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美美与共情相依 北疆大地粽香飘

2024年06月10日10:25 | 来源:内蒙古日报
小字号

端午香囊。 记者 怀特乌勒斯 摄

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和平街道办事处的各族居民一起迎端午包粽子。 梁子晶 摄

端午节手工布艺个绌绌。 记者 怀特乌勒斯 摄

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个绌绌手工制作技艺。记者 怀特乌勒斯 摄

粽子和五彩葫芦迎端午。任守航 摄

小朋友迎端午。梁子晶 摄

老师教小朋友们识别艾草。 曾令刚 摄

内蒙古地大物博,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大家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汇聚成一个和谐共生的大家园。

端午至,粽香飘,在这个传统节日,各族人民心相印手相牵,在文化的交流交融中体味着生活的和谐与美好。

传统节日 文化认同

商贩们在大街小巷售卖各色五彩绳、香包;市民们忙着采购粽叶、糯米……乌兰察布市到处充满过节的浓浓氛围。

不光乌兰察布市是这样,在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人们也一样为过好端午节做着种种准备。

在兴安盟乌兰浩特市新城街办事处满达社区,只见汉族、蒙古族、朝鲜族、满族等各族居民们围在糯米、红枣、粽叶等原料旁大显身手,卷叶、装米、裹形、缠线……大家手速飞快,一个个形如牛角的粽子很快就包好了。粽叶的清香伴着人们的欢声笑语,让人不禁感叹生活的幸福与美好。

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的丛玉兰也正在娴熟地包着粽子。她说,包粽子的关键首先在于材料的选择,糯米必须饱满,粽叶要足够新鲜,馅料要丰富多样,而且,粽子要想口感好,必须要包得紧实,煮粽子也有讲究,确保水要完全浸没粽子,先用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慢煮,这样煮出来的粽子才能软糯香甜。

丛玉兰包的粽子不但口感好,而且还充满了创意,她会依据不同的口味偏好和实际需求,制作出各式各样的粽子,像红枣粽、蜜枣粽、奶豆腐粽等。每年粽子做好后,她都会送给亲戚朋友品尝一番。

“包粽子、吃粽子是我们的传统习俗,社区年年组织端午节活动,把团结情包进粽叶里,把民族情融到心坎里。” 新城街办事处满达社区党支部书记朱丹说,不同民族共度端午,既是促进文化认同,也是构筑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方式。

优秀文化 传承弘扬

端午小长假第一天,恰逢“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活动丰富多彩。

兴安盟在乌兰浩特市神骏湾生态体验区举办了非遗音乐会、端午市集等活动,为游客带来了难忘的旅游体验,点燃了节日旅游市场。在科右中旗图什业图亲王府景区,精彩的非遗专场演出正在上演,悠扬的马头琴声,回味悠长的科尔沁民歌等节目,让现场的游客流连忘返。

6月9日,锡林郭勒盟开展“品味端午,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围绕端午节日礼俗、历史演变、制作过程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的起源及技艺等方面内容,为福利院的孩子们进行讲解并现场演示操作方法,让孩子们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与此同时,苏尼特左旗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纳入端午节主题活动中,为满都拉图镇发放了自治区级非遗特色村镇牌匾,为获得第七批旗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颁发证书,同时还进行了征集评比非遗作品。参赛者米德格玛高兴地说,今天的活动提升了各族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晓率,促进了各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

“我就喜欢热闹,大家一起过节多好。”乌兰浩特市新城街办事处满达社区居民张文琴说,和大家动手包着粽子、唠着家常,不仅和邻居沟通了感情,加深了情谊,更重要的是让大家感受到了端午节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社区里各族居民包着粽子,而乌兰浩特市西白音嘎查举办的“逐梦乡村·我们的舞台”农牧民文艺活动正在举行。舞台上,一个个群众自编自导的节目表现形式多样,精彩纷呈,台下的人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记录精彩瞬间。

“我们通过文化活动让大家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带动嘎查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建美好家园。”西白音嘎查党支部书记陈玉明说。

在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三合村村民金永根的家里,众多村民聚在这里切磋厨艺、制作美食。

“我们村的满族村民王政阳在金永根传授下,能做出各种各样的朝鲜族美食了,在各大节庆活动中,王政阳通过售卖朝鲜族风味美食赚得盆满钵满。” 三合村党支部书记许忠峰说,“我们村生活着汉族、朝鲜族、满族、蒙古族等十几个民族的村民。各民族群众在饮食文化、生活习俗上不断融合,每逢重大节日,我们都会举办邻里宴。这不,端午节到来了,大家又聚在一起切磋美食技艺了。”

传统节日就像一条纽带,联结着内蒙古大地上的各族人民,大家亲如一家,同喜同庆节日,生活像花儿一样美,日子越过越幸福。(记者 高瑞锋 高敏娜 郭奇男 张璐)

(责编:刘泽、张雪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