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鲁特旗鲁北镇:产业花开绚烂时 幸福洋溢奔小康
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百业强。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要牵好产业“牛鼻子”。自全面吹响乡村振兴号角以来,通辽市扎鲁特旗鲁北镇积极响应,以产业发展为重要抓手,摸清“底子”,找准“路子”,开对“方子”,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通过发展多样特色产业,带动一方经济,为乡村发展注入持久动力,带领农牧民共同走向小康之路。
“快看,这里又有了新变化!”走进鲁北镇小黑山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笔者便发现合作社跟一年前相比就有很大的不同。当问及合作社负责人马喜军时,他介绍道:“这是我们为了增产,筹集资金购买的400头新西兰荷斯坦奶牛,前两天刚到,为了它们还特意新盖了1860多平米的厂房。除了这个厂房,那边还有我们新建的奶豆腐生产加工厂。”
今年年初,为了延伸产业链,该合作社新建了一座奶制品生产加工厂,来年投入生产后,奶制品的日生产加工量预计可达两三吨,从而逐步扩大生产规模,一步一步延伸产业链,把市场主动权牢牢掌握在了合作社手里。谈起合作社的新变化,马喜军滔滔不绝,从他说话的语气里不难听出有一种油然而生的骄傲和自豪。
据介绍,目前,小黑山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共有1300多头牛,其中300头奶牛日产11吨牛奶,预计明年5月日产奶可达20吨。产业逐步做大做强,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马喜军表示,在社会各界的帮助扶持下,现在合作社发展得越来越好。今后,合作社还要带动周边嘎查村更多的村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小康路。
在小黑山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下,小黑山村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奶制品专业村,多户村民也通过制作奶制品,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其中,村民李喜敏就是众多受益者之一。
笔者从李喜敏口中了解到,他家成立奶制品加工厂已有两年多,在此之前,他家的牛奶都送往奶站,收益不如现在的高。自从在家建立奶制品加工厂后,他们家的牛奶供不应求,便逐步开始收购周边奶户的牛奶,扩大了规模。现在,李喜敏家的奶制品厂有七个奶户、五个工人,都是本村村民。李喜敏不仅把自己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还拓宽了其他村民的增收渠道,可谓一举两得。他说:“我们家的奶制品以订单销售为主,去年的奶制品加工厂年收入达到了50余万元。”
在小黑山村,产业发展呈现出规模扩张、质量提升、效益向好的良好态势。
为乡村发展注入持久动力,鲁北镇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依托自身条件,2019年起筹备规划,在工农村成立鲁西扶贫产业园区,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内蒙古铠凯农业有限公司,采取 “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 的利企利民双赢合作模式,成功开展了糯玉米种植的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大大增强了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今年这地种的别提有多省心了。”工农村村民刘树涛是第一批与公司签订订单合同的村民,他介绍说,“将土地交给公司,就有人专门负责,管种、管收、管卖,省心省力,关键是收购时一亩地给1000多块钱,比普通玉米能高出二三百块钱,比起自己种植赚得多多了。”
由于糯玉米的生长期短、口感软糯、香甜可口,可以有效填补市场空缺,因此在初秋时节,内蒙古铠凯农业有限公司糯玉米基地已经有人沉浸在喜获丰收的场景里了。与该公司合作多年的客商岳新格特地从河北赶来观看收获场景,看到长势喜人、颗粒饱满的糯玉米,她非常满意:“今年我们公司预订了4000亩糯玉米,产量大概有5000吨。今天看到地里工人们干得大汗淋漓就知道,今年又是一个好年景。”
据悉,今年,内蒙古铠凯农业有限公司在扎鲁特旗共种植7000余亩糯玉米,近期公司场地正在进行平整,设备也在陆续安装中,预计投产后,可实现年生产加工鲜食糯玉米1000万穗,净利润可达500万元,还可提供200个就业岗位,真正实现“盘活固定资产+发展集体经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劳动力就业”的产业发展模式。
乡村沃土孕育着繁荣发展的希望。鲁北镇作为城关镇,作为全旗人口最多、农牧商工皆宜的大镇,始终以高标准、严要求推进着各项工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夯实基础,着力培育打造出多个“造血式”特色产业,提高群众种养殖积极性,努力让群众实现增收。富民产业之花在鲁北镇土地上开得绚烂,群众的“钱袋子”鼓了,底气越来越足,日子越过越好,小康之路越走越宽阔。
“下一步,鲁北镇将按照全镇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培育壮大嘎查村优势特色产业,推动重点产业项目投产达效,增加嘎查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农牧民稳定增收,实现产业兴,支部强,百姓富的目标。”鲁北镇政府镇长朱凤森说。(包玲玲)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