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特产”闯出大市场

搬运化肥种子、检修农机具、平整土地……刚刚开春,内蒙古坝林短角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巴林右旗沐沦农业专业合作社一派繁忙景象,社员们忙着春耕备耕。
“咱们这儿具有光照时间长、积温高、昼夜温差大等特点,加上大型水利枢纽达林台灌渠覆盖全境,地上地下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等得天独厚的条件,农产品的质量十分有保障。”内蒙古坝林短角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志军介绍说,合作社目前有耕地3500亩,大中小型农机具58台套,冷藏库800平方米,主要种植水稻、谷子等农作物。
不久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公布2022年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巴林右旗巴林大米、巴林小米2个产品成功入选。目前,巴林大米、巴林小米区域公用品牌各授权5家企业使用。
“我们就是被授权使用巴林大米、巴林小米区域公用品牌的企业之一。我们的耕地都是施用生物菌肥,选用优质品种,并采取稻蟹共生的种植模式,生产出来的有机米色泽光亮、口感甜糯、米味醇香。2022年,公司共生产有机蟹田大米580吨、大米2400吨、小米5000吨、杂粮杂豆1450吨。产品口感好,深受消费者喜爱,‘土特产’闯出大市场。”张志军说。
质量兴农,品牌强农。近年来,该旗强化农畜产品品牌培育,围绕杂粮、肉、乳制品、甜瓜等特色优势产业,提升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促进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同时,完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定制度、树标准、理流程、明职责,确保产品质量。
品牌建设是助推农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支撑。据巴林右旗农牧局负责人介绍,该旗不断加强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收录,指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农牧民实施“三品一标”建设。还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品牌策划机构在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培育、管理、运营等方面合作,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巴林右旗全域区域公用品牌和单产业区域公用品牌。(记者 韩雪茹)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激发青年志 引领青年行
- 近日,自治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高校巡讲团第二宣讲小分队走进集宁师范学院、赤峰学院、内蒙古民族大学、呼伦贝尔学院、满洲里俄语职业学院进行宣讲。 郭永兴、吴东风、范欣、乌日娜、贺斐、格日勒图、张文旭7位宣讲小分队成员,分别以《北京后花园里“风”“光”无限》《中国高铁跑出科技创新新速度》《“青”述二十大 做新时代好青年》《牢记嘱托 在基层绽放青春之花》《老贺的故事》《牢记嘱托 把模范自治区“金色招牌”擦得更亮》《守好“幸福不动产” 用活“绿色提款机”》为题作了精彩的宣讲报告。…
- 黑河入列水利部“母亲河复苏行动河湖名单”
- 为修复河流生态环境,水利部近日公布了《母亲河复苏行动河湖名单(2022—2025年)》,包括永定河等78条河流、白洋淀等10个湖泊,黑河在列。 据悉,母亲河复苏行动聚焦河道断流、湖泊萎缩干涸两大问题,水利部在组织全面排查断流河流、萎缩干涸湖泊情况的基础上,分析河湖生态环境修复的紧迫性和可行性,要求有关流域管理机构和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加快母亲河复苏行动“一河(湖)一策”方案编制工作,强化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做好河流生态流量、湖泊生态水位、河道外取用水、关键断面过流状况、地下水位变化、河湖水质、水生态变化等情况的动态监测与评估,动态掌握母亲河治理修复情况。…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