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主题教育关键在“实”——呼和浩特市第二批主题教育系列访谈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着力打造“四个千亿”“五个第一”的现代化首府中心城区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呼和浩特市各开展单位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以“破难题、办实事”活动为抓手,全面推行“四优四解”工作法,开展问题大梳理、难题大排查,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不断推动主题教育落实落细。近日,人民网记者走进呼和浩特市展开采访调研,对话各地“一把手”,推出《开展主题教育关键在“实”——呼和浩特市第二批主题教育系列访谈》,宣传报道全市各地区主题教育工作开展的成效。
人民网记者: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呼和浩特市赛罕区。
呼和浩特市委常委、赛罕区委书记李晓燕:赛罕区位于呼和浩特市城区东南部,辖区总面积1015.5平方公里,辖3个镇、8个街道、3个区域服务中心,下设101个村、122个社区,总人口93.96万人。区委下辖14个党委、党工委,990个基层党组织和25388名党员。区内有汉、蒙、满、回、达斡尔、朝鲜、鄂温克等42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8.08万人。
赛罕区处在呼和浩特城市拓展的主方向上,是首府的行政中心区和科技、教育、文化聚集区。赛罕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沟通北京、连接西北、通往各省的重要通道,是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之间重要交通枢纽。赛罕区区位优势明显,城市绿地景观丰富、基础设施配套完善,自治区党政机关大部分驻区办公,内蒙古大学、航天六院等重点高校、科研院所汇聚赛罕区。赛罕区区内文物古迹丰富、文化积淀深厚,有石人湾湿地自然保护区、辽代万部华严经塔、马鬃山滑雪场等“北疆文化品牌”名片。赛罕区产业业态多元,都市型农业初具规模,现代化工、新材料和现代装备制造两大产业集群增势迅猛,专精特新、未来产业培育加快,总部经济集聚发展,农文旅融合亮点频出,经济发展量质齐升,是首府发展环境最优,发展潜力最大,发展势头最好的区域,承载着首府社会各界的关注期待,担负着引领全市发展的特殊使命。
人民网记者:请问当地在高质量推进第二批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方面,有哪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呼和浩特市委常委、赛罕区委书记李晓燕: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赛罕区紧跟上级要求,创新方式方法,确立了“四个结合一个贯通”的总体思路,即把开展主题教育与贯彻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结合、与当前中心工作结合、与破解高质量发展难题结合、与为民办实事结合,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和建章立制融合贯通、一体推进。主要做法:一是在组织架构上制定了“1+1+8+N”工作体系,搭建起了主题教育的“四梁八柱”,以严格的责任制促落实、保成效,确保各项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二是在指导推进上设计“1+4”工作导图,即1张工作导图,“学习、调研、问题、发展”4张清单,以“三学三做”“三树三强”为载体,每周全覆盖调度各层级任务落实情况,形成了“任务分解—领题落实—结果报告”的闭环工作模式。三是在问题解决上建立了“三报两诊两试”工作机制,及时报工作经验做法、报工作差距不足、报工作疑难和政策疑问,小问题现场“会诊”立即解决、大问题建立跟踪协调“会诊”机制解决,创新举措在观测点先行先试,试点经验做法在全区推广,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发现问题,防止跑偏走向。四是在推动发展上从制约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难题和群众急难愁盼的重点问题入手,确定了硅材料产业链延伸、干部队伍结构优化10个攻坚项目,科学研判难点堵点,采取关键性措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形成了标志性成果,切实以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绩彰显主题教育取得的实效。
人民网记者:紧密结合《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赛罕区如何将主题教育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结合?
呼和浩特市委常委、赛罕区委书记李晓燕:2023年6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中环产业园考察时指出,“你们企业和园区办得不错,看了感到很提气”,总书记的指示和肯定为我们增添了强劲的发展动力。2023年10月7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这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赛罕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两件大事”,牢牢把握国务院出台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意见》的历史机遇,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锚定“区内再进位,国内争百强”,做大“金山高新区、航天开发区”,推动城区、农区、园区三区联动,产业发展、城建文旅、民生服务三方共进,经济、文化、治理、生态、人口五个能级全面提升,立新图强,创新赋能,实现总量、数量、体量、份量、贡献量五个突破,着力打造“四个千亿”“五个第一”的现代化首府中心城区。具体而言,一是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高质量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政治建设更加坚强有力。二是继续保持赶超进位的势头,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成为全市首个“千亿城区”,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三是转方式调结构,现代农牧业提质增效,工业支撑作用更加突显,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三产比例优化为2.4 : 39.8 : 57.8,产业发展跑出加速度。四是优服务树形象,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水平持续提升,完工投用6个中小学、幼儿园,新增学位1530个。医疗体系不断优化,引进北京高水平医疗资源和团队,加入城市医疗集团。为老服务更加精准,社区养老服务站96个、医养康养床位457张,进一步织密为老服务网络。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小草公园成为全市节假日人流量最大的公园,马鬃山滑雪旅游度假区成功申报为国家3A级景区。基层治理提标增效,社区事项由140项减为79项,信访代办制化解遗留信访事项226件。五是呵护环境防治污染,新建口袋公园和社区游园75个,建成城市绿道50公里,完成1万户燃煤散烧综合整治任务,实施“三北”防护林六期工程6500亩,赛罕区成为第一批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美丽赛罕底色更足。六是强基固本正风肃纪,评出“担当作为好干部”和“实干型”干部43名,提拔重用基层优秀年轻干部33名,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通过采取有力举措、增强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2023年GDP完成1140亿元,增速8.4%;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051亿元,增加值增速17.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8亿元,增速36.9%;社消零完成220亿元,增速12.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6.3亿元,增速14.1%。
人民网记者:和第一批相比,第二批主题教育同群众的联系更直接,面对的矛盾问题更复杂,群众期待解决的问题更具体,如何将主题教育与为人民群众服务联系起来?
呼和浩特市委常委、赛罕区委书记李晓燕:主题教育开展的效果,最终要看群众满意度。赛罕区树立“实”的导向、突出“实”的作风,深化运用“四下基层”,聚焦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访民情、解民忧、惠民生、暖民心,在主题教育中持续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在区级层面,按照党中央关于大兴调查研究的部署要求,区级领导开展走进项目企业一线、乡村振兴一线、政务服务一线、基层治理一线“4个走进一线”活动,确立31个调研课题,发现问题288个,现场解决229个,提出对策117条。我们在主题教育中坚持实打实抓落实、硬碰硬抓整改,切实以为民办实事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
人民网记者:开展主题教育不仅是“上下篇”,也是“接力赛”,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当地如何认识其重要意义?将主题教育成果常态化,把主题教育各项部署要求落实落细?
呼和浩特市委常委、赛罕区委书记李晓燕:主题教育的开展让我们方向更明了、思路更清了、信心更足了,收官并不意味着收场,我们要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常思自身不足,常思发展之策,常思民众所盼,重点从八个方面下功夫,确保高质量发展有新突破、全区首位度有新提升。一是开拓创新,着力在转变思路上下功夫。站位全局,承担起对内稳住大盘、对外竞争比超的责任担当,大胆突破、勇于实践、打出品牌、闯出新路;把握机遇,抓住政策利好,积极打造园区、谋划项目,借势借力,推动发展;创新引领,以大视野、大思维加快提升赛罕区在新发展格局中的竞争力,建设2个国家级创新中心和2个科技孵化中心,超前布局未来产业。二是实干为先,着力在壮大经济总量上下功夫。盯住经济指标做贡献,盯住工业基本盘,盯住重点项目建设,把经济总量做大,把产业家底儿攒足。三是提级赋能,着力在园区发展上下功夫。聚焦推进新型工业化契机,全力创建硅材料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聚焦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和管理水平,补齐园区水电路网讯等基础设施短板。四是夯基筑本,着力在农区提标上下功夫。按照全市“一圈一区两翼四板块”总体布局,以工业化、市场化思维推进农业现代化,以产业链思路布局项目,大力发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都市型现代农业。五是精雕细琢,着力在城区治理上下功夫。以提升城市发展能级为重点,以“突出赛罕特色、体现赛罕品牌”为切入点,通过抓城市建设提标、抓服务业提质、抓生态环境提级3个重点提升品质。六是用心用情,着力在增进民生福祉上下功夫。按照市委要求,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落实自治区“温暖工程”;以就业聚人、靠服务留人、用产业引人多措并举满足就业需求;以更有高度的教育、更有广度的医疗、更有温度的养老,全面提升教育医疗养老服务品质;扎实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突出街道社区统筹协调一体化,做实物业服务标准化,强化五大提升示范化,加快基层治理智慧化。七是攻坚克难,着力在落实举措上下功夫。要抓统筹凝聚发展合力,建立上下贯通、横向协同的“全区一盘棋”统筹机制,统筹全区人力、物力、财力,优先保障重点项目、重点工作;要挖资源激发内生动力,把土地、风光、教育、人才、媒体、驻区单位资源挖掘出来、利用起来、整合起来,最终实现撬动发展;要争进位提升竞争实力,力争在发展速度上争先进位、在发展质量上扛旗夺杯、在贡献份额上追赶超越,推动工作出新出彩。八是强基铸魂,着力在加强党的建设上下功夫。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思考和推进工作,着力构建起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强化正向激励,调动干部主动干事的积极性,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下一步,我们要持续推动主题教育成果深化内化转化,坚持标准不降、劲头不松,推动各方面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内蒙古新篇章贡献赛罕力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