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市東勝區:以“轉變”促“蝶變” 政務服務蹄疾步穩謀發展

近年來,鄂爾多斯市東勝區堅持立足企業群眾視角轉變工作作風,以“高效辦成一件事”作為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的核心抓手,通過推動辦事方式多元化、辦事流程最優化、辦事材料最簡化、辦事成本最小化,最大限度便民利企,持續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破壁壘:變“單兵作戰”為“協同聯動”
聚焦原本分散在各部門的關聯業務,打破部門間的行政壁壘,實現“一窗受理、並聯審批”。東勝區推動國務院33個“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任務與本地172個“一件事一次辦”套餐式服務落地見效。
優數據:變“群眾跑”為“數據跑”
圍繞企業和個人全生命周期服務需求,全面推行電子化辦理。“企業開辦、變更、注銷”“新生兒出生”“教育入學”“就醫費用報銷”等高頻事項實現全流程網辦﹔穩崗補貼、社保補貼等申領業務推出“免申即享”服務,無需企業群眾主動申請即可精准兌現﹔食品經營許可等6個高頻許可証實現“無感續証”,自動提醒、后台核驗、証照更新全流程“零跑腿”。
強服務:變“企業找政府”為“政府找企業”
組建了由15個部門42名審批人員構成的項目全流程幫代辦團隊,建立專班服務、專員跟進機制,變“被動受理”為“主動對接”,全程跟進項目審批各環節。今年以來共完成18個新建項目的63個審批事項的幫代辦工作。
改模式:變“坐等受理”為“服務前移”
在政務大廳創新設立“預審+分流”窗口,構建“業務咨詢→資料預審→精准分流→幫辦代辦”全鏈條服務體系。材料一次性通過率從改革前的50%躍升至96%,以個體工商戶新設為例,平均辦理時長從30分鐘縮短至15分鐘,辦事效率直接翻倍。
擴覆蓋:變“集中辦”為“就近辦”
構建“集中受理+基層延伸+上門服務”多元化服務網絡。推行“1+4”政務服務模式,將區政務服務中心的無差別綜窗、人社綜窗等下沉至4個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實現150項區本級常辦業務的“就近能辦”﹔組建“流動政務小分隊”,在萬達廣場商圈設立“政務服務站”,現場為80余戶商家辦理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証等開業手續,讓服務更接地氣。
鄂爾多斯市東勝區正以“蹄疾步穩”的實干姿態,將改革成效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為區域發展注入政務服務新活力。(劉莎莎、侯丹、劉曉虎)
來源:鄂爾多斯市經濟合作服務中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全區迎來大范圍雨雪天氣 局地有暴雪
- 記者從自治區氣象局了解到:10月14日至16日,內蒙古中西部部分地區有中雨,中部偏東及東北部多地有中到大雪,局地有暴雪,氣溫普降4至6℃,局地降溫8℃以上,需防范霜凍和冰凍帶來的危害。 未來3天,內蒙古雨雪不斷,氣溫下降明顯,部分地區還將遭遇大風襲擾,其中西中部多地及東部偏北地區將有霜凍或冰凍出現,冷雨濕雪天氣不利於秋收、放牧及貯草備料等農牧業生產活動,氣象部門建議各地加快已成熟作物的搶收進度,注意防范霜凍危害﹔牧區應加強牲畜防寒及補飼管理,並提前對設施農業棚舍和牲畜圈舍進行防風加固。…
- 民族團結的“暖城新篇”
- 金秋時節的鄂爾多斯,草原鋪金、黃河奔騰,處處涌動著民族團結的蓬勃活力。鄂托克前旗昂素鎮排球場上,蒙陝甘寧晉五省區農牧民運動員展開競技角逐,“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橫幅格外醒目﹔康巴什區夜色裡,融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元素的燈光秀吸引各族游客駐足﹔伊金霍洛旗“石榴籽大集”中,蒙古族奶食品、陝西剪紙、寧夏枸杞等特產齊聚,各族群眾在歡聲笑語中交流互動…… 近年來,鄂爾多斯市錨定“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標杆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地、民族地區現代化建設引領地、民族團結進步幸福暖城”(簡稱“三地一城”)目標,將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貫穿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建設全過程,以多元實踐推動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書寫民族團結進步的“暖城答卷”。…
- 評論
- 關注