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崗位穩,前程更明了!

2025年10月16日09:58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招聘會上的求職者。記者 王磊 攝

“我正在備考銀行系統的校招,同時也特別關注各類企業的校園宣講會,就業的信心還是挺足的。”大四上學期剛開學,內蒙古農業大學2022級經濟學院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的學生郭婧敏就進入了“就業模式”,准備各種校園招聘,忙碌且充實。

從大一起至今,郭婧敏的生涯規劃經歷了從迷茫到逐漸清晰的過程。剛上大學時,她對自己所學專業知之甚少,通過大一的必修課程《生涯規劃》,開始對專業的發展潛力、就業方向等有了些大概的認知﹔進入大二,在老師們的指導和帶領下,她和同學們開始走進各種招聘會,提前了解專業就業市場情況、用人單位的需求等,關於未來的職業規劃逐漸清晰起來﹔進入大三,從《大學生就業指導》課堂上,她學習簡歷制作技巧、面試技巧等,為就業做好充分准備﹔剛進入大四,輔導員便與班上的31名同學分別一對一談話,根據同學們的個人意願和實際情況,精准提供就業建議、崗位推送等。當得知郭婧敏要備考各類考試時,輔導員為她推送了不少復習資料,並搜集崗位歷年考試信息、用人要求等信息推送給她,她的就業底氣越來越足。

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就業是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2月,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內蒙古自治區就業促進行動實施方案》明確提出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為深入落實高校畢業生就業有關工作,提升高校畢業生等青年求職就業能力,自治區教育廳指導各高校持續拓展市場化就業崗位,加力優化就業服務,結合就業意願調查結果,分層分類開展好課程輔導、心理疏導、思想引導、崗位推送、就業指導、能力提升等服務﹔深化政校協同服務,配合人社部門推進送崗位、送政策、送服務,促進人崗精准匹配﹔加力做實就業幫扶,幫助畢業生及時享受公共就業服務﹔做好困難群體學生的專項培訓、就業指導和精准幫扶工作,開設好大學生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像郭婧敏這樣,高校畢業生就業方向清晰、就業目標篤定,離不開學校完善的就業育人體系以及就業指導服務。

在內蒙古農業大學,通過實施“領航——做好價值引領”“啟航——做好生涯教育”“助航——做好就業指導”“護航——做好就業幫扶”四大行動,全員參與、全面指導、全程服務,緊抓就業育人和就業市場,促進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

學校還建立未就業畢業生台賬,動態跟蹤,精准掌握其就業狀態、求職意向、服務需求等信息。“針對我校2025屆717名困難群體畢業生,我們建立了‘一人一檔’‘一生一策’幫扶台賬,落實了求職創業補貼等,切實為畢業生提供有溫度的指導幫扶,目前已有673人落實畢業去向。”內蒙古農業大學招生就業處副處長張衛中介紹。

對困難群體畢業生實施分類幫扶,確保“不落一人”,是推動全區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和服務體系建設行動的重要內容。自治區各高校堅決扛起責任,落實幫扶舉措,保障有就業意願的困難畢業生100%獲得幫扶。

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系2025屆畢業生王同學先天左手殘疾,臨畢業時仍未就業,但其有強烈的就業意願。了解到情況后,學院馬上成立幫扶小組,調動各方資源為其聯系就業單位。考慮到該畢業生身體不便不適合進工廠工作等多方因素,幫扶小組從聯系到的用人單位中最終梳理出一個較適合他的崗位,推薦他到包頭市的一家校友企業從事辦公室文員的工作。

目前,王同學已經在這家企業工作近3個月,感覺還不錯。“特別感謝學校老師們的真誠幫扶,讓我們孩子也能像健康的孩子一樣順利就業,為他今后的生活打下基礎。”王同學的父親感激地說。

“針對我院2025屆困難群體畢業生,我們進行了一對一的指導,並建立詳實的就業幫扶台賬。截至8月31日,這部分畢業生中除1名學生因強直性脊柱炎無法就業外,其他學生均受益於就業幫扶順利就業。”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校企合作與就業服務處處長楊向東介紹,“對於有就業意願且能就業的困難群體畢業生,我們平均為其推送5至10個崗位,保証100%就業。同時,我們秉持‘扶上馬,送一程,關愛一生’的理念,持續跟蹤畢業生畢業后的就業情況,只要他們有就業需求,學校都會調動各種資源提供幫助,持續為其推送就業崗位。”

相關鏈接

日前,自治區教育廳印發《關於加快構建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服務體系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進一步推動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

《通知》從優化培養供給體系、強化就業指導體系等6個方面入手,全力暢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環。在優化培養供給體系方面,各高校要明確辦學定位和特色發展方向,主動對接行業人才、科技發展、國家和自治區戰略需求,建設人才需求數據庫,開展人才供需關系前瞻性分析﹔鼓勵建立更靈活的學習制度,完善轉專業、輔修其他專業等規定。

在強化就業指導體系方面,各高校要將生涯教育與就業指導課程納入公共必修課,結合學科專業特點和職業發展,構建層次遞進、有機銜接、科學合理的生涯教育與就業指導課程體系和指導服務體系﹔要強化實習實訓,確保大學生在校期間至少選修一門生涯規劃課程、接受一次系統就業指導、參與一次能力提升活動、完成一次實習實踐、獲得一次崗位推薦、開展一次職業體驗。

《通知》還提出,各高校要構建全鏈條招聘服務體系,主動對接區內外相關領域產業企業,最大限度拓展企業資源﹔以學科專業為單位做優訪企拓崗、校園招聘活動﹔支持畢業生依托專業優勢,在新業態新模式、中小微企業等領域就業創業﹔要構建精准化幫扶援助體系,創新監測評價體系,強化支持保障體系,形成全校全員促就業工作合力。(記者 劉志賢)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