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要闻

关于2024年度自治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的解读

2025年03月29日07:57 | 来源:内蒙古日报
小字号

  2025年3月24日,受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委托,内蒙古自治区审计厅厅长霍照良向十四届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作了《关于自治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2024年度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以下简称《审计整改报告》)。为进一步了解2024年度审计整改有关情况,记者采访了自治区审计厅相关负责同志。

  记者: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审计整改工作,要求对审计查处的问题,要严肃处置、动真碰硬,抓紧快办、真改实改,请问贯彻落实成效如何?

  答: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审计整改,孙绍骋书记批示和强调最多的是审计整改,要求真改实改、改彻底。王莉霞主席既对审计报告作出整体批示,又对每个重大问题提出具体整改要求。在具体落实中,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严格执行自治区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相关审议意见,抓紧抓实党委、政府各项工作部署,合力推动审计整改成效更加彰显权威高效,2024年《审计工作报告》共反映1890个具体问题,要求立行立改1383个、分阶段整改405个、持续整改102个,分阶段和持续整改类问题占比26.82%。截至2025年2月底,已完成整改问题1740个,整改率92.06%,有关地方、部门和单位制定完善规章制度800多项,追责问责400余人。重大问题整改总体进展顺利,解决了一些不利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这些成效又突出表现在3个方面:

  一是各地区各单位坚决扛起审计整改重大政治责任,推动整改工作更加有为、有力、有效。各地区各部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从忠实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认识和部署审计整改工作,结合党纪学习教育一体对照检查、抓好落实。总体来看,整改成果更厚重,整改率有所提升,整改完成时限也大幅提前。被审计单位认真落实整改主体责任,将审计整改情况纳入领导班子重要议事日程,分级分类推进整改落实到位。主管部门切实履行监督管理责任,针对反复出现、经常发生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通过健全制度机制,规范治理系统性问题,真正做到举一反三、标本兼治,防止“旧病复发”,传染别人。

  二是全面整改、专项整改、重点督办相结合的审计整改总体格局更加成熟定型。全面整改方面,我厅健全完善审计整改工作全口径、全周期闭环管理机制,审计反映的问题及建议全部纳入整改范围、无一遗漏。专项整改方面,推动有关部门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人社领域基金资金管理使用问题排查、中介机构执法乱象整治等多个专项整治行动。重点督办方面,连续2年针对自治区党委审计委员会主要领导批示事项的落实情况进行重点督办,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三是审计监督与各类监督贯通协同持续拓展深化。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1+9”监督贯通协调机制,打好审计整改“组合拳”。与其他监督主体合力推动整改,审计整改叠加效应不断放大。

  记者:刚才您提到,审计监督与其他各类监督的贯通协同持续拓展深化,审计整改总体格局也更加成熟,您能否再具体介绍一下审计机关在推进整改贯通协作方面的做法和成效?

  答:审计工作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主动服务大局,总结发展规律,走出契合国情的新路子。特别是审计委员会成立以来,审计有了高度的政治权威、制度权威、工作权威,审计整改工作也由过去的“单打独斗”转变为“联合作战”。近年来,审计厅在增强贯通协同力度、找准贯通内容、明确贯通主体、把握贯通重点、防止贯通缺位等方面,主要采取了三大标志性举措,取得较好成效:一是会同自治区纪委监委、巡视办建立健全“三类监督”贯通协同高效的工作机制。2023年,我厅会同自治区巡视办出台巡审联动工作方案,采取“巡审同步”“巡审结合”方式对全区12个盟市“巡审联动”监督全覆盖,实现互相印证、互相补充,效果良好。2024年,我厅配合自治区纪委监委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2025年我厅正在配合自治区纪委监委开展罚没收入和乡村振兴问题专项整治。二是积极融入自治区党委构建的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各种监督贯通协调的“1+9”大监督格局。自治区纪委监委将督促整改作为日常监督的重要抓手;自治区巡视办将审计整改情况纳入巡视范围;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重点督办审计发现重大问题线索清单,对15名厅级领导干部分别进行批评教育、谈话提醒;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对基层“三保”、非税收入、政府投资基金、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建设基地等重点领域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开展跟踪监督;自治区审计厅充分利用自治区党委监督贯通协调平台,按照“应报尽报”原则,定期将审计查出问题录入平台,与其他监督主体合力推动整改,审计整改叠加效应不断放大。三是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的工作办法》相关要求。推动各类监督力量整合、程序契合、工作融合,推动监督发现的问题改到位、改彻底,促进监督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总体上说,内蒙古以各类监督贯通协同推进审计整改方面的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记者:从《审计整改报告》看,2024年度审计整改成效更加彰显权威高效要求,您认为整改成效从哪些方面体现出今年的特色和亮点呢?

  答: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高度重视审计揭示的问题,严肃处理、彻底整改,决不能“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李强总理要求审计发现问题要不折不扣整改到位,真刀真枪解决问题,及时完善制度规则、堵塞漏洞、加强监管,从源头上防止问题再次发生;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对审计整改工作提出要求,2024年,我们按照全口径管理不留盲点,全流程跟踪不留死角的整改要求,加大重大问题、关键问题、典型问题揭示力度,下大力气把揭示问题“上半篇文章”做深、做优、做到位,坚持查问题和促整改、治已病和防未病、治当下和管长远并重,把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写实、写好、写出彩,审计整改工作成效呈现出新的特色。重点体现在3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聚焦深化预算改革,完善现代财政制度。审计监督适时跟踪变化、跟进发展、跟上节奏,推动各有关地区和部门积极转变预算编制和执行理念,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健全完善配套制度,深化预算改革工作。预算管理机制方面,以《内蒙古自治区本级财政预算管理办法》为基础,基本建成涵盖预算编制、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预算执行、项目库管理、专项资金、监督和预算绩效七个管理方面的“1+N”预算管理制度体系,出台《内蒙古自治区预算绩效管理条例》,是全国第二个省级预算绩效管理地方性法规,强化事前绩效评估和绩效评价结果应用。财会监督方面,扎实开展地方财经纪律专项整治,切实严肃财经纪律,完善现代财政制度,出台零基预算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和4个工作指南,稳步推进自治区本级和试点盟市、旗县开展零基预算改革。坚持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方面,强化已出台的33项支出标准应用,制定《自治区本级过紧日子评价办法》,科学评价财政资金使用情况。

  二是进一步聚焦重点领域和重大任务,把重点民生资金审计问题整改摆在更突出位置。统筹财力保障方面,自治区主管部门持续推动财政支出结构优化调整,加大对“五大任务”“六个工程”、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的投入力度,财政预算更加突出保障重点。强化政策落实方面,深化细化实化研究国家支持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政策,转化为符合实际的思路举措,完善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前期费、核算政府长期投资事项、投资绩效等相关制度机制,把含金量高的政策红利变为现实生产力。持续跟踪问效方面,主管部门全力抓好项目投资,加强项目从前期论证到建后管护全过程跟踪管理,严格履行项目建设程序。民生领域整改实效方面,有关部门和地区把整改民生问题、看好用好民生资金,作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切入点,着力解决就业、乡村振兴、民生实事等方面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回应人民群众关切。比如针对就业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人社厅对全区人社领域基金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开展专项整治,追回违规向70余家企业、290余人发放的就业见习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等资金,为4300余人补发应享未享社保等各类补贴。针对规模性返贫基础工作不够扎实问题,4个旗县已核查470余户1300余人并制定帮扶措施,50余名应享未享残疾人两项补贴和高龄津贴的人员已补领补贴资金并重获保障,4个旗县向200余名人员违规发放的帮扶政策资金已全部追回。针对部分民生资金拨付不及时问题,财政厅建立专项转移支付资金预算执行“倒扣”机制,提高中央及自治区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管理绩效,2个盟市、8个旗县财政部门已拨付资金2亿余元,1个盟市、9个旗县及时发放生活补贴2.41万人次。

  三是进一步聚焦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保障经济平稳安全运行。有关部门和地区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防范化解重大领域风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债务风险方面,及时下达化债奖补资金。接续实施“四个一批”化债措施,积极争取新增政府债务限额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金融风险方面,财政厅印发《关于加强自治区本级国有金融企业管理的通知》,加强对区属金融企业重大事项管理,明确主责主业范围,强化股权管理,避免交叉持股,区属金融企业按照“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提升效益”三年行动方案,制定提升经营效益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逐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国有企业经营性风险方面,主管部门和有关企业采取加强监管、完善制度、清算注销、整合重组等方式持续推动企业深化改革,建立国有企业绩效考核指标评价机制,推动自治区国有企业做优做强。

  记者:《审计整改报告》反映,还有部分问题尚未完成整改,针对报告中尚未完全整改到位的问题,下一步有哪些后续安排?如何对整改情况进行持续跟踪督促?

  答:审计查出问题划分为立行立改、分阶段整改、持续整改3种类型,整改时限分别为审计报告送达之日起60日、1年和2至5年。报告中尚未完成整改到位的问题,主要涉及地方政府债券管理使用、国有企业改革等方面问题,以上问题均属于分阶段整改或持续整改类问题,均未达到整改期限,有的问题整改本身即属于中长期改革任务,有关地区、部门和单位已制定了整改计划,明确了时间节点,正在按照计划有序推进。下一步,我厅将对问题整改工作紧盯不放,挂牌督办,持续加强对后续整改情况的跟踪督促检查,直至整改到位、按时销号。具体来讲,一是常态化开展整改“回头看”专项检查,通过晒问题、亮清单对整改责任地区和部门单位形成震慑,确保问题真改实改。二是联合自治区巡视办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进行专项巡视。三是严肃追责问责,2022年,我厅对2018年自治区审委会成立以来审计查出问题进行“大起底”,推动925个未整改到位问题清仓见底。近期审计厅党组已作出安排,对整改不力、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的进行梳理起底,抓典型、强震慑,以责任追究倒逼整改责任落实,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新常态。(记者 霍晓庆)

(责编:张雪冬、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关于2024年度自治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的解读
  2025年3月24日,受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委托,内蒙古自治区审计厅厅长霍照良向十四届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作了《关于自治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2024年度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以下简称《审计整改报告》)。为进一步了解2024年度审计整改有关情况,记者采访了自治区审计厅相关负责同志。…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对10名拟任干部进行公示
  经自治区党委研究,决定对以下10名拟提拔和进一步使用干部进行公示。 一、公示名单 李勇,男,汉族,1972年3月生,大学,法律硕士,中共党员,现任乌兰察布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拟任盟市党委副书记; 刘占波,男,汉族,1979年8月生,大学,理学学士,助理研究员,中共党员,现任自治区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委员会案件监督管理室主任、二级高级监察官,拟任盟市党委副职; 盖连玉,男,汉族,1971年3月生,大学,农业推广硕士,高级农艺师,中共党员,现任包头市石拐区委书记、一级调研员,拟任盟市党委副职; 马金河,男,汉族,1972年8月生,在职研究生,法学博士,中共党员,现任自治区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委员会驻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纪检监察组组长、厅党组成员、二级高级监察官,拟任盟市党委副职; 张国华,男,汉族,1974年5月生,中央党校研究生,公共管理硕士,中共党员,现任赤峰市副市长,拟任盟市党委副职; 董子军,男,汉族,1972年9月生,在职研究生,公共管理硕士,中共党员,现任自治区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委员会第四监督检查室主任、二级高级监察官,拟任盟市党委副职; 张洪波,男,汉族,1978年1月生,研究生,管理学博士,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中共党员,现任内蒙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拟提名为盟市政府(行署)副职人选; 苗海斌,男,汉族,1973年1月生,大学,公共管理硕士,中共党员,现任自治区公安厅生态环境和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总队总队长(副厅级),拟提名为盟市政府(行署)副职人选; 任玺,男,蒙古族,1980年10月生,内蒙古党校研究生,文学学士,中共党员,现任巴林左旗旗委书记、一级调研员,拟提名为盟市政府(行署)副职人选; 伊德尔,男,蒙古族,1982年10月生,大学,管理学学士,中共党员,现任呼和浩特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市能源局局长,拟提名为自治区党委委托盟市管理的副厅级开发区正职人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