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要闻

凝聚改革力量 彰显组织担当

——二〇二四年全区组织工作综述

2025年02月12日09:31 | 来源:内蒙古日报
小字号

  回望2024年,在全力办好两件大事和凝心聚力闯新路进中游的征程上,全区各级组织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突出组织工作“创新创先质效年”,建强组织、配强班子、用好干部、盘活人才,以改革精神推动全区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做到了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组织工作就跟进、服务、保障到哪里。

  聚焦改革强保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向国内国际释放了我们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的强烈信号。

  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自治区党委部署要求,从推进党的组织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基层组织建设制度、人才发展体制机制4个方面,提出16个重点改革项目,出台10项改革制度文件,首次在自治区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作介绍,推动新一轮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迅速开局、破题见效。全区各级组织部门自觉领任务、定措施、明期限、建机制,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形成上下齐心、共抓改革的良好态势。

  举思想之旗铸政治之魂——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计划和“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领航前行计划,自治区层面举办2期专题研讨班、5期理论研修班,示范带动各级党组织抓学习抓培训,引导党员干部融会贯通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党建篇”“改革篇”“民族篇”“内蒙古篇”。健全完善基本培训制度,对干部、公务员和党员基本培训作出系统部署,有效解决教育资源利用不足等突出问题,减少重复培训57万人次,实现教育培训大规模、体系化、全覆盖。推动“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常态化,广泛开展“书记讲给书记听”“党员讲给群众听”等宣讲活动3.9万场次,开展志愿服务等活动6.5万场次。党员干部达成一致共识:要弘扬务实作风,砥砺担当精神,锤炼过硬本领,保持清廉操守,在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兴贤能之治成发展之势——聚焦解决乱作为问题,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完善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机制;聚焦解决不作为问题,完善自治区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细则,两年来全区各级党委(党组)对不适宜不胜任担任现职的322名干部进行组织调整,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聚焦解决不敢为问题,深入落实自治区容错纠错8条具体措施,完善“担当作为好干部”选用常态化机制,自治区连续两年评选出的199名“担当作为好干部”提拔使用176名;聚焦解决不善为问题,深入实施年轻干部“一百三千”培优育才工程和“优青计划”,有组织有计划地把干部放到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培养锻炼。深化“五个一批”挂职任职,2024年选派109名优秀年轻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发达省市挂职锻炼,174名年轻干部挂职任旗县、苏木乡镇班子副职,在实践中锤炼能力本领。

  聚天下之才汇创新之力——出台《关于实施“英才兴蒙”工程若干政策的意见》,认定六类以上高层次人才4705名,建成运行人才“一码通”服务体系,为人才提供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就医等25项礼遇和便捷服务,营造尊贤礼士、爱才敬才的浓厚氛围。优化内引外联工作格局,大力引育高层次人才团队,2024年全区8人入选国家重点人才计划,创历史新高。出台加强“组团式”帮扶工作的意见,完善具体举措和考核量化指标,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

  固基层之本强执政之基——全区各级组织部门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出台苏木乡镇党委工作办法,全面启动实施嘎查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两年计划,深化嘎查村集体经济扶持引领行动,全区嘎查村集体经济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近一半超过20万元。实施抓乡促村带户行动,排查整顿软弱涣散嘎查村党组织111个。深入开展“比武争星”行动,选树命名全区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98名,鼓足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

  从顶层设计到基层探索,从典型引路到整体推进,全区组织工作展现出百舸争流、百花齐放的生动画面。

  实干担当提质效

  2024年,中国共产党首次开展以党纪为主题的集中性学习教育,推动全党学纪知纪明纪守纪。

  捆住一些人乱作为的手脚,放开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手脚。全区各级组织部门既有“立”的担当,更有“破”的魄力。

  一体推进党纪学习教育、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3项工作,围绕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组织全区各级党委(党组)开展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2.2万次,举办读书班1.1万期、召开警示教育会9179场,党组织书记讲授专题纪律党课8.8万次。

  在全区组织系统开展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成效“回头看”,健全完善制度机制1002项,追责问责778人。

  细化完善组工干部“七个必须、七个严禁”行为规范,梳理全区组织系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召开专题警示教育会,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

  寓活力于秩序之中,建秩序于活力之上。全区各级组织部门以新作风、新作为、新气象推动组织工作取得新成效。

  组织敢于担当,干部更有底气——

  崇尚务实,增强考核指标的针对性、操作性。考核中突出办好两件大事业绩,对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加重基层负担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开展精简优化基层考核专项清理规范工作。目前已完成区直层面的清理规范,对盟市考核事项较去年减少9项,一级、二级指标数较去年分别减少8个、2299个,取消区直部门对下其他考核的全部49项事项、2471个指标。

  加油鼓劲,用信任和保护让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出台深化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改革充分激励公务员担当作为的意见,优化审批权限和工作流程,着力解决基层反映突出的职级晋升激励作用发挥不够、晋升程序和审批权限不优等问题。关心关爱基层干部,督促全区各旗县(市、区)“苏木乡镇机关工作人员收入高于县直机关同职级人员20%以上”政策待遇全部足额落实到位。兴安盟推行重大专项工作一线跟踪考察制度,锡林郭勒盟制定干部无任用考察办法,乌海市健全完善“四维一体”考评体系,真正把干部工作精力花在平时、功夫下在日常。

  组织敢于担当,基层更有活力——

  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将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作为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头号课题”,全年累计清理部门加挂标牌5.3万块,嘎查村社区工作事务平均减少60余项,914名基层借调人员已全部按时返岗,切实做到为“车”减负、为“马”赋能。呼伦贝尔市坚持“一地一单”“一部门一清单”工作法,巴彦淖尔市开展全领域“揭榜挂帅”,阿拉善盟统筹实施“季度晒单述职评议”工作机制,推动为基层减负落地见效。

  健全完善“1+2+5”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全面提高各领域党建整体水平。全区1.4万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牵手”结对,40.5万名在职党员下沉居住地社区报到服务。全域创建坚强堡垒“模范”支部,集中选树命名297个坚强堡垒“模范”支部,示范带动各地区各领域互学互鉴、整体提升。

  组织敢于担当,人才奔涌汇聚——

  面向在京高校组织专场招聘会,现场达成意向1055人次;“广纳英才聚智兴蒙”2024年走进华北电力大学内蒙古发展推介会成果满满……热情诚挚的邀约,翔实全面的政策宣讲,再次吹响招才引智的“号角”,坚定了学子们来内蒙古创新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通过打造区域人才发展中心,推进“一中心四园区”建设,自治区本级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606名,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与中心和园区开展深度合作,组织赴外引才活动和区内人才周活动,面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延揽英才、共谋发展,每一步都走得很坚定、很执着。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人才科创中心建成47个创新研发平台,吸引52个高端人才团队入驻、集聚各类人才1.94万人。包头市积极探索产才融合发展模式,助推6419人留包就业。鄂尔多斯市出台人才新政“双30条”,累计兑现各类奖补经费2.7亿元,直接惠及129家企事业单位、3112名人才。乌兰察布市发挥京蒙合作优势,建成各类科技创新平台16类145个。通辽市整合四个自治区级产业园区共同打造科创基地,赤峰市依托北京亦庄科创产业园飞地建设,推动区外项目转化落地。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全区各级组织部门将紧紧围绕办好两件大事,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事不避难、知责担责,真抓实干、奋发有为,为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记者 宋爽)

(责编:张雪冬、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