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人民日报看内蒙古

新征程 话发展

2022年03月10日09:1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金李委员

  以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乡村振兴,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力量。应大力发展数字乡村,以数据流带动资金流、技术流、人才流、物资流等向农村集聚,为乡村振兴带来全新的发展方式和治理方式。”北京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副主任金李委员表示。

  近年来,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取得巨大成效。2021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05万亿元,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4221亿元。以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为代表的直播电商为农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金李委员建议,下一步,还要加快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信息惠民服务,不断提升农民数字素养,利用数字技术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本报记者 李心萍)

  

  张兴凯委员

  增强基层安全应急能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能力。“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频发,必须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兴凯委员说。

  张兴凯委员表示,应急管理部组建以来,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汇聚各方力量,防抗救一体化工作合力明显增强,基层安全应急能力持续提升。目前,全国城乡已有近100万人的灾害信息员队伍,管理更加科学高效,很多地方探索基层应急一体化、网格化管理,还有的组建标准规范、反应灵敏的基层救援队伍。建议总结推广各地典型经验,筑牢防灾减灾救灾防线。

  (本报记者 邱超奕) 

 

  代喜院代表

  强化职业技能培训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职业技术人才建设力度。偏远地区容易出现劳动力技能状况、结构与发展不相适应的情况,特别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人大常委会主任代喜院代表说。

  代喜院代表建议,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创新培训模式,充分激发公办职校发展活力,丰富专业课程,让更多有乡村振兴相关专业技能的教师从事教学活动,有序提升教师待遇;支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训基地建设,形成产教一体、工学同步、融合发展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适当给予实训基地资金支持,推动建成具有较高水平的公共实训基地。

  (本报记者 吴 勇) 

 

  林冠代表

  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广西钦州市委书记林冠代表表示:“钦州是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陆交汇点,拥有广西自贸试验区面积最大、唯一临海、面向东盟的钦州港片区,要以东盟成为我国最大贸易伙伴、RCEP落地实施第一年等为契机,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做优向海经济。”

  林冠代表说,平陆运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条江海联运的战略大通道,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关键性项目,是连接北部湾国际枢纽海港和西江的黄金水道。钦州将全力加快平陆运河经济带规划建设,争取建设面向RCEP成员国的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建设面向东盟的跨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努力建成广西高质量实施RCEP示范区的核心区。

  (本报记者 庞革平) 

 

  于文明委员

  促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中医药振兴发展,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中医药疗效和特色优势是中医药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当前,中医药学科、人才队伍、服务体系、科技支撑布局,以及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还不够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委员说,必须坚定中医药发展自信,突出特色优势,解决中医药发展存在的短板弱项,促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与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彰显中国卫生健康事业显著优势。

  于文明委员建议,着力构建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打造新时代人才队伍,为中医药振兴发展提供保障。加快传承创新,提升科技支撑能力,说清楚、讲明白中医药疗效,建立适合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规律和特点的方法学及指标体系。积极推进健康中国中医药专项行动。

  (本报记者 杨彦帆) 

 

  文爱华代表

  提升乡村金融服务水平

  “近年来,乡村金融服务有了长足进步。不过,由于乡村金融基础管理难、信息数据收集难、金融触达难等问题,乡村仍然是金融服务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的地方。”中国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文爱华代表说。

  文爱华代表建议,加大政策与制度的保障和创新,提供差异化的监管政策与指引,比如,为乡村取现、转账、信贷、保险、担保等提供差异化政策,建立乡村信贷业务容错纠错机制,在不良率考核指标设置上适当放宽等。为进一步破解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建议允许权属清晰的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业设施、农机具等依法抵押贷款,进一步提升乡村金融服务水平。

  (本报记者 王云娜 张 璁) 

 

  安际衡代表

  推动非遗进校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河北邯郸市峰峰矿区磁州窑艺术馆馆长安际衡代表说:“青少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力量,通过‘非遗进校园’,能够提高青少年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水平和保护意识,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并热爱祖国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激发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

  安际衡代表建议,将“非遗进校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有效载体,加强政策支持力度。有关部门和地方应因地制宜,加强宣传教育引导,丰富内容形式,充分利用学校和家庭育人阵地,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全社会非遗传承保护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本报记者 葛孟超) 

  《 人民日报 》( 2022年03月10日 07 版)

(责编:张雪冬、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