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税惠红利”助企“轻装快跑”
内蒙古民营经济发展动能澎湃

当清晨的第一缕曙光照亮呼和浩特市中环产业园,满载着颗粒硅成品的大型运输车开始穿梭厂区。高高耸立的五座精馏塔和繁忙有序的生产车间勾勒出光伏产业蓬勃发展的动线。
作为内蒙古最大的光伏产业园区和呼和浩特市重点打造的集成电路半导体单晶硅和新能源光伏单晶硅制造基地,呼和浩特市中环产业园现已成功培育并引进了17家半导体和光伏行业的知名企业,形成了颗粒硅10万吨/年、光伏晶体105GW/年、光伏晶片30GW/年、半导体多晶硅1万吨/年、半导体晶体2500吨/年的产能,就业人数超1.4万人。
为民营经济注入持续动能,内蒙古税收政策红利在加速释放。国家税务总局呼和浩特金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务局从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和培育产业集群的高度,构建起“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型企业—拟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梯度培育模式,聚焦企业在各阶段发展需要,以“精准推送”助力“税惠红利”直达快享,3年间共为呼和浩特市中环产业园“注入”25.72亿元的研发加计扣除和21.3亿元的留抵退税,为企业带来了真金白银的实惠,更为产业园的持续健康发展增添了信心和底气。
“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今年2月在北京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释放出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内蒙古正在实施的“六个行动”中,“助企行动”也明确提出“支持民营企业开展科技创新”。
自治区税务系统紧紧围绕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通过精准化服务和释放“税惠红利”,助力民营企业“轻装快跑”,激发民营经济澎湃动能。今年1到2月,内蒙古民间投资同比增长5.3%。
民营企业是推动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体。为助力民营企业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内蒙古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10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免征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与国家普惠性优惠政策协同发力,进一步减轻小微企业税费负担。同时,积极落实“自行判别、自主申报、资料留存备查”税费优惠政策办理方式,进一步精简民营企业享受优惠政策办理流程。
“我们聚焦科技创新、绿色转型、先进制造业发展等重点行业领域,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持续深化‘政策找人’,助推政策红利精准直达快享。”国家税务总局内蒙古自治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俊珅介绍。
2024年包头市石宝铁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享受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787万元、企业所得税减免45万元,畅通了企业资金流。“得益于税收政策支持,我们有更多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中。我们对堆存的600余万吨可利用岩石以及生产中持续生产的可利用岩石实行统一选别清理,通过开发利用高效节能破碎设备、高压辊磨设备、淘洗磁选机等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率的工艺设备,逐步淘汰高耗能机械设备达300余台,大力建设绿色矿山。”企业负责人翟宏跃介绍。
为助力包头市石宝铁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向“新”向“绿”发展,国家税务总局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税务局成立了“税务企业管家团队”,为该企业量身设计绿色转型升级方案,助力企业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进行环保处理和技术研发投入,企业真正实现了经营发展和绿色环保相适配。
同时,内蒙古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税收政策服务“双轮驱动”,助力民营企业突破技术瓶颈,走稳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4年以来,我们持续推进减证便民。将13项涉税费资料纳入容缺办理范围,进一步精简涉税费资料报送,将12项涉税费资料予以取消,将22项涉税费资料予以留存备查。落实‘个体工商户经营者身份证明’等12项税务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严控新设税务证明事项,没有法律、行政法规依据,不得要求纳税人缴费人在申请办理税务事项前自行检测、检验、认证、鉴定、公证或提供证明等。”李俊珅介绍,同时,持续优化电子税务局申报功能,对符合条件的实行“一键零申报”,提升企业申报体验。不断拓展“非接触”“不见面”办税缴费服务,推行电子税务局“7×24小时”全天候受理,推进“足不出户”“一次不跑”线上办理。开展跨部门业务协同办理,推行社保费经办和税务缴费业务线上“一网通办”。
内蒙古中农兴安种牛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畜牧良种繁殖企业,税务部门利用大数据帮助企业识别交易方类型,使企业能够按照开票规定,自开农产品收购发票,规避涉税涉票风险。公司总经理史士辉感慨道:“大数据就像给企业装上了‘导航仪’,让我们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找准方向,高效前行。再加上税务部门及时的风险提醒,让我们能够安心发展,不断做大做强。”
聚焦制造业等重点行业在原材料、零部件采购和产品销售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内蒙古税务系统通过“全国纳税人供应链查询”功能查询潜在供应商或采购商,形成“产销清单”“推荐清单”,发挥“链式”效应,推动企业融入产业链、供应链,助力企业经营发展。
多措并举、精准施策下,内蒙古民营经济迸发出强劲活力。截至2月底,内蒙古私营企业达63.5万户,其中1—2月新设私营企业1.35万户。
“今年,我们还将认真落实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4.0方案26项涉税任务,进一步健全完善优惠政策落实常态化工作机制,运用好‘政策找人’‘政策上门’精准推送机制,确保各项税费优惠政策不折不扣、快速便捷落实到位,让纳税人缴费人获得感更强。”李俊珅说。(记者 李永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自治区财政下达妇联5907万元
-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获悉:2025年,自治区本级财政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截至目前已安排妇联相关经费5907万元,支持相关部门在科技创新、创业就业、家庭教育指导等方面做好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经费保障工作。 据悉,刚刚过去的2024年,自治区财政支持“全国女科技工作者走北疆·助力内蒙古高质量发展行动”成功举办,支持自治区妇联邀请北京安贞医院专家作相关健康讲座,惠及全区140多万群众;支持自治区妇联开设“巾帼引航计划”女性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班、支持举办“北疆巾帼护航计划”女大学生专场招聘会;支持实施“北疆布丝瑰创业就业”行动;支持京蒙协作项目;支持举办“北疆亮姐”巾帼家政培训,促进7万余名妇女提升技能、创业就业;支持举办“最美家风耀北疆”故事分享、进校园等活动3200余场,参与群众超过88万人次;支持开展健康知识普及活动2388场,覆盖12.9万人次;支持开展“我为妇女儿童办实事·十送”行动;支持开展“久久公益节”等活动募集款物5419万元,资助3114名“春蕾女童”;支持在全国率先开展低收入“两癌”(乳腺癌、宫颈癌)患病妇女筛查,实现患病妇女人均1万元救助全覆盖,救助2302名“两癌”患病妇女。…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