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商品数据总量达33万多条
信息采集完成率位居全国第二
2023年07月15日08:24 | 来源:内蒙古日报

7月13日,内蒙古首次承办的2023年全国物品编码工作会在呼和浩特召开。会议围绕如何抓好物品编码重点工作落实,促进物品编码事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
物品编码是指包含商品条码在内的代码,是商品流通的“身份证”和国际贸易“通行证”。多年来,内蒙古统筹推进物品编码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在基础业务办理、商品数据资源建设、系统成员服务、商品条码推广应用、物品编码科研与标准化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截至今年6月30日,内蒙古新注册使用商品条码企业达855家;全区商品条码系统成员实际保有量达到8497家,较2022年同期相比增加1606家,增长率为18%。目前全区商品数据总量达33万多条,采集全区高质量商品数据10094种,商品信息采集工作完成率位居全国第二,在服务政府监管、服务企业发展和服务社会公众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本次会议确定了物品编码未来3年的发展方向,通过引领各领域实现从一维条码向二维码的迁移,帮助我国企业提升国际竞争能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本着“全国一张网,上下一盘棋”目标,全力打通全国物品编码工作体系的“大动脉”。(记者 李国萍)
(责编:张雪冬、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