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东干丈村:建设万亩园林 助力乡村振兴

站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东干丈村城坝梁的最高点,村庄的全貌尽收眼底,放眼望去,周围的山上坡上都栽满了树。“我们现在的位置只能看到园林的一部分,想要都看全,就算走上一天也看不完。”东干丈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高利兵说。
四月中旬东干丈村的部分园林。实习生 董博仲摄
东干丈村位于呼和浩特市东郊,距市区37公里,东与榆林镇二道河村为邻,南与榆林镇陶卜齐毗连,西与新城区大窑村接壤,北靠大青山战国赵长城遗址。东干丈村是呼和浩特市赛军区榆林镇下辖的一个行政村,辖区面积24.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265亩,林地面积19800亩,是榆林镇8个革命老区村之一。
从黄沙遍地到满山葱郁,东干丈村走过了数十年。
“前面那片林子看到了吗?是‘三八林’。”高利兵指着前方最茂盛的那片林子说。原来如今的“国家森林乡村”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则是光秃裸露的群山,漫天飞扬的沙尘的景象。
1983年,时任东干丈村妇联主任的王计云在村四周的荒土岭上栽下第一棵树,从此便带着她的“妇女兵”干起了种树大业。通过她们一把锹、一桶水十几年艰辛的努力,终于在曾经荒芜贫瘠且严重缺水的山头种满了小树苗,使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至此村里的森林面积达到了15000亩。1994年,自治区将她们种植的这片树林命名为“内蒙古三八林”。虽然现在“巾帼妇女植树队”解散了,但她们的精神却传承至今。
2000年,新任村党支部书记继续带领妇女们把“绿水青山的生态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2019年,东干丈村为了充分发挥本村资源优势,以生态建设为主导,绿色发展为目标,响应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通过赛罕区区委、区政府和榆林镇镇政府的大力支持,新建4座蓄水池,更新、改造、新造经济林和生态林4000余亩,同年12月底东干丈村获得了“国家森林乡村”的荣誉称号。
如今的东干丈村早已不同于往日,山上已成万亩绿林,新引进的鸡心果树幼苗在强风中长出了新芽,和在旁屹立不倒的松柏共同守护着东干丈村山地,正如同东干丈村一代代人的吃苦耐劳、努力坚守一般。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东干丈村因地制宜,依靠本地生态优势,逐步大力推进万亩生态园林项目建设。2020年种植经济林和生态林5000余亩,其中经济林1000余亩,主要为抗旱耐冻的山楂树、海红果和鸡心果等品种。“今年九月,第一批量产的鸡心果将会丰收。”高利兵说。
东干丈村实验大棚里的桃树结了新果。实习生 董博仲摄
“预计在未来的两个月以内,我们会建成30个大棚,都将种植我们培育成功的新品种葡萄。”高利兵说。“我们持续树立‘国家森林乡村’口碑,继续打造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的特色旅游项目,带动广大村民和返乡创业人员稳就业,提高收入,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使我村走上生态发展和旅游发展强村的快车道,为乡村振兴开好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