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回民区:立足特色优势 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3年03月28日15:30 |
小字号

新增企业1370家,完成全流程登记1335家,占比97.4%;全程电子化登记占比97.4%;回民区“蒙速办·一次办”对外公布事项达101项;主动服务外来客商、外地群企,与江苏省、江西省、辽宁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山东省等19个省份的36家单位开展对接合作,签署“跨省通办”联动机制框架协议书……

一组组数字,见证着回民区不断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扎实成效;可圈可点的“成绩”,也充分体现了回民区各级干部“群众利益无小事”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责任意识。

项目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强大引擎。2022年,是回民区优化营商环境攻坚年。新年伊始,回民区就紧紧围绕全市“争创‘三个城市’、打造‘四个区域中心’、推动融入‘四大经济圈’、建设‘五宜城市’、培育‘六大产业集群’”总体思路,立足回民区特色优势,以建设“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城区、绿色生态宜居发展城区、基层治理创新发展城区、文化旅游特色发展城区”为目标,全力打造以“专精特新”为特色的商贸业集群、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总部经济产业集群、以文体旅游健康养老为核心的文化旅游产业集群、以区域集散分拨中心为目标的现代物流产业集群等4个具有一定优势的产业集群,全力建设“宜居”“宜业”“宜学”“宜养”“宜游”城区,着力推动回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思想破冰,在作风转变上见行动。回民区以提升企业办事效率、减轻企业负担为目标,进一步加强“蒙速办·一次办”工作,按照“前台一窗受理、后台并联审批、内部流转代办、统一窗口出件”办理模式,严格执行一次性告知、容缺受理、帮办代办等制度,方便企业和群众“一件事一次办好”,提高企业群众满意度。同时,率先推出免费帮办代办、免费双向邮寄、免费复印、免费刻制印章、免费提供税务UK设备“五免”服务等惠企政策。同时,开展周六、日政务窗口延时服务,解决群众“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的困扰,让企业群众更自由地选择办事时间,感受政务服务的便利高效,最大程度地满足广大群众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的需求。并为有需要的办事群众提供证照等免费邮寄服务,办事审批结果由“上门取”变为“送上门”,进一步节约了办事时间成本,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今年以来,共为各类企业提供免费公章刻制938枚,免费金额109400元;提供免费邮寄服务246次,免费邮寄服务费用4920元;提供免费税务UK设备470个。

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回民区聚焦企业和群众普遍关注的异地办事事项,主动服务外来客商、外地群企,与江苏省、江西省、辽宁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山东省等19个省的36家单位开展对接合作,签署“跨省通办”联动机制框架协议书。通过全流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多地联办等工作机制,有效实现了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跨省通办”,让政务服务更亲民、异地办事更便捷。

成绩的背后,得益于作风建设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讲担当讲作为,领导干部是关键。优化营商环境,广大干部要当“领头雁”。为了把项目建设抓得紧而又紧、牢而又牢、实而又实,回民区委、区政府探索建立对口联系服务、问题交办责任、项目通报约谈、考核问责等四项机制,区级领导牵头抓总“为企解纾困”活动,实行“周调度、周通报,月约谈、月问责”的推进工作机制,让干部把担子担起来,带头当好企业和群众的“首席服务官”,全面落实各级领导干部包联服务企业、全程代办工作机制,推行签约项目履约推进责任制,将项目履约落地的阶段目标和进度按要求分解、细化、量化到具体单位和责任人,用完善的体制机制有力推动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形成“一个项目、一抓到底”的工作格局。

能力在一线锻炼、实绩在一线考察、干部在一线提拔,回民区结合“组织工作提升年”要求,着力开展“干部工作优化提升工程”,通过精准识别、事业为上和选优育强三方面举措,不断提升优秀年轻干部履职担当能力,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机会、有舞台,释放以事业为上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强烈信号。近3年来,选派44名党员挂职社区党组织专职副书记,选派14名优秀年轻干部任驻村第一书记,选派228名专业化干部到疫情防控一线、信访部门、街道社区进行挂职锻炼。(李珍)

(责编:张雪冬、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