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一村一码”晒出“明白账”

“小到几毛钱,大到几万元,村里支出的每一笔钱都全部公开。”11月13日,在临河区双河镇进步村村委员会,村委委员刘慧指着村务公开二维码向记者介绍。记者用手机扫了一下这个二维码,村务信息马上便在手机上显示出来,所有支出款项一目了然。
“村级财务实现民主管理后,村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得到了更好的保障。”进步村党支部书记陈茂伟告诉记者,原来的村务信息都张贴在户外的宣传栏上,经风吹雨淋后很快就没了,村民想了解具体村务信息还得跑一趟村委会。村里很多村民常年在外务工,对村里的事务不了解,运用“一村一码”村务公开信息平台后,彻底解决了村务公开的难点和堵点问题。
为让村级财务在阳光下运行,巴彦淖尔市大力推行村务公开信息平台,即“一村一码”村务公开模式,每个村和社区都有专属的二维码,政务、村民自治事务和财务等信息清晰在列。
“村里每个月做了什么事、花了多少钱,都很清楚。”五原县复兴镇永丰村村民陈利峰一边用手机查看最新惠农政策,一边对记者说。在“政务”一栏,记者看到涉及村民利益的养老金、临时补助等内容也一一列出明细。
从“线下”到“线上”再到“指尖”,“一村一码”村务公开信息平台让基层监督从事后变事前、从被动变主动,实现了村民由“旁观者”向“主人翁”的转变。
“针对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我们在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和村民活动场所依然保留了村务公开栏,实现村务信息线上线下同步公开,接受村民监督。”永丰村党支部书记李小四说。
一个二维码,就是一本村级事务管理的“明白账”。
据悉,该平台运行以来,全市652个嘎查村、140个社区累计推送村务公开信息17.5万条,每村每月平均公开7条,有效解决了村务公开程度不高、便捷性不够、覆盖面不足等问题。
“巴彦淖尔市为所有嘎查村、社区制作了专属二维码,建立起‘一村一码’村务公开模式,将村务公开内容按公开时间分为及时公开事项、季度公开事项、半年公开事项、年终公开事项四大部分,确定惠民政策、工程项目、困难救助等公开事项25项,并明确公开程序,做到村务公开内容全面、程序标准规范。”巴彦淖尔市民政局副局长张佐良介绍。(记者 薛来 薄金凤)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蒙鄂签订共同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战略合作协议
- 记者从自治区民委获悉,近日,自治区民委和湖北省民宗委签订了《共同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共同保护传承昭君文化,推进文旅互通共融。 据介绍,根据该协议,两地将多角度保护传承昭君文化,共同推出《昭君文库》《昭君故事》等书籍,挖掘王昭君传说故事,推进“昭君文化旅游节”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文化旅游活动;搭建鄂蒙文化旅游合作平台,联合组织旅游市场考察和经验交流活动,整合鄂蒙两地4A级以上景区,发挥长江文化、巴楚文化及内蒙古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推出“草原+三峡游”“重走昭君出塞路”等文化旅游精品线路,以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双方将组织两地中小学生开展研学互动,推出“湖北少年进草原”及两地青少年手拉手结对体验式交流活动,重温“昭君出塞”“三千孤儿入内蒙”等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在青少年中播撒“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种子;通过举办品牌推介会、政策扶持等方式,推进湖北青砖茶和内蒙古牛羊肉、奶制品等优质农牧产品扩大销售渠道,助力两地民贸民品企业发展壮大,更好满足各族群众生活需求。…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