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布赛村故事多
杏花盛开的4月,在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塔布赛村草原星火主题广场,“三千孤儿入内蒙”主题雕塑旁,塔布赛村党总支书记章中旺正在给前来参观学习的孩子们上一堂别样的课。
塔布赛村,位于大青山南麓,土默川平原腹地。这里是乌兰夫同志的故乡。
据《土默特左旗地名志》描述,“塔布赛”系蒙古语,意为“五好”。“塔布赛”原名“塔布子”,即蒙古语“五”的复数形式,系蒙古族姓氏。《归绥道志》即释为“五”。清代形成村落,有云姓蒙古族人和来自山西省榆次、代县的郭、南、马、宁四姓移民定居,故名“塔布子”,意为“五家”。
1965年经乌兰夫同志提议,更名为“塔布赛”。
5户人家在这丰美的草原上耕牧,一代一代友好相处。各族村民在这里共同生息、互通婚姻。当时的情景正像民谣中唱的:“蒙汉是一家,不分你我他;同喝一井水,共赏草地花。”
迎着和煦的春风,记者走进这座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
这里宁静祥和,主村道两旁的建筑白墙红瓦,整齐划一。小巷中的传统农舍尽显红色情怀、悠悠古韵。
现年54岁的塔布赛村飞岳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南云飞,是南姓人家的后代。
他告诉记者:“清乾隆年间,我的祖辈从山西榆次迁移到此,开始半农半牧的生活,与这里的人家结成姻亲,逐渐形成200来人的大家庭。”
在距塔布赛村委会东南面不远的小巷里,有一处历经300余年沧桑、土木结构的古民居。
“这是塔布赛村最早建造的传统合院民居之一,是清代王姓人家到此就地取材建造的,之后经过多次修缮。”章中旺介绍说。
记者看到,古民居的柱、梁、椽、檩等历经几百年依然结实。西房火炕边的炕围画为70年前绘制。古朴的窗棂、厚实的土坯墙、素雅的炕围画、斑驳的天花板,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
中原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曾在这里交汇,正如那首脍炙人口的《敕勒歌》中描绘的:“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因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具有传统特色和地方代表性,传统建筑历史悠久、保存完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良好,2013年8月,塔布赛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21年,塔布赛村先后荣获“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项目支持村”“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2023年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在塔布赛村史馆,当一位村民用土默川方言介绍农耕犁、灯笼、手钻、月饼模具、风箱、石磨等一些老物件时,让人仿佛穿越到百年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画面里。这些民间老物件都是从村民家里收集的。
近年来,塔布赛村以全国红色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乌兰夫故居为依托,先后建成土默特红色教育基地、红色故事展播厅、塔布赛国防教育基地、百年老街、百年民居、百年老井、团结大院等红色文化旅游景点。
2019年5月底,坐落于该村的土默特红色教育基地正式揭牌。
2021年,塔布赛村以建设“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项目支持村”为契机,重点打造“草原星火”红色乡游品牌。
通过实施“一景六星”“七一工程”和“2+3工程”三大文旅板块,探索出了一条以红色乡游为核心,集红色教育、研学旅游、餐饮文创、农俗体验、农业采摘、农业观光等为一体的发展新路子。
同时,村里盘活集体闲置资产,开发了红色大食堂、红色民宿、红色文创商店等旅游配套设施,形成了“红色+民俗”“红色+美丽乡村”独具特色发展新模式。
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也为村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就业岗位,村民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村民王同柱以前长期离家在外打工,如今在村里的内蒙古优腾农牧业采摘园工作。他说:“现在家乡变化越来越大,村里就业机会多了,生活条件也更好了。”
章中旺介绍,塔布赛村还通过扶持企业建设采摘园和村民组建专业合作社,发展休闲采摘、观光旅游等现代农业新业态,初步形成了“以红带绿、以绿促红”的发展格局。
“今年塔布赛村飞岳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引进了北斗自动导航农机具,种植玉米每亩可以达到6000至7000株左右,相比之前传统的耕作方式每亩可以提升1500株左右,收入和产量都会翻番。”章中旺说。
胜日寻芳五好村,和美光景一时新。
如今的塔布赛村,游可观百年村落、食可尝乡愁美味、学可入红色学堂,正向着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群众富裕的红色美丽乡村目标大步迈进。(记者 郑学良 通讯员 杨鑫)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