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心驰神往 大美赛罕

赛罕区首家智能化垃圾分类工作平台启用 引领创城新潮流

2022年08月03日09:59 |
小字号

垃圾分类,牵着民生,连着文明。为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近日,赛罕区乌兰察布东路街道在三干社区巨华·朗域小区建立了全区首家智能化垃圾分类工作平台,引导居民养成自主垃圾分类好习惯,营造干净宜居的生活环境。

8月1日,笔者在巨华·朗域小区智能垃圾分类投放点看到,身穿蓝色服装的工作人员正引导居民使用手机注册平台账号,然后通过刷脸进入系统,选择对应的垃圾分类标识,随后垃圾投放点箱门会自动开启,就可投递垃圾,系统也会实时对用户投递次数、投递总量、积分余额等进行显示,操作过程一目了然。

笔者了解到,智能化垃圾分类平台主要分为线上和线下两部分,线上开发了APP小程序,居民通过小程序可将投放的可回收垃圾直接兑换成现金,还可将餐余垃圾兑换成积分,再兑换环保垃圾袋等物品。同时街道设有监控平台,可以实时监控餐余垃圾的处理量。线下建设了箱体式垃圾集中投放点,对投放的垃圾进行集中回收、处置、末端处理。居民通过刷脸、刷IC卡或扫码的方式进行投递。

智能投放不仅可将垃圾精准分类,而且可自动称重和计数,让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更加方便快捷、智慧时尚。“经过这段时间使用,我觉得有几点好处:第一是处理分类特别简洁明了,家里的老人对如何分类不是特别清晰,但是这个智能投放用图形和文字很清晰地告诉大家投放的垃圾属于哪一类,很实用;第二就是积分奖励方式让我们更加有动力,又能提高分类投放的效率,还有积分奖励,对于老百姓是很有效的方式。”居民董艳娜对笔者说道。

箱体式垃圾投放点实现了垃圾存放全封闭管理干净无异味,有效避免了环境污染,提升了小区品质,受到了居民欢迎。据乌兰察布东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贾微介绍,智能化垃圾分类工作平台已经试运行10天,小区内已有700多位住户进行了注册,居民参与度非常高,特别是有一些小朋友作为志愿者,主动带动父母和长辈进行垃圾分类,从而提高了居民知晓率和参与度,效果很好。“下一步,我们按照先行先试的经验,将进一步在辖区范围内全面推广,带动居民为建设智慧社区、宜居社区作出应有贡献。”贾微说。(李颖剑、董雷)

来源:赛罕区委宣传部

(责编:刘泽、张雪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