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本网专稿

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内蒙古主会场活动开幕

2024年05月18日18:50 | 来源: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呼和浩特5月18日电 (记者 刘艺琳)5月18日,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内蒙古自治区主会场活动开幕式在内蒙古博物院举办。

内蒙古自治区主会场开幕式现场。人民网记者 刘艺琳摄

内蒙古自治区主会场开幕式现场。人民网记者 刘艺琳摄

开幕式现场发布内蒙古博物院获得2024年“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荣誉称号;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呼和浩特博物院、伊利草原乳文化博物馆、包头博物馆、呼伦贝尔博物院、阿拉善博物馆等6家博物馆晋级国家一级博物馆;鄂尔多斯市博物院《黄河从草原上流过——鄂尔多斯历史文化陈列》入选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

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现场公布内蒙古博物院获得2024年“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荣誉称号。内蒙古文旅厅供图

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现场公布内蒙古博物院获得2024年“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荣誉称号。内蒙古文旅厅供图

据介绍,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内蒙古自治区主会场活动分为系列发布、展览展示、公众教育活动、学术研究等,展示全区博物馆在北疆文化教育和研究方面的成果。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全区各级文旅部门、博物馆围绕“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主题,组织策划了精品主题展览、社会教育活动、公益鉴定、学术研讨、博物馆之夜等700余场惠民活动。

展览方面,内蒙古主会场举办《静影沉壁 熠彩北疆——内蒙古古代壁画精品展》《故塞同风——长城及长城地带的文化交融》2个专题陈列。呼和浩特博物院举办《问蜀——东周时期的蜀文化展》、赤峰博物院推出《古国·方国—西辽河流域文明与早期中国形成特别展》、包头博物馆推出《北疆明珠——包头当代史陈列》等众多展览。同时,多地博物馆利用科技手段,着力打造“云赏”博物馆,让众多在线享受教育资源。内蒙古主会场推出《指上文华——内蒙古数字文物展》,展示了多年来积累的珍贵文物三维数据,观众可以在展览中与内蒙古博物院数智人“疆格尔”互动,享受数智观展体验。通辽市博物馆推出《风从草原来——通辽市文物菁华展》线上展,巴林右旗博物馆开办“手指动一动 掌上观国宝”(第三季)等等。

活动方面,内蒙古主会场在5月18日推出“我在内博修文物”、青少年探索营地研学活动、民间收藏公益鉴宝、国宝文物卡通巡游、互动环拍视频留景、“内博夜未央”“手机微短剧·游历博物馆”大赛等8大系列、近30场活动,同时集中展示全区博物馆多领域20余件研究成果。包头博物馆针对身障人士开展“以爱为翼·让爱无碍”青花瓷盘彩绘活动,让身体缺陷的朋友们感受到融入社会大家庭中的温暖;鄂尔多斯市博物院带来“‘黄河从草原上流过’之‘识工具,制陶器’——走进远古先民的劳作生活”活动;兴安盟博物馆推出“探秘历史·挖掘宝藏”博物馆考古体验活动等等。包头博物馆、科右前旗博物馆、杭锦旗综合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还开设“流动博物馆”,配合文物讲解及相关的体验活动,让历史文化进校园、进军营、进社区、进商场、进乡村。除此之外,全区多个博物馆推出博物馆之夜、公益鉴定、文创集市、普法宣传、非遗展示等活动。

此外,内蒙古各地博物馆围绕今年“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主题,持续推进馆校合作,打造博物馆研学课程。内蒙古主会场宣布第二批“内蒙古博物院馆校共建教育联盟”成立,并推出“行走中的博物馆——中国古代文明课程”,推进文物的活化利用,让广大学生近距离感受历史的厚重。呼和浩特博物院推出“行走中的博物馆——中国古代文明课程”、包头博物馆推出“博物馆里的小小考古家”研学课程、敕勒川博物馆推出“保护地球 一起行动”进幼儿园活动、林西博物馆推出“‘红色林西’自主研学教育实践”活动等,进一步拉近了学生和历史的距离。赤峰博物院、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通辽市博物馆、满洲里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均以不同形式开展馆校合作,年龄段从幼儿园至大学。博物馆与学校共同策划教育活动、进行课题研究,共享研究成果。

(责编:张雪冬、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