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斑斓准格尔——非凡十年·取景新时代

十年来,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聚力以特色产业带动乡村发展,以务实的改革举措推动农民增收。如今,白色、黄色、红色、紫色等“彩色农牧业”构成了色彩斑斓的准格尔,老百姓的日子也是越过越红火。
白
白,是咩咩叫的羯羊。
准格尔羯羊正在吃食。贾静摄
准格尔羯羊,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让其名声大噪。羯羊肉质鲜嫩,不腥不臊,是准格尔人招待亲朋好友的上等佳肴。
准格尔旗积极改进传统养殖方法,一系列扶持政策持续发力,通过引进牧业龙头企业,引领村民科学养殖,积极推广引导养殖户大力发展奶山羊、多胎多羔肉羊产业,探索农村养殖业发展新方向,让畜牧产业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准格尔旗禁牧禁垦草畜平衡工作实施办法》的实施,更推动实现了从“风吹草低见牛羊”到“设施棚圈牛羊肥”的转变,实现了牧业“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绿色化”发展,准格尔旗有了坚实的现代牧业基础。目前,准格尔旗牲畜存栏现有84.28万头(只),其中,存栏羊61万只,占比72%。
黄
黄,是金灿灿的糜谷。
深秋时节,稻谷飘香,金黄色的谷穗笑弯了腰。
沙圪堵镇金黄色的谷穗笑弯了腰。准格尔旗融媒体中心供图
2018年,由内蒙古漫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推选的赤优抗谷1号、冀谷38号等7个品种在沙圪堵镇布尔洞沟村香柏山社进行试种并获得成功。
从2018年开始,以布尔洞沟村为核心的5个村重点创建谷子、糜米等杂粮种植生产基地1万亩,年产量达1300吨。通过发展小杂粮标准化基地、社会化服务及培养小杂粮加工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的产业化格局。2022年,沙圪堵镇小杂粮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已累计投入资金1500万元,建成小杂粮展厅、小杂粮科技中心、小杂粮科技示范基地,核心种植区域配套灌溉工程以及部分地面基础设施建设也已完成。
沙圪堵镇注册了“稷香”优质杂粮品牌,以自营店、进驻商超等模式将小杂粮打入市场。如今“稷香”牌高原黄金米、荞麦、糜米已取得绿色认证,成为小杂粮的主打品牌,市场供不应求。同时,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推进集中连片种植、分散种植等方式,辐射条件较好的石窑沟、四道包、双山梁、特拉沟门、福路、贾浪沟、长胜店7个村,种植谷子、糜米等杂粮7000亩,在纳林村建设300亩小杂粮试验示范基地,有效带动产业发展、农民致富。
红
红,是玛瑙般的草莓。
十二连城乡五家尧村草莓香甜可口。准格尔旗融媒体中心供图
说起五家尧,你一定会想起红彤彤的草莓。坐落在黄河南岸的十二连城乡五家尧村被誉为“草莓第一村”,每年年前,正是草莓上市的季节,凭着绿色食品认证,一盒盒散发着诱人清香的“五家尧草莓”在市场十分走俏,大棚草莓也成为了农民的致富产业。
在2022年的中国首届草莓品牌大会全国优质草莓擂台赛上,十二连城乡参赛选送的甘露草莓、红颜草莓2个品种,莓贵妃、踏雪寻莓、青莓竹马3个系列品牌与全国数百家机构争夺“2022年度受市场欢迎草莓区域公用品牌”奖项。最终,“黄河·十二连城”品牌包揽2022年全国优质草莓擂台赛2项金奖、2项银奖,同时荣获中国·上海草莓品牌大会“2022年度受市场欢迎草莓区域公用品牌”称号,十二连城乡的草莓迎来了它的的“高光时刻”。
十二连城乡结合农产品发展趋势,在五家尧村建设了农副产品电商服务中心,该中心分2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的电商服务运行中心,分为展厅、数字农业区、农产品展示区、农产品直播带货区、办公区、农产品电商培训区、商务洽谈区等;第二部分为农副产品电商分拣中心,新购置的草莓智能化分选设备更是“牛气”,可以将十二连城乡年产量400万斤的草莓按糖度、品相、大小进行智能分选。
电商服务中心使当地草莓产业实现了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并进”的转变。如今,“黄河·十二连城”品牌,不但“叫得响”还“立得住”。
草莓产业串起了十二连城乡的东不拉、西不拉、五家尧、兴胜店、三十顷地、康布尔、董三尧村7个村的好日子。建成的绿色无公害大棚草莓种植基地里,种植着“甜查理”“红颜”“甘露”等优质草莓品种;兴起的农业产业专业合作社建立起覆盖组培育苗、科技种植、电商销售、乡村旅游的草莓全产业链……草莓也成了十二连城乡的“金字招牌”。2021年,十二连城乡种植草莓大棚900多栋,产量450万斤。
绿
绿,是圆滚滚的西瓜。
龙口镇大口村西瓜格外清甜。准格尔旗融媒体中心供图
近年来,龙口镇大口村按照“党支部+合作社+专业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利用闲置土地建起了大棚,发展特色瓜果种植业,鲜甜爽口的西瓜不再是单纯的农产品,“大口西瓜”更成为大口村的一张“绿色名片”。
大口村紧邻黄河,背靠山,似簸箕,这里海拔低,是特色瓜果种植的天然温床。得天独厚的小气候,使这里种出来的西瓜瓜瓤色红、汁水丰富、质地脆嫩、格外清甜,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每逢瓜熟蒂落时节,各地瓜商纷至沓来。
“大口西瓜”美名远扬。露地西瓜受季节影响,为了拉长农民增收的种植链,大口村成立了准格尔旗产发农机合作社,发展“大棚经济”,实现了“大口吃西瓜,从春吃到秋”。
大口村采用冷棚、暖棚、小弓棚的“多棚”效应,采用错峰上市,抢“鲜”市场,让种植户鼓了腰包。
2021年,大口村整合19亩土地,建成6栋温室大棚生态采摘和育种苗项目,不仅让闲置土地有了“用武之地”,还为困难家庭村民提供就业机会。2022年,大口村又整合45亩土地,全部培育西瓜,初步计算,总产量在20万斤左右,能为村集体经济带来50万元收入。
紫
紫,是玉石般的葡萄。
大路镇房子滩村葡萄让人馋涎欲滴。准格尔旗融媒体中心供图
葡萄成熟的季节,大路镇房子滩村空气中都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葡萄香味。顺着香味来到移丰种养殖合作社葡萄大棚里,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如同珍珠点缀枝头,让人馋涎欲滴,吸引了众多游客打卡采摘,美了游客,乐了农户。
近年来,房子滩村不断整合土地、人才、技术等资源,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采取“合作社+现代农业+采摘旅游”模式,将葡萄种植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聘请农业专家担任技术顾问实地技术指导,推进葡萄规范化、专业化、智能化种植,葡萄在产量、着色、含糖量等方面均有很大提升。房子滩村现有葡萄大棚10栋,年产量约2万斤,种植主要品种巨峰、玫瑰、夏黑3个系列。
“小葡萄”撬动强村富民“大产业”。为了将生态农业与旅游相融合,下一步,房子滩村将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充分利用田园风光,延伸农业产业功能,把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持续赋能农村产业发展。
乡村振兴阔步行,准格尔颜色将更加绚丽多彩。(贾静)
来源:准格尔旗委宣传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