夜温差大,而幼蚕对于温度的要求十分严格,必须保持在25至28摄氏度之间,所以在草原上成功养蚕温度的把控至关重要。为了保证蚕宝宝的存活率,我专门搭建了幼蚕独立的饲养空间来保持温度和湿度。”杨玉梅说。
杨玉梅的养蚕生意经也带给周边村民就业和新的增收机会。农闲时间,周边村民可以来到她的桑园工作,每人每月平均能获得6000元左右的收入,切实提高了村民们的收入水平。杨玉梅说,如今她在草原上养蚕的创举得到了旗政府的重视和认可,未来她将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同时与旗政府展开合作,借助鄂托克旗自身的媒体品牌“草原村播”进一步提升市场知名度,在致富道路上不断向前。
(实习生王正玉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编:张雪冬、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