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本网专稿

“红色”开鲁 绿色发展再出发

富丽娟 刘艺琳 寇雅楠
2022年07月02日10:45 | 来源: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小字号

如果要用一种颜色定义开鲁县,那么一定是红色。位于内蒙古通辽市正西方向的开鲁县城是一片革命的红色沃土,这里是革命音乐人、《大刀进行曲》创作者麦新战斗和牺牲的地方。

奋进新时代,作为农业大县的开鲁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以“红干椒”为主的几大产业品牌享誉海内外。近年来,开鲁县筑巢引凤,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如今,日子红红火火的开鲁人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走出了一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以红色为引领,打造有影响力的红色教育基地

开鲁县位于蒙东地区,历史悠久,是红山文化与辽河文化的交汇地。县域内遗存丰富,那些保存至今的古建筑、文物和长龄植物,共同见证了这块土地数千年来的历史变迁。战争时期,许多革命先驱曾在此工作、战斗、牺牲,造就了开鲁地区深厚的革命传统。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咱们抗战弟兄勇敢前进......”盛夏之夜,走进开鲁县乌兰牧骑剧场,话剧《大刀进行曲》拉开帷幕,开鲁县乌兰牧骑队员用精湛的演技和动人的歌声演绎爱国音乐家麦新的革命故事。

麦新原名孙默心,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开展抗日宣传工作中,他创作了《向前冲》《马儿真正好》《大刀进行曲》等60多首歌曲。1946年3月麦新被分配到内蒙古开鲁县任中共开鲁县委委员、县委秘书。1947年6月在开鲁县壮烈牺牲,年仅33岁。

1947年8月26日,中共开鲁县颁布政府通令,将麦新牺牲时开辟工作的地区万发永村改名为麦新区和麦新村,从此内蒙古开鲁县便与麦新的名字紧紧的连在了一起。

麦新纪念馆航拍图。王立成摄

麦新纪念馆航拍图。王立成摄

开鲁县东南隅,麦新纪念馆静静伫立在白塔公园内。麦新纪念馆作为目前国内唯一全面展示麦新烈士生平事迹的专题陈列展览,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红色旅游景区,也是开鲁县重要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走进开鲁县麦新镇,街道两侧一盏盏红色五角星点缀的路灯、一面面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是这个因纪念麦新而得名的红色小镇的文化符号。 

中小学生在麦新烈士陵园纪念馆参观。胡建华摄

中小学生在麦新烈士陵园纪念馆参观。胡建华摄

革命老区,处处都有红色记忆。在红色历史文化上,开鲁县重点打造了麦新纪念馆、麦新烈士陵园、麦新殉难地、“八路坑”烈士殉难地、“十三敖包”烈士墓、张东来烈士墓、无名烈士墓和邢建华烈士纪念碑……近年来,慕名到开鲁缅怀革命先辈、接受红色革命教育的游客络绎不绝。

开鲁县依托麦新纪念馆、麦新烈士陵园等红色文化资源和现代农业示范区、田园综合体等绿色乡村资源,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实施“红色研学+绿色休闲”的“双基因”战略,打造“红色麦新”“绿色开鲁”的“双核心”品牌。以红色为引领,用绿色来支撑,提质升级,计划到2025年,把开鲁县建设成为蒙东地区较有影响力的红色教育基地、绿色休闲基地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特色“红干椒”产业,让老百姓的日子红红火火

“今后,我们将在红干椒、玉米、林果、牛肉、文旅融合产业上做优做精做深做强,开鲁县将把五大产业打造成区域公用品牌。”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委书记王凤森介绍说。

走进开鲁县红干椒种植基地,田间地头处处是骄人的红色,空气中飘着浓浓的椒香。

开鲁县红彤彤的红干椒。人民网 富丽娟摄

开鲁县红彤彤的红干椒。人民网 富丽娟摄

开鲁县红辣椒年种植面积稳定在60万亩,总产量35亿斤,实现产值25亿元以上,亩均效益4500元以上,纯收益2000元左右。线上线下年交易量3亿斤以上,产品远销欧洲、东南亚等10多个国家。

开鲁县东风镇万亩红辣椒基地。胡建华摄

开鲁县东风镇万亩红辣椒基地。胡建华摄

开鲁县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县域红干椒生产集散地,享有“红干椒之都”美誉,已通过“国家级出口红辣椒质量安全示范区”和“红干椒绿色原材料标准化基地”认证。

同时,开鲁县依托内蒙古农牧科学院,组建了红干椒创业人才团队、博士工作站,自主研发了“北星系列”和“蒙古椒系列”等种子10余种,每年引进筛选品种50个左右,培育一批科技团队、乡土人才及种植合作社,为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由于品质辣味香浓,开鲁县红辣椒是“老干妈”“康师傅”等知名企业的原料基地。

开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育苗棚,技术人员正在侍弄辣椒苗。胡建华摄

开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育苗棚,技术人员正在侍弄辣椒苗。胡建华摄

当地引进培育了晶山食品、蒙椒都等红干椒加工企业15家,年加工能力10万吨。有自营出口权的红辣椒外贸企业6家,培育红干椒专业合作社128家,有金三元、源丰、顺成等冷库23家10万平,年冷冻冷藏鲜椒17万吨、干椒3万吨。开鲁县投资2亿元建成了东北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农副产品和交易中心,线上线下交易3亿斤以上,红干椒经济人3000人。

今年,开鲁县重点推广红干椒穴盘育苗、机械化移栽、红干椒与矮高粱间作模式、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技术,解决红干椒重茬连作病虫害、人工移栽劳动效率低的瓶颈,推进红干椒产业高标准、高质量发展。

未来几年,开鲁县计划打造国家级产业园,建成80万亩高质量红干椒标准化基地,一个大数据中心,一座辣椒城,三个园区(创储区、物流园区、加工园区),形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多元化格局,为县域经济腾飞、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增添强大的动力。

除了红干椒产业外,其他几大产业发展也“全面开花”。玉米种植面积有180万亩,年产25亿斤以上,淀粉含量高达75%左右,是公认的无毒素高品质玉米主产区。现有果品经济林20万亩,其中盛果期面积6.5万亩,年产鲜果6.5万吨,亩均效益可达8000元。品种以锦绣海棠(鸡心果)、沙果、李子、苹果梨为主,盛产的沙果和金红苹果123是通辽市首批名牌产品。

同时,开鲁县培育形成“牧草种植、基础母牛繁育、肉牛育肥、饲料加工、屠宰加工、品牌营销、贸易流通”等于一体的三产融合产业体系,年饲养量达到50万头,加工能力达到25万头。

热情似火的开鲁人,优化营商环境既有温度也有力度

盛夏时节,开鲁生物医药开发区建设一片热火朝天。开发区突出和聚焦玉米生物医药化工产业,良好的区位条件吸引了大批高新企业前来投资。

从河北石家庄来到内蒙古开鲁县,“用工”一度成为华北制药华凯公司副总经理李建波最头疼的问题。“河北那边医药产业比较成熟,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员。但是内蒙古开鲁以农牧业为主,大中专院校也没有开设相关专业。”

华北制药华凯公司作为开鲁生物医药开发区的入驻企业,李建波向开鲁县反映了“用工难”问题。

“涉及到营商环境,县里很重视。”李建波回忆:“职中专门聘请了相关的老师去培训学生。专门为我们培训了一期学生,大概有二、三百人!一下子就解决了我们的用工需求。”

开鲁生物医药开发区华北制药华凯公司。受访者供图

开鲁生物医药开发区华北制药华凯公司。受访者供图

开鲁生物医药开发区管委会二楼设置了办事服务大厅。李建波说:“直接把我们企业办事涉及到的部门都综合在一层楼,省时省力省费用。”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了13家河北企业入驻开鲁生物医药开发区。企业开办前期,园区提供管辖式服务。“政府带着办手续,速度特别快!”内蒙古久鹏制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海民很惊喜:“县处级领导会分包企业,有困难,领导帮办!”

据了解,开鲁县坚持“全员抓经济、领导包项目”的工作机制,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包联制度。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为副组长,其余县四大班子、县直各职能部门为成员的产业专项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推行重点企业、项目实行一名县处级领导包联、一名县直部门负责人牵头推进、一名工作人员跟踪服务的“三个一”制度,通过定目标、定措施、定责任,把全县的机关党员干部与项目建设紧紧联结在一起,实行全程代办盯办,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审批手续办理、融资、人才引进等方面难题,确保企业尽快落地建设、投产达效。

为优化财产登记程序,实现让群众办事“多点办”“就近办”“网上办”,开鲁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多措并举推行“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改革,让企业、群众少跑路,让干部、数据多跑腿。

“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企业服务签约仪式。胡建华摄

“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企业服务签约仪式。胡建华摄

开鲁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副主任宋歌介绍,为了优化营商环境、方便群众办事,不动产登记中心在具备条件的开发企业设立了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点。工作人员下沉到企业,依托“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系统平台和蒙速办,让各项业务通过网络平台办理,同时把不动产业务登记延伸到企业,群众无需再跑到政务大厅办理,在企业提交手续,即可拿到不动产登记证明。

热情的开鲁人民,都有一颗真诚火热的心。从发展红色资源到打造品牌“红干椒之乡”,从“农业县”到高新区,“红色”开鲁,绿色发展行稳致远。

(责编:刘泽、白建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