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生态环境

站在沙地看林海

2022年06月21日07:38 | 来源:内蒙古日报
小字号

  “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古诗里,沙漠绝域的荒凉令人生畏。但在通辽市科左后旗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双千万亩努古斯台项目区,我们看到的却是茫茫林海。苍翠的樟子松林迎风挺立,脚下绿草松软如毯。

  “以前,这里没有植被,一年四季风沙不断。如今,科尔沁沙地实现了治理速度大于沙化速度的良性逆转,流沙已达到固定或半固定,乔灌草种群关系稳定,樟子松已茂密成林。”在努古斯台项目区种了13年樟子松的科左后旗林业工作站站长朝克吐说,“作为我国四大沙地之一,这里的青绿‘颜值’已经名声在外!”

  “你们天天栽树,现在还刮9级大风?”经常有人这样问。

  “我们要是不栽树,现在会刮12级大风。”朝克吐笑着说。他的笑,饱含着这些年治理沙地的艰辛与如今取得成绩的欣慰。

  通辽市地处科尔沁沙地腹部,沙地面积为4199万亩,占科尔沁沙地总面积的54.1%。这里曾经一度是全国沙化极度严重、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的地区之一。无草无树,鸟兽绝迹,沙起尘飞。

  生态,一定要好起来!多年以来,通辽市持之以恒推进土地荒漠化治理。新一代治沙人更是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土地荒漠化“动刀”。

  “2014年开始实施的努古斯台项目是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双千万亩项目的一期工程,综合治理面积55万亩。在其中沙化特别严重的地方,人工造林20万亩。”朝克吐说,“2014年以前,部分明沙是没有植被的流动沙丘。项目开始后,我们用了一年的时间设置沙障,第二年开始造林,种了樟子松、五角枫、红刺榆等19种树木。”

  2018年,通辽市确定了“北保护、中节水、南治沙”的生态治理战略,利用3年时间大力实施多项生态恢复保护工程,建成立足东北、面向华北的生态防线。如今,工程建设任务已全部高质量完成,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驰而不息,久久为功。2022年春,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双千万亩项目二期工程在阿古拉镇雅莫嘎查实施,新项目区预计种植150万亩樟子松,目前已完成1300亩。

  从通辽市沿高速公路向南走,经过木里图收费站后,到了努古斯台嘎查以造代育区。路两侧的育苗区,有金叶榆、杨树、柏树、蒙桑、云杉等十几种树苗,空气里弥漫着浓浓的木质香气,耳边传来很大的“呷呷”声。“这是野鸡的叫声,一会儿还能看到呢。树种得多了,狍子、狐狸都出现了。”朝克吐说。

  一条腿难以走路,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治沙的同时,通辽市加大对各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力度,开展实施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建设。

  站在努古斯台镇森林湿地公园最高处的凉亭极目远眺,西南方向是面积500亩的水域,水面上水鸟翱翔,远岸处樟子松混交林如同碧绿的绸缎高低起伏。“以前这里的水很浊,现在变得清澈了。”朝克吐说。2000年成立的内蒙古双合尔湿地自然保护区内,一尺多高碧绿的水草随风舞蹈,雀鸟飞翔其上。“保护区里有丹顶鹤、绿头鸭等水鸟,现在还能看见鸳鸯。”保护区管理所建设中心主任图力古尔说。

  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顺着公路向吉力吐嘎查北部走,公路左侧是绿地,右侧是沙地。图力古尔说:“这里的草完全是治理工程开始后自然恢复的,双千万亩项目实施以前,这里是沙漠,车进不来。”

  阿古拉镇舍根嘎查敖包小组牧民初一见证了保护区的转变。“以前那边没有树,出门只能看到白茫茫一片沙丘,现在出门看到的是林海。”初一指着他家南面的樟子松林说。

  沙地变绿洲,出门看林海,幸福的日子是奋斗出来的!如今,通辽市近2000万亩沙化土地得到了初步治理,2000万亩草原、1500万亩农田得到有效保护,粮食和饲草增产20%以上,年沙尘暴次数下降60%以上,有林地面积达2104万亩,蓄积量达412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23.88%。(记者 许晓岚 张慧玲 霍晓庆)

(责编:张雪冬、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内蒙古运动员徐立立夺得残疾人举重亚洲大洋洲锦标赛4枚金牌
  记者从赤峰市残联获悉,6月19日,在韩国平泽举行的残疾人举重亚洲大洋洲锦标赛上,来自内蒙古的运动员徐立立以133公斤的最好成绩,夺得女子举重73公斤级亚洲组冠军、大洋洲组冠军、世界公开组冠军和总成绩冠军,将4枚金牌收入囊中,让五星红旗一次次在赛场上升起。 今年41岁的徐立立来自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
自治区制定30条政策措施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
  近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加快构建“一心多点”人才工作格局,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为把祖国北部边疆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书写新时代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奠定坚实人才基础。 《实施意见》明确新时代全区人才工作指导思想和2025年、2030年、2035年“三步走”目标任务,立足新时代人才工作新任务新要求,对下一阶段全区人才工作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重点围绕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持续优化人才发展布局、加大力度引才育才聚才、搭建人才发展支撑平台、推动人才助力乡村振兴、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环境等方面制定30条具体措施,政策体系更完善、覆盖面更广、含金量更高,是做好新时代全区人才工作的重要政策性文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