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工匠技耀北疆

“刚刚获得了养老护理员项目的金奖!太激动啦!大赛给我们提供了切磋技艺的大舞台,参赛的过程既提高了职业素养又提升了技能水平,真是双丰收啊!”通辽市选手昝月桃在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颁奖现场表达内心的喜悦。
以“技兴北疆,能创未来”为主题的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设立5大类50个竞赛项目,这是内蒙古举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项目最多的一次全区性综合类职业技能大赛。通辽市选派的45名选手参加了乳制品加工、养老护理、全媒体运营师、家政服务等31个项目的比拼。
“竞争太激烈了!我们这组一共12人参赛,个个都是精英。比的不仅是实操技术,还有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就职于通辽职业学院的昝月桃是一名基础护理学老师,这次大赛让她感触很深。她说要成为优秀的养老护理员,既要有扎扎实实的基本功,也就是“绝活”,还要有对养老护理这项事业的热爱和人文关怀的能力。而这些,都是在日常的职业技能提升过程中实现的。
位于科尔沁草原腹地的通辽市通过深入推进“技能内蒙古行动”,建立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对技能人才培养的引领作用,在全社会营造学习技能人才、尊重技能人才、争当技能人才的浓郁氛围。
“抓住这样的好机会,积极报名,和其他盟市的选手同台竞技,共同进步!虽然来回两千多公里,那也不虚此行。值了!”通辽市科左中旗花胡硕苏木珠日河茫哈嘎查的包龙梅参加了乳制品加工项目的比赛。
“你看锡林郭勒盟选手做的酸奶,发酵的多细腻,口感也好,还分层加了水果和干果,好看、好吃、营养又丰富,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包龙梅今年在科左中旗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了奶豆腐制作二等奖,这极大地激发了她学习新技能的兴趣。
“哪能想到我这么快就来参加自治区的技能大赛,太开眼界啦!回去后我要勤学苦练,备战两年后在包头市举办的第二届技能大赛。”包龙梅对未来充满憧憬。
“通过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举办职业技能竞赛,为技能人才的成长提供更多的平台、创造更多的机会、培养更多的科尔沁能工巧匠,用这种工匠精神擦亮通辽市全国创业先进城市的金字招牌,实现技能就业、技能成才、技能兴市。”通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孙乐说。
技能大赛现场的科尔沁版画吸引了不少人驻足欣赏,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奇巴图非常关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和技能人才的培养,与非遗传承人李范义了解了科尔沁版画的制作工艺。
“咱们科尔沁版画以其雄浑、大气、纯朴、高雅而著称,被誉为‘草原之花’。分为黑白木刻和套色木刻,先在板上画出轮廓,然后用刀刻制,最后是印刷。”李范义在现场一边创作一边介绍。他的作品《万马奔腾》《哈萨尔》《吉祥草原》等,多次亮相文博会、非遗展览会等活动。
“用我的一技之长,引导和激励更多青年人参加技能大赛,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路子。通过学习和传承,让科尔沁版画的生命力得以延续,培养出更多的科尔沁能工巧匠。”李范义说。
据了解,通辽市已建成和认定9家技工院校、73家民办职业培训学校、11家技能人才培训基地、34家技能大师工作室、8家技能等级认定机构,技能人才总量达到25万余人,其中高技能人才5.2万余人,为有效提高劳动者技能、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王海霞、包乌兰)
来源:通辽市人社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