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河县:招商引资共谋项目发展

清水河县产业园区鸟瞰图
旭阳集团呼和浩特园区
宏河物流园区
清水河县绿色农产品加工园区
博煜农林
内蒙古超牌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亿汇德煤炭物流园区
内蒙古恒源高岭土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对产品进行检验
建华建材(内蒙古)公司工人正在车间工作
旭阳中燃年产300万吨焦化及制氢综合利用项目3至5号焦炉建成投产,久鼎年产10万吨煅烧高岭土项目竣工投产,联合新能源50MW光伏项目建成并网,宏河物流园、亿汇德煤炭物流园全面达效……
2022年,清水河县签约43个项目,协议总投资894.58亿元,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7个,到位资金26.51亿元,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的106%。
一个个项目投产达效,是清水河县一年来招商引资工作取得长足进步的生动注脚。
一年来,清水河县不断创新招商引资工作举措,健全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提高招商项目谋划水平,加大园区建设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力度“走出去、引进来”,不断构建招商引资网络和大招商格局,推进了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今年,清水河县将继续保持“开局就是决赛、起跑就是冲刺”的满血状态,全面抓好招商引资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聚焦“六大优势产业” 打好拓展招商“四张牌”
招商引资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更是有效投资的坚实基础。清水河县将全面厘清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列出领军企业清单、配套企业清单、项目布局清单等,进一步完善“六大优势产业”的招商图谱和清单,瞄准大企业、优质企业,以产业链招商为抓手做好招商引资工作。
2023年,清水河县年内将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5个以上,完成招商引资25亿元以上。
农牧产业方面,围绕乳业和现代养殖业,发挥好伊利、赛科星、优然牧业等龙头企业的作用,实现原料生产、产品深加工、品牌销售一体化产业链。现代化工业方面,瞄准“煤头化尾”,聚焦煤基特种燃料和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在产业上做文章,积极引进高端特种材料、煤焦油、精细化工品等现代煤化工项目。新材料产业方面,引进固废循环利用、遗存煤矸石、尾矿治理等工业固废治理项目。现代物流产业方面,引进一批大宗物流、智慧物流、冷链物流等高品质多样化物流运输产业类项目。新能源产业方面,引进一批可推动风光水氢多种能源协同互补,全面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的新能源项目。文旅产业方面,引进大型投资企业和运营团队,把全县的场馆、景区、活动、赛事串联起来运营好,让清水河的旅游一年四季都火起来、热起来。
同时,清水河县将打好“四张牌”拓展招商引资路径,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打好“诚意牌”,深入分析招商引资重点区域、重点对象的投资重点、发展方向,采取会谈、走访等方式,加强与重点招商对象的联系,通报清水河县发展情况,讲清清水河县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土地价格、电价优势等,让招商引资工作不断规范化、精准化、精细化。打好“亲情牌”,积极通过乡贤、学友等关系等开展招商,引导鼓励重点招商对象来投资,构建良好的“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充分利用重要节日,建立长期联络机制,组织座谈会、恳谈会等,邀请返乡的知名人士、企业家们关注清水河、推介清水河、投资清水河。打好“荣誉牌”,要为来清水河县投资落户的企业家们解决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关心关爱企业,坚定企业发展信心,让企业政治上有荣誉、社会上有地位、发展上有作为。打好“互动牌”,坚持“以商招商”,要把企业推向招商引资的第一线,深入实施重大项目招引专项行动,与企业一同拓展招商渠道,形成“落地一个、带来一批、吸引一群”的“葡萄串效应”。进一步加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互动”,对自身“不能吃”或者“吃不下”的项目,通过打破行政区划联合起来招商、搞分成共享的“飞地经济”方式实现。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打造高质量发展“强磁场”
2022年,清水河县以打造“请您放心”优化营商服务品牌为目标,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效能,制定了《清水河县以更优营商环境服务市场主体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具体要求;充分发挥“店小二”精神,积极推进政务服务“三减一增”,将营商环境所涉36项评价指标的办理环节、申请材料进行全面优化,压缩审批时限、提升审批效率;进一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组织开展项目“集中审批月”,将全县各部门不采用专网审批的479项事项纳入“一窗专办”进行集中受理,推动“一次办”极简审批服务落地见效。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长效工程,不能指望一次见效、一蹴而就。今年,清水河县将进一步优化服务理念,用硬措施改善软环境,重点加强市场环境、政务环境、信用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建设,不断增强投资吸引力。
在工作中首先要进一步增强“亲商”意识和服务意识,县发改、行政审批、自然资源、林草、生态环境等部门要强化机制、要素、服务、水电气保障,推动重大招商项目快速落地。切实把为企业提供全过程服务、全领域服务、全天候服务融入每一位干部特别是具体办事人员的思维之中,尽心竭力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二是要更新服务理念,优化政务环境。对主要手续深化分类定制审批,在“容缺受理”基础上实行“容缺审批”,将事项审批和材料准备并行推进。同时,要继续推行“多策合一”“多规合一”应用;深耕细作96项“一次办”事项,同步新增6个“一件事一次办”套餐服务事项,做到办事指南及操作流程更加简明易懂实用,充分发挥“店小二”精神,做到“不叫不扰、随叫随到”,为企业和群众提供线上线下统一、服务标准统一的政务服务。三是要树立“诚信”理念,营造信用环境。各地区部门要带头遵守和维护政府信用,要做到诚信招商、诚信待商、诚信留商,不断提高政府的公信力。要切实加强企业“重合同、守信用、负责任”的宣传、教育,提倡诚信和守法经营。四是要树立“公正”理念,建设法治环境。着力为企业、个体商户提供周到的服务保障和政策支持,对损害营商环境的行为“零容忍”,最大限度保障企业家合法权益,扩大企业合规制度适用范围和覆盖率,为各类投资者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让企业家吃下“定心丸”,让客商放心投资、安心发展、舒心生活。五是要树立“文明”理念,优化人文环境。进一步完善城镇现代服务设施建设,围绕清水河县城独特的地理风貌,“扮绿两山、作靓一河、丰润一轴、搞活三圈”、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把清水河县建成山清水秀、蓝绿交织、生态人文美丽新山城,打造具有特色的人居和创业环境。同时,要全方位加强水、电、路、气、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聚商气拢人气的良好环境,吸引更多投资者前来投资。
改进完善工作机制 推动招商引资再提升
招商引资是一个地方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更是一座县城发展的后劲所在。要实现招商引资战略性突破和创新,关键要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运行良好的保障机制。
今年,清水河县将全面强化督查检查、督促落实,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建立重点项目手续办理通报机制,继续做好每日通报,以排名倒逼责任,以目标倒逼进度。建立招商引资通报机制,将招商引资成果特别是对项目签约、项目落地、项目投资等重点指标数据系统梳理、分层展示。建立“在谈、签约未落地、落地未开工”3个台账,把资金到位、项目完成情况作为重点,全部实行清单化管理,定人定时、专人专班跟踪进度、了解诉求、解决问题,推动招商引资由“部门推”向“全域干”转变。建立项目闭环保障机制,各乡镇各部门要主动承担招商引资任务,县发改委、七个招商工作组负责全程跟进对接;县农牧、发改、文旅等部门负责分口盯办“一、二、三产”项目;县自然资源、行政审批、生态环保、住建等部门随后跟进手续办理,做好资金、土地等要素供给保障,逐条逐项解决项目落地建设的瓶颈问题,要以每周调度为保障原点,向前一步着力保障项目审批办理,向后一步推动打通项目建设难点堵点,实现项目管理由“漫灌式”向“精准式”转变。建立双向合作会商研究机制,联合部门、邀请企业家和专家共同研究全县经济运行特点、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推进情况以及运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措施建议,推动工作方法由“单打独斗”向“群策群力”转变。理顺完善重点项目建设与招商引资责任机制。压紧压实领导干部包联企业、项目的责任,全程参与指导包联企业有序开展工作、项目投产达效。
同时,以上率下推动落实,坚持正反双重激励。对照自治区招商引资三年行动方案及市里的项目“大对接”、项目“大起底”、进展“大排名、大点评”和成效“大考核、大奖励”四大行动,加快出台清水河县的招商引资工作方案、配套落实举措、绩效考评奖励办法,全面激发干部招商热情和推动项目建设的激情,不断增强工作合力。
没有等出来的精彩,只有干出来的辉煌。相信随着一个又一个招商引资项目的签约和建成投产,清水河县规划的招商蓝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目标必将逐渐变为美好现实。(记者 梁婧姝 通讯员 庞胜宇 文/图)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