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大道如虹踏歌行

——赤峰市加快推动“五大任务”出成果见实效

2023年08月11日09:22 | 来源:内蒙古日报
小字号

惟担当者进,惟实干者胜。

今年以来,争做蒙东发展“排头兵”的赤峰市,锚定“五大任务”谋篇布局、立柱架梁,实字当头、干字为先,全力以赴推动“五大任务”见行见效,书写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赤峰答卷。

“两个屏障”更加稳固

身为首都北京的“后花园”与“护城河”,赤峰地位重要、责任重大,是“两个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赤峰,浑善达克、科尔沁两大沙地从这里穿境而过,沙化土地面积占全市总土地面积1/5。如何把绿色铺就在漫漫黄沙之上?

“踏山行川,不如三十二连山梯田望远”。从当年“秃山光岭干河套”到如今“青山环绕一坡田”,敖汉旗萨力巴乡三十二连山以独特的“水田林路沟综合治理”模式解决了3.2万亩水土流失问题,涵养了水源,保护了生态。每年,有超过10万名游客到这里打卡。

东有敖汉荒漠变绿洲、沙土化黄金;西有翁牛特以路治沙、化整为零锁黄龙。盛夏时节驱车行驶在翁牛特旗境内的阿浩线,大片的草方格随着起伏的沙丘连绵延伸向远方,阿浩线连同其他12条穿沙公路将沙地纵横切割,创下“以路治沙”模式。

“让沙漠荒山披绿,让沙漠成金,只是生态文明万里长征的一个开始。”翁牛特旗林草局陈宗涛局长表示,“以路治沙”“引水入沙”,翁牛特旗的治沙路仍在继续。

2023年,赤峰“绿色信仰”永久烙刻,步履愈加坚定。生态保护修复方面,完成营造林15.6万亩,退化林分改造修复26.4万亩,防沙治沙48万亩。产业绿色转型方面,已完成高效节水灌溉工程37万亩,推广使用加厚高强度地膜250.02万亩、全生物可降解地膜25.03万亩。生态环境质量方面,今年上半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1.3%(剔除沙尘影响),全市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为78.3%……一幅秀美的生态文明长卷正在赤峰大地徐徐展开。

“后花园”勃勃生机,“护城河”坚不可摧。

盛夏赤峰,“夜市经济”如火如荼,所经之处,藏蓝色的身影让人格外心安,不远处闪烁的警灯,也给喧闹的夜市带来了安全感。

红山区、松山区公安分局扎实开展“见警灯、见警车、见警察”工作,严格落实1、3、5分钟快速响应机制和社会面巡逻防控,持续提升社会面见警率和管事率,增强震慑力,及时打击、有力震慑现行违法犯罪活动。

开展夜查酒驾醉驾,严厉打击涉酒违法行为;加大对“飙车炸街”违法行为整治力度,严厉打击此类违法行为嚣张气焰;出重拳、亮利剑,平安赤峰建设正向着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质量迈进。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从推进监管体制机制改革,到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从建立“多灾种”“大应急”救援队伍,到建设综合性应急救援基地……赤峰市安全生产相关制度逐步健全,监管能力不断提升,安全生产形势日趋稳定。2022年,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2021年分别下降67.5%和67.3%,实现了“双下降”。

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赤峰市将在祖国北疆筑起坚如磐石的安全稳定屏障,以赤峰之稳守卫边疆安全、拱卫首都安全。

“两个基地”量质齐升

身为战略资源、新能源资源富集地区和绿色农畜产品输出地,赤峰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扎实,在建好“两个基地”方面具备优厚条件。

8月1日,赤峰市国际会展中心,1万余人将室内外展区围得水泄不通,第十届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博览会、第十一届内蒙古(蒙东)农业机械博览会和首届赤峰预制菜大会“三会”合一,全区12个盟市的绿色农畜产品汇聚赤峰,是绿色农畜产品的大检阅。

内蒙古是我国农牧业大区,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粮仓、肉库、奶罐、绒都。

在赤峰举办“三会”,展示内蒙古优秀农畜产品品牌形象,体现了赤峰乃至内蒙古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步伐更加稳健。

“农”耕希望田野,“畜”写致富篇章。截至今年,赤峰粮食产量连续十年保持在百亿斤以上,牛羊肉、中药材、杂粮杂豆、瓜果蔬菜等生产能力均处于自治区领先地位,“赤诚峰味”品牌影响力快速攀升,敖汉小米入选“国字号”名录,国家级地理标志农产品达到21个,赤峰成为内蒙古首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赤”字号农牧业产品正在走出赤峰、走遍全国、走向世界。

“到2025年,全市粮食产量稳定在120亿斤以上,肉类综合产量突破70万吨,生鲜乳年产量达到330万吨,蔬菜产量达到800万吨。”赤峰市市长栾天猛表示,赤峰市将聚焦扩大数量、提高质量、增加产量,深入实施粮食稳产增产、畜禽增量提效、奶业振兴、设施农业改造提升“四大行动”,让更多绿色优质农畜产品走出赤峰、走向全国。

农畜产品走得出去,能源“饭碗”也要端稳。

6月13日,赤峰市政府与中广核新能源投资(深圳)有限公司、扬州吉道能源有限公司举行签约仪式,三方正式签约风光制氢10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

“赤峰丰富的风光资源、便捷的出海通道、一流的营商环境,为项目成功实施提供有力保障。”扬州吉道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岳锌说,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达84亿元。

赤峰是全国第一个地市级百万千瓦风电基地,风光资源富集,风电、光伏利用率在全国领先。截至目前,全市“风光氢储”装备制造产业共计12家,其中已建成2家,年风电整机组装产能400万千瓦/年,风机塔筒产能8-10万吨/年;在建10家,全部投产后,年风电整机组装产能将增加400万/年,光伏组件产能增加100万千瓦/年,制氢设备产能增加100台套/年,储能设备产能增加100万千瓦时/年。

新征程上的赤峰,立足自身优势,全面提升能源资源供应保障能力,一路逐“绿”前行、向“新”出发,把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建设得势强劲足。

“一个桥头堡”生机蓬勃

身为商贸历史悠久、外贸增长较快的城市,通江达海的立体交通网络、蓬勃发展的现代物流产业、中欧班列的常态化开行等优势,让赤峰在建设向北开放桥头堡上已经布下了“先手棋”。

4月20日,随着一声汽笛长鸣,2023年第5列中欧班列“赤峰号”从赤峰保税物流中心缓缓驶出。飞驰的“铁龙”承载着55个集装箱的耐火砖、阀门、二氧化硅等货物,经由满洲里口岸出境,一路奔向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全程运行8129公里。

今年4月以来,中欧班列“赤峰号”运行频次持续提升,2023年开行去回程班列13列,货值2.57亿元,主要向俄罗斯出口本地的苏氨酸等化工产品和外埠的冰箱、电烤箱等家电、零部件产品;回程班列2列,主要进口白俄罗板材,货值697.5万元。

由路升空,赤峰的对外开放步伐越来越快。4月6日,赤峰国际快件监管中心正式开通运营,打通了赤峰经首都国际机场通往世界的空中贸易新通道。这对于蒙东来说,尚属首次。

中心可实现集进出口快件通关、仓储、装卸、分理、物流信息综合处理于一体,国际快件可直邮到境内消费者手中,国内商品也可通过跨境物流直接出口至境外企业,赤峰人在家门口实现“买全球、卖全球”,将更好地推动赤峰市创建全国快递电商协同发展示范区和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融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在赤峰逐步成为现实,对外贸易迈上了新台阶。今年1-6月,赤峰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100.4亿元,同比增长65.4%,进出口总量居全区第4位。实际利用外资1.9亿元,居全区第2位。赤峰作为“一带一路”向北开放、通往俄蒙的重要节点城市,作为内蒙古距离出海口岸最近的地区和资源出海的要道,正在逐步做强做大“朋友圈”。

建设向北开放桥头堡,招商引资必不可少。今年以来,赤峰市实施招商引资项目612项,计划总投资2053.12亿元。一组组数字的展示,一个个项目的落地,离不开赤峰人“走出去、引进来”的大胆尝试,更离不开“大抓招商、大干快干”的务实举措。探索与努力之下,一个对外开放的新赤峰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跋山涉水,不改一往无前;山高路远,但见风光无限。赤峰市将始终保持攻坚克难的勇气、乘风破浪的锐气、勇攀高峰的朝气,坚定不移前进、全力抓好落实,全力推动“五大任务”见行见效,奋力谱写赤峰市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记者 魏那 肖璐)

(责编:刘泽、张雪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